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创总结).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755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创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创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的发展历程(原创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学发展历程(总结作业)一、创立春秋时期1、时代特征:奴隶社会走向瓦解。2、代表人物: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地位:我国和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3.主张:(1)政治上: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主张以爱人之心协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意义:遏制暴政,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礼”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礼,具体指周礼。实质是维护奴隶社会尊卑有序的统治秩序。 德治:“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2)教育上:因材施教,全面发展(3)古代文化的整理:编订整理五经 诗 书 礼 易 春秋4著作:后人弟子集成论语。二、

2、发展战国时期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逐步形成。2、代表人物及主张 (一)孟子:政治主张: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含有早期民本思想 与孔子儒学的关系: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 道德规范:仁义礼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二)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对儒家关于“礼”的思想进行了深入讨论。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3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4百家争鸣出现的影响:三、低潮秦朝时期1背景根本原因:确立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巩固统一直接原因: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2具体步骤 焚书 坑儒3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作用: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统治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钳

3、制了人们的思想,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四、主流汉代儒学1、时代特征:封建社会初步发展阶段2、代表人物及其主张:董仲舒。主张:针对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针对加强君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针对维护统治秩序三纲五常针对土地兼并限田 薄敛 省役3“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背景4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意义五新发展宋明理学1 时代特征: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阶段。2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北宋五子:周敦颐 邵雍 张载 程颢 程颐理学的开创者。 将 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二)程朱理学(1)代表人物: 程颢 程颐

4、朱熹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的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标志着理学的成熟。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孟。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2)主张:A宇宙观“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理学核心思想)B 认识论“格物致知”C 伦理观 “存天理 灭人欲”(朱熹) 三纲五常(3)主要著作朱熹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书(三)陆王心学 (1)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南宋 陆九渊心学创始人主张:A宇宙观:“心”为本原。 心即理也B认识论:“发明本心” 明代 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主张:A宇宙观:“心”即“理” 心无外物 心外

5、物事 心外无理 B 认识论:“致良知”(核心) “知行合一”3 宋明理学背景4 宋明理学评价六 批判与继承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1 时代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趋渐衰落的阶段。2 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李贽(明)反正统的“异端”主张A挑战孔子的权威和封建正统思想B针对“存天理 灭人欲”强调人的正常私欲,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反对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C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封建礼教,主张追求个性和自由。D在文学上主张“真心”著作:藏书续藏书焚书续焚书 评价:是我国古代反封建的先驱,矛头指向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一定意义

6、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有民主色彩。(2) 黄宗羲 主张:A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继承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提出限制君权,主张法制,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以“学校”为舆论决策机构,限制君权。(“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这是明末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具体反映)D提出君臣平等,敢于批判君主专制,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著作: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评价:对封建制度是有利的冲击,对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3) 顾炎

7、武 主张:A抨击君主专制,提出“众治”的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B具有爱国思想,把“亡国”与“亡天下”加以区分。C 主张“经世致用” 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评价: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启蒙精神,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之一。(4) 王夫之 主张:A否定君主专制,“循天下之公”。 批判“孤秦”“陋宋”B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唯物主义)世界是认识的(认识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辩证法)C经济上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著作:船山遗书影响:对我国古代朴素唯物思想的一个总结,并且把它推向新的高峰,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5) 唐甄 主张:A大胆批判专制君主“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B对“官”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难治者,非民也,官也。”著作:潜书评价:唐甄的言论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但唐甄对专制主义君权和官吏腐败行为的批判并没有上升到制度批判的高度,只是着眼于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在他思想深处,仍把国泰民安的希望寄托在贤君明主的身上。3明末清初思想活跃背景4明末清初思想活跃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