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及新课标解读.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8106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及新课标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及新课标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考试说明及新课标解读.(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而蟹六跪而二螯1、 新课标高考考试说明(节选)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三)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1)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 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2、(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33=9分1.理解 B(1)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3.4=12分 1.识记 A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

3、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四)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

4、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

5、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1)筛选并整

6、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解读语文新课标一、指导思想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现代课程观念,更新课程内容,建设适合学生发展的课 程资源;优化教学过程,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

7、方式;加快评价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信 息化平台,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完善课程管理体制,增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切实提高我省高中语文教育水平,为实现教育强省的发展目标作出 应有的贡献。二、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三、基本理念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3、贯彻“三维目标”,重实践、积累、熏陶。4、倡导自主、合作

8、、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5、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四、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 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 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五、主要内容与教学大纲比,课程标准着眼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积累

9、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这五个方面可概括为“一个基础,三大支柱,撑起一片天地”。(一)语文素养的具体含义一个基础:“积累整合” “积累整合”指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语文课程内容的积累与不断整合,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的积累和整合。在积累和整合的过程中,融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支柱:第一大支柱是 “感受鉴赏” 侧重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第二大支柱是 “思考领悟”侧重语文探究能力的培养。第三大支柱是 “应用拓展”侧重语文延伸,即应用能力的培养。一片天地:“发现创新” 三大支柱在一个厚实的基础上撑起了“发现创新”这一片天地。(二)课程设置高中语文课程

10、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 语文1 语文2 语文3 语文4 语文5选修课程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系列5(三)课程结构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四)课程设计及说明学习领域 科目必修学分(共计116学分)选修学习I选修学分II 语言与文学 语文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五)学分制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部分,用学分进行调节和管理,必修

11、课程10学分,选修课程可达14学分。必修课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同时引导学生形成较为成熟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选修课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一部分。设计选修课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让学生有选择地学习,为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2学分。半个学期(约36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学分要求高中生的语文水平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必修课程10学分;第二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8学分;第三层次,必修10学分+选修14学分。学生修满必修课的10学分便可视为完成了本课程的基本学业,达到高中阶段的最低要求;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未来学业和就业的需要,选修有关课程。对于希

12、望进一步学习的学生,建议从五个系列的选修课程中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加上必修课程的10学分,共计可获得18学分;对于学习兴趣浓厚并希望进一步深造的学生,建议在此基础上,再从这五个系列里任意选修3个模块,这样一共可获得24学分。第二层次18学分达到报考高等学校的最低要求。1、必修课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系列的目标,组成 “语文必修1”至“语文必修5” 五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是综合的,体现“阅读与鉴赏”、 “表达与交流”的目标和内容。学生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鉴赏和探究等方面比较均衡地发展,为以后有选择地

13、学习打下基础。必修课五个模块的学习可在高一至高二两个学期半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也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排。2、选修课选修课程设计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语文选修1),小说与戏剧(语文选修2),新闻与传记(语文选修3),语言文字应用(语文选修4),文化论著研读(语文选修5)。每个系列设计若干模块。教师应按照各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根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需求有选择地开设选修课。对于模块的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可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实施。具体课程的名称可由学校自定。六、课程实施与评价1、高中一年级主要设置必修课程,逐步增设选修课程,学生可跨班级选修;高三下学期,学校应保证每个学生有必要的体

14、育、艺术等活动时间,同时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要继续修习某些课程,获得一定学分,也可以安排总复习。2、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3、 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4、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5、 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学校应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

15、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 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教育行政部门要对高中教育质量进行监测。七、教学建议1、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2、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 八、评价建议(一) 评价的基本原则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核心1、 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2、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3、 课程结构发生根本的改变4、 课程使用学分管理制度,强调多元评价5、 强调语文学习资源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