高中语文环境描写.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998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环境描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环境描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环境描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文本类阅读环境描写【名言警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课前热身】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点精讲】1、考点分析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两者的作用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社会环境,是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等。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一街一巷,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住宅内外装饰布置,以及当地风土人情等等。环境作为小说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的重要考点之一。在考查时,又往往以自然环境作为重点,命题点

2、有三:一是环境的特点,二是环境描写的方法,三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这三个命题重心往往两种形式同时呈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还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小说环境描写常见的考查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本文第(多是文章的第一段或最后一段)段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本文第段的景物描写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3)本文多次出现对的描写,请分析其在全文中的作用。(4)请阅读第段内容,试分析其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3、命题角度考向一对自然环境描写的考查 小说的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

3、染气氛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渲染故事气氛。作者往往用生动的自然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烘托人物形象。环境是为人物活动提供场所和背景的,作者为了表现人物丰富的心境、复杂的性格,而为人物设置多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用以记录其种种行为,从而显露其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环境描写要以情节为依据,情节发展离不开环境描写。 暗示社会环境。优秀的作者,总是通过对特定的自然环境的描写,来展示独特的世态风情,为读者提供一幅社会历史图画。所以,小说中

4、的自然环境,一般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被当做是社会环境的暗示。 深化作品主题。分析小说的主题,离不开对人物和情节的细致分析,也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真考察。 第9车厢(俄罗斯)米哈依尔扎多尔诺夫 我要坐15次列车从里加去列宁格勒。我买的是第2车厢的票,走近列车一看,前三节车厢根本就没有!最后,买了前三节车厢票的旅客一半被安排到了其他车厢,一半换了下一趟列车,大家一腔怒气地到了列宁格勒。 回到莫斯科后,余怒未消的我在文学报上发表了一篇讽刺小品。一个月后,我收到了一位基辅读者的来信。信中说:“您的遭遇与我和我妻子上次坐火车的遭遇比起来简直就不值一提。请您来一趟,肯定不会让您白跑的!”我正好有事去基辅出差

5、,就在一个傍晚去拜访了写信人。他果然真的没让我白跑一趟。 如果说我坐的那次列车是没有前三节车厢的话,而这位读者在基辅坐的那次列车竟然挂了两节第9车厢。买了第9车厢票的乘客当然都进了前一节第9车厢,因为所有的正常人从小就知道,第8车厢后就是第9车厢,谁会想到第9车厢后还是第9车厢呢? 列车开动后,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看着空无一人的车厢,莫名其妙,于是去找了列车长:“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可列车长说:“肯定是售票处又弄错了!”列车长说完,马上就通知了下一站卖第9车厢票。 列车在下一站停3分钟。买第9车厢票的人也都是一些思维正常的人,车一停稳,大家就依序跑到前一节第9车厢门口排队上车。乘务员

6、看着这么多乘客,惊慌失措地挡在车门口说:“我这儿只有两个空铺,去找列车长吧,在第1车厢,让他把大家安排到其他车厢去,跑快点,要不车就开了!”愤怒的乘客们拎着大包小包你追我赶地朝第1车厢跑去。列车长看着这么多远远跑来的乘客一头雾水:“你们这是从哪儿来啊?”乘客们说:“从第9车厢来的”“那个车厢早就满了”列车长此刻没时间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需要马上把这些乘客安排好。一阵忙碌之后,乘客们终于安顿好了,他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 这时,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来了,还是说:“我的车厢里一个乘客也没有。”“怎么可能呢?”这次列车长认为这个乘务员肯定是疯了。于是,列车长决定和这个乘务员一起去车厢里

7、看看,这才发现原来是这趟列车有两节第9车厢。列车长现在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后,回到自己的包厢通知了下一站:“摘掉第9车厢!” 当时已是深夜,负责摘车厢的那些人也是一些正常人。他们数到前一节第9车厢,就把它摘了下来,拖到了备用道上,然后重新组装好列车就通知了列车长。列车长再一次松了一口气后发出了发车命令,然后回自己包厢睡觉。可后来后一节第9车厢的乘务员又找来了: “我的车厢里还是一个乘客也没有。” 我不知道这次事故后列车长是不是疯了。但给我讲故事的这个人当时和他的妻子就在前一节第9车厢里。深夜,他起来吸烟。他边吸着烟边想:“列车怎么停这么长时间啊?”随后他往窗外望了一眼,这才

8、发现前面后面的车厢都没了踪影,就更别说车头了。四周是一片大草原,光秃秃的,一轮圆月冷冷地照在停着第9车厢的备用道上。他急忙叫醒了所有的乘客,大家连外衣都没穿就从铺位上跳了下来,猜测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现在是在哪儿。 听他讲到这儿,我忍不住哈哈地笑出了声来。结果讲故事的人火了:“我一点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好笑!我们第9车厢的这些乘客原本是打算去保加利亚旅游的!”赏析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 解析小说中景物描写的基本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另外,景物描写还有渲染氛围、深化主题、表现人物、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答案“光秃秃”的大草原、“冷冷”的圆月渲染了凄清、空旷、荒芜的氛围。烘托了人物的无

