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972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心理学课后题及答案.(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展心理学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林崇德 第二版2014.7.7整理 BY Gan81第1章 绪论1、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展心理学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是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就是个体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即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通常所说的发展心理学指狭义的发展心理学。它研究各种心理活动的年龄特征。具体地说,研究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范围,应当包括两个主要部分和四个有关的方面。两个主要部分:一是人的认知过程

2、(智力活动)的发展的年龄特征,二是社会性发展的年龄特征。为了研究生命全程或个体毕生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这两个主要部分,还必须结合研究如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心理发展的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二是生理因素的发展;三是动作和活动的发展;四是言语的发展。社会化: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

3、过程。年龄特征: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期(成年晚期);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

4、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2、请举例说明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简答)答: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四个基本问题是:(1)关于先天与后天的争论。心理的发展到底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还是由后天环境决定的,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形成了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相互作用论等。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有高尔顿、霍尔等。高尔顿做了家谱研究,发现名人的亲属中有出名成就的人远远多于普通人的亲属,他认为这说明了遗传的决定作用。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的华生。华生提出了 S-R 公式,把行为看作是由外界刺激决定的。由于环境决定论和遗传决定论的片面性都比较明显,在争论中就发展出了相互作用论。它企图

5、克服前两种理论的片面性,主张儿童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决定的。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先天遗传只给人类心理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后天的环境会将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两者相互作用,缺一不可。(2)儿童的主动性与被动性。有些学派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人类的内在需要;也有学派认为,心理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外部的教育条件。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心理发展的主要原因在心理内部,即外界环境和教育上的要求与心理发展现状所构成的矛盾,外在的教育因素还是要通过个体的内在动因起作用。(3)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从相对短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是呈连续状态的,从相对长的时间跨度看,心理的发展又是呈阶段性的

6、。人类的心理,一方面是不断发展的,但同时又是有阶段性的,应将心理发展的连续性和发展的阶段性统一起来。(4)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学家受到印刻概念的影响,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或称敏感期)概念。这一概念指儿童在心理发展的某个时刻对某些刺激最敏感,因而也是发展某些技能、能力的最佳时期。这是由于有机体在生理基础上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提供足够的刺激,儿童错过了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将难以补偿。关键期概念的提出对教育实践有着直接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早期教育的重视。应当承认,儿童的某些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由较佳的时期的,这表现为某个时期的发展曲线陡然上升。在研究中,应该注意不

7、要把发展的“快速期”误认为“关键期”,还应当看到,人类的发展关键期和动物的印刻现象有所不同:首先,人类的心理机能比动物的印刻高级、复杂得多;其次,这个时期也远不是十分短暂的,可能持续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后,这种心理机能也不像印刻那样有或者没有,通常表现在发展程度上的差别。3、请简述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简答)答:(1)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准备时期。19 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在近代社会发展、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近代教育发展的推动下,经过许多科学家对儿童的研究,终于在 19 世纪后期诞生了科学的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从 1882 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西方儿童心理学形成时期。

8、在欧洲和美国出现一批心理学家,开始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普莱尔是最杰出的奠基人。继普莱尔之后,如美国的霍尔、鲍德温、杜威、卡特尔,法国的比纳和德国的施太伦等开拓者,都为这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分化和发展时期。二战期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由于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和著作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了飞速发展。儿童心理学理论受到了各种心理学流派,如精神分析、行为主义、“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出现了各种心理学家,如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格赛尔、奥地利的彪勒夫妇和法国的瓦龙等。儿童心理学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演变和增新时期。二战之后,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演

9、变和增新时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理论观点的演变;在具体研究工作上的演变。(2)发展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发展心理学诞生的理论背景 a霍尔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扩大到青春期。1904 年,霍尔出版了青少年:它的心理学、及其生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性、犯罪、宗教和教育的关系,从此确定了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即儿童心理学研究儿童从出生到成熟(青少年期到青年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的特征。霍尔也是最早正式研究老年心理的心理学家,他于 1922 年出版了衰老:人的后半生,但霍尔没有明确提出心理学要研究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b精神分析学派对个体一生全程的发展率先作了研究。荣格是最早对成年期心理开展发展理论

