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7419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理学论文论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地区:长春市吉林农大班级:吉林农大一班姓名:崔佳慧 学号:25号论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心理学的培训,我深刻的意识到了学好心理学对教师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将起到很大的推动和帮助作用。人需要教育,教育需要心理学。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工作,是一项面向人的工作,需要与人沟通交流,交流的对象包括学生和家长。良好的沟通对教育有促进作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良好的沟通,就需要老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学生将面临的心理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懂得他们在想什么,只有懂得他们所想,才能做到有效的沟通教育,做到有的放矢

2、。本文将从三方面论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正向素质教育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不断发展。我们不仅是要教会学生自然科学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坚定的意志力,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心理学,不断的去观察和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从而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需要老师具备三个能力:一是学科的专业知识;二是了解学生个体发展的心理

3、需求等心理学专长;三是将科学知识与学生心理特征两者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的能力。所以要想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就要不断的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可以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学的理论及方法应用于教育改革之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从而达到教育改革的目标。同时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当中,也可以将心理学的知识运用于自己身上,以此来正确的评价自己,从而加强自我教育,提升自我修养。二提高教学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做到因材施教人的成长过程包括生理成长过程和心理成长过程。从小学到中学,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当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之后,教

4、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将大大提高。心理学的研究包括:感觉与知觉、记忆、思维与想象、情绪与情感、人格、品德的形成与发展等等,教育过程离不开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把握这些心理学理论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比如说:我们可以根据感觉的基本规律和知觉活动的规律,来制定教学方法、布置教学环境;人的记忆过程是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构成的,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了解记忆过程,就可以合理的安排教学计划,制定预习、复习的时间等教学方案,更好的帮助学生记忆和巩固知识点。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希望老师能够因材施教,但面临现在教学对象的增多,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因材施教并没有很好的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但如

5、果我们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气质特征,就可以促进因材施教的实施。经过心理学的研究将气质类型分为四类: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外在性格表现不同,内心的想法也不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班级的学生按气质类型进行分类,在教育过程中可以根据他们的性格特点进行教育引导,帮助他们保持自身优点,改掉不好的性格特征。比如多血质,他们活泼好动,反映迅速,兴趣易变,这就要着重培养他们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心理品质,防止粗心大意、任性等不良的人格特点的产生。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又做到了因材施教。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作用 中小学阶段,

6、学生的心理变化快而且复杂,这就需要中小学阶段的教师必须学习心理学,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规律。这个时期的学生处在认知和能否正确辨别事物对错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教师采用的引导工具不单单是事物本身,更要从学生心理成长角度出发,引导他们如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视。学生心理健康与否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正确人格的养成。我们为社会培养的是全方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健康的体魄和扎实的知识基础,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主要阵地,教师则是实施者,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必须学习心理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

7、的素质,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名教师不懂心理学,在教育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可能在未来的教育过程中使用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可能会造成一些学生心理受伤,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心理上受到创伤是最难治愈的,可能会造成他们日后消极待事,不能正确的看待事物,处理问题。而如果作为老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加以引导和教育,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与他们沟通就可以消除他们的消极情绪,减轻叛逆心理。 综上所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把握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将此应用于教学当中,它将会对你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把握心理学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教师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工具,更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的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