9、助感。以月之“圆”显人物心情、事情结局之“残”,与结尾点明的已成泡影的旅游构成了对照。 1解题思路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的手法的思考和判定角度:(1)抓住特征,进行形、声、色方面的描写。(2)调动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进行描绘。(3)写景有层次,讲究观察角度。(4)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细节描写。 2答题模板(1)环境(景物)的特点常见的答题模式;描写了景象,渲染了气氛,呈现出格调。(2)环境描写的手法常见的答题模式:运用了手法,突出了(表现了)(3)环境描写的作用常见的答题模式:突出(烘托、描写、交代)了,为活动提供了背景,与(情节)形成对比;烘托(衬托,映衬)了(思想品质、精神世界

10、),有助于塑造的形象;引发思想(情感)转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考向二对社会环境描写的考查 小说中社会环境的描写就是要将人物置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中,这个环境甚至对人物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可以充分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民俗的真实,反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邮差先生师陀 邮差先生走到街上来,手里拿着一大把信。在这小城里,他兼任邮务员、售票员,仍有许多剩余时间,就戴上老花眼镜,埋头在公案上剪裁花样。当邮件来到的时候,他站起来,念着将它们拣好,小心地扎成一束。 “这一封真远!”碰巧瞥见从云南或甘肃寄来的信,他便忍不

11、住在心里叹息。他从来没有想到过比这更远的地方。其实他自己也弄不清云南和甘肃的方位谁教它们处在那么远,远到使人一生也不想去吃它们的小米饭或大头菜呢? 现在,邮差先生手里拿着各种各样的信,从甘肃和云南来的邮件毕竟很少,最多的还是学生写给家长们的。 “又来催饷了,”他心里说,“足够老头子忙三四天!” 他在空旷少人的街上走着,如果碰见母猪带领着小猪,便从旁边绕过去。小城的阳光晒着他花白了的头,晒着他穿皂布马褂的背,尘土从脚下飞起,落到他的白布袜子上,他的扎腿带上。在小城里,他用不着穿号衣。一个学生的家长又将向他诉苦:“毕业,毕我的业!”他将听到他听过无数次的,一个老人对于他的爱子所发的充满善意的怨言,

12、他于是笑了。这些写信的人自然并不全认识他,甚至没有一个会想起他,但这没有关系,他知道他们,他们每换一回地址他都知道。 邮差先生敲门。门要是虚掩着,他走进去。 “家里有人吗?”他在过道里大声喊。 他有时候要等好久。最后从里头走出一位老太太,她的女婿在外地做生意,再不然,她的儿子在外边当兵。她出来得很仓促,两只手湿淋淋的,分明刚才还在做事。 “干什么的?”老太太问。 邮差先生告诉她:“有一封信,挂号信,得盖图章。” 老太太没有图章。 “那你打个铺保,晚半天到局子里来领。这里头也许有钱。” “有多少?” “我说也许有,不一定有。” 你能怎么办呢?对于这个好老太太。邮差先生费了半天唇舌,终于又走到街上

13、来了。小城的阳光照在他的花白头顶上,他的模样既尊贵又从容,并有一种特别风韵,看见他你会当他是趁便出来散步的。说实话,他又何必紧张,手里的信反正总有时间送到,又没有另外的什么事等候着他。虽然有时候他是这样抱歉,因他为小城送来不,这种事是很少有的,但愿它不常有。 “送信的,有我的信吗?”正走间,一个爱开玩笑的小子忽然拦住他的去路。 “你的信吗?”邮差先生笑了,“你的信还没有来,这会儿正在路上睡觉呢。” 邮差先生拿着信,顺着街道走下去,没有一辆车子阻碍他,没有一种声音教他分心。阳光充足地照到街道上、屋脊上和墙壁上,整个小城都在寂静的光耀中。他身上要出汗,他心里假使不为尊重自己的一把年纪跟好胡子,他真想大声哼唱小曲。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一九四二年二月 请简要概括这篇小说中小城生活的特点。 解析回答本题,应先抓住文中描写小城环境的句段内容。从文中第5、15、18自然段集中的描写和散见于各段的对人的生活状况、人际关系的描述,如学生家长的诉苦、跟老太太“费了半天唇舌”、小子“开玩笑”等方面,可以找到答题所需的信息。答案平静,恬淡,人际关系友善,生活节奏舒缓。 1解题思路分析环境时,必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环境往往有复杂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