10、研究的心理学家。荣格对个体全程发展,特别是对成年期心理发展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20 年代,形成于 30 年代。荣格的发展观主要涉及三个方面:提出前半生与后半生分期的观点;重视“中年危机”;论述老年心理,特别是阐述了临终前的心理。艾里克森在荣格研究的基础上,将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划分到青春期的年龄阶段扩充到老年期。发展心理学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思(即何林渥斯)最先提出要追求人的心理发展全貌,并于 1927 年出版了发展心理学概论一书,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与此同时,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即古德伊洛弗)也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于 1935 年出版了在科学性与系统性方面都超过

11、霍林沃思著作的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从1957 年开始,美国心理学年鉴用“发展心理学”作章名,代替了惯用的“儿童心理学”。50 多年来,研究者对发展心理学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如:对成人记忆的研究;对成人思维发展的研究;对成人智力发展趋势的研究;对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对成人自我概念发展的研究等。西方发达国家发表和出版了大量的毕生发展或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的著作。这些研究和著作极大的推动了发展心理学的发展。4、请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解释以下五种智力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成功智力理论、真智力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情绪智力理论。答:(1)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

12、出了多元智力的概念。他列出了七种智力成分,分别是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知人的智力、自知的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智力。后来,加德纳又添加了自然主义者智力和存在主义智力。(2)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的斯滕伯格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成功智力是指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践思维能力是成功智力的三种成分。(3)珀金斯的真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珀金斯于 1996 年提出真智力理论。他核查了大量关于智力测验和促进智力的研究,进而提出智力包括三种主要的成分或者维度:一是神经智力,指神经系统

13、的有效性和准确度;二是经验智力,指个人积累的不同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三是反省智力,指解决问题、学习和完成挑战智力任务的广泛的策略。(4)塞西的生物生态理论。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塞西提出了智力发展的生物生态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天生潜力、环境(背景)、内部动机相互作用的函数。个体的环境资源有两类:一类是近端过程,即直接环境中与客体的持续相互作用;另一类是远端因素,由影响近端过程的形式与质量的环境维度组成。(5)梅耶尔与戈尔曼的情绪智力理论。情绪智力的概念是由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梅耶尔等人于 1990 年提出来的。梅耶尔等人认为,情绪智力用以说明人们如何知觉和理解情绪,具体而言,是知觉和表达情绪、在思维

14、中同化情绪、理解和分析情绪、调控自己及他人情绪的能力。而戈尔曼认为情绪智力包括自我控制、热情、坚持性和自我激励能力,这种情绪智力原来被称为性格。两种理论都是从内涵范围来定义情绪智力,但不同的是戈尔曼把它定义为能力与性格或人格倾向的混合物,而梅耶尔等反对把情绪智力定义为能力、性格等多种因素的混合物,而坚持把它定义为传统智力中的一种。但是,两种理论也有共同点,都认为情绪智力包含多个因素,虽然数量有所不同。总之,情绪智力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概念、理论等方面都有待深入研究。5、请回答什么是聚合交叉设计,并据此设计一个发展心理学实验。答:(1)聚合交叉设计的含义。聚合交叉设计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

15、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期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聚合交叉设计具有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两种方法单独实施无法达到的效果。它克服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各自的不足之处,吸取了它们各自的长处:这种方法既具有纵向研究设计系统、详尽的特点,能掌握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及其特点,又具有横断研究设计能够进行大面积测查的特点,克服了纵向研究设计样本少、受时间限制等问题。该设计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原则,缩短了长期追踪的研究时间。(2)运用聚合交叉设计对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进行研究。在对 450 名一至三年级小学儿童数概念与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中,研究者运用课堂

16、测验或数学竞赛的方式,由数学教师为主试,使用同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问卷测查。该研究选择了三个年级,利用三年时间进行纵向追踪,在三年时间内完成了对一至五年级小学儿童的全部追踪研究,不仅缩短了研究时间,而且获得了有关小学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变化的数据。第2章 发展心理学理论1、请简述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说。答:(1)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说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发展就是性心理的发展。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性本能力比多集中的不同部位,形成性感区,根据性感区的不同,弗洛伊德把力比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唇期(01 岁):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的发展是从嘴开始的。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都经历口唇期的阶段,流露出较早阶段的快感和偏见。往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