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的组织结构.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7211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的组织结构.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皮肤的组织结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的组织结构.(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皮肤的组织结构1、皮肤是覆盖人体表面的最大的器官,具有维护人体健康与美丽的重要功能。健康的皮肤应该微含水 分、柔软、易弯曲,呈弱酸性,富有弹性和光泽。成人男性皮肤覆盖面积约为1.60平方米,女性 约为1.40平方米。皮肤的重量约为体重的14%-16%。 2、皮肤的厚度随人的年龄、性别、皮肤的部位、营养状况而有所差别。一般身体各部位的皮肤厚度为 0.54mm之间,男性的皮肤平均厚度约为1.15mm,其中眼睑、腋部皮肤最薄,而手掌及脚底 的皮肤最厚。若经常在皮肤的任何一个部位有规律地适当施加压力,就会使皮肤变厚,可增强皮肤的保护作用,但对皮肤的吸收功能有影响。 3、皮肤的颜色与人体的种族、性别、年

2、龄、生活环境、血液中的红血球及松果体激素水平有关。 4、每平方厘米的皮肤内含有上百万个细胞以及错综复杂的血管与神经网。 5、皮肤的PH值 汗水和皮脂组成一层天然皮脂膜(生态保护膜)覆盖于表皮。健康的皮肤表面呈弱酸性。男性皮肤的PH值介于4.56之间,女性介于56.5之间。一、皮肤的组成 皮肤的层次可分三大部分: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一)表皮 表皮为皮肤的最外层,它覆盖全身并有保护作用。表皮没有血管(因此划伤后不会出血),但有许多微小的神经末梢。表皮按细胞形态可分为5层,由外至内依次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细胞层、基底层。 1、 角质层 角质层为表皮的最外一层,由48层薄且扁平的死亡角化

3、细胞重叠堆积而成。张力原纤维和透明角质蛋白颗粒互融合成的角质层,较坚韧,有抵御酸、碱和物理元素刺激作用。起到生态保护膜的作用,越接近表层的细胞结合越疏松并失去弹性而脱落。这种脱屑称角质小极。随着内层细胞往外的推进,角质层会不断地剥落、生长。这个过程的周期为28天,与女性的生理周期相吻合。2、 透明层 透明层为23层扁平、无核、透明的角化细胞构成。它仅分布于手掌和脚底, 感觉厚而结实,此层富含磷脂有防水分和电解质通过的屏障作用(常称屏障带),能增加弹性,光线可透过。3、 颗粒层 颗粒层由25层较厚的扁平细胞核构成。其特征是这些细胞无分裂能力几乎接近死亡, 细胞内可见到透明角脂蛋白颗粒。此层有折射

4、光线的作用,可减少紫外线射入体内。4、 棘细胞层 棘细胞层有410层带棘的多角形细胞构成,是表皮中最厚的一层。此层各细胞间存有空隙。在细胞间有葡萄糖氨基聚糖。此糖具有亲水性,利于与周围进行物质交换。胞质内还有颗粒状的磷脂和酸性粘多糖,是淋巴液循环和物质交换的场所。其含有许多感觉神经末梢,有感知外界各种刺激的组织液,并可为细胞提供营养。5、 基底层 基底细胞层为表皮的最内层,与真皮呈波浪式相接,由24层不同形状的细胞构成。 此层是表皮的增殖部分,增殖后的新细胞向外层推移,并逐渐分化为其他各层细胞。此层细胞内含有血红素、胆红素、黑色素,其黑色素细胞的活跃程度可决定肤色的深浅,每10个基底细胞间有一个能产生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代谢在正常范围内可保护底层的脆弱细胞不致被紫外线消减,同时有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使深部组织免受伤害的作用。一般来说,皮肤细胞在基底层繁殖,在棘细胞层增殖,在颗粒层过度,在透明层吸收,在角质层形成生态(弱酸性)保护膜,然后脱落消失。在健康状况下,表皮完成新细胞的生长时间约为28天,即34周新陈代谢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