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407131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5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2015高等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整理.(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等教育心理学20042015问答题整理2015一、p5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答: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2、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3、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4、高校教师心理与教学心理研究。二、P89简述学习策略的主要构成。答:学习策略(又称策略性知识、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部分。(一)认知策略(加工信息的方法技术,助于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复述策略(如画线)、精细加工策略(如做笔记、记忆术)、组织策略(如列提纲、利用图形表格)(二)元认知策略(是对认知的认知策略,适用于思维过程):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

2、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三、简述教师成长的主要阶段。答:新教师逐渐成长为一个比较成熟的教师,需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中间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1)关注生存阶段(2分)这是教师成长的第一个阶段,这时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2)关注情境阶段(2分)当教师感到自己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站稳了脚跟时,便开始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3)关注学生阶段(1分)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将进入第三个阶段,即关注学生阶段。这时教师会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与情感需求,因此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有针

3、对性地对学生个体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和方式。四、p45论述:联系实际谈谈大学生应该怎样正确对待自我。答:1、积极悦纳自我: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喜欢自己、肯定自己。2、理智对待自我: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理智看待长短处,冷静对待得失。3、乐观憧憬自我:树立远大志向,乐观生活态度。5、 王在中小学阶段一直名列前茅,考上了重点大学但未进入喜欢的专业。进大学后,对学习不适应,成绩不理想。他越来越怀疑自己不是学这科的料,变得厌学、经常逃课。问:1、p175该生对自己不适应大学学习做出了何种归因?内控型:成功失败都是由于个人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外控型: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压力及运气等外部因素。答:韦纳we

4、ine对结果的归因分为三维度(内部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和不可控归因)六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归-外星(身心)人(任务)运两个力)该生归因于个人能力(内部稳定不可控归因)2、p179怎样帮助该生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学习态度启动(动机)奖归和(合作竞争)平(评价反馈)自(自我效能)理(合理目标)?1、 启发式教学,增加学习任务趣味性2、 控制动机水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3、 妥善奖惩4、 指导归因5、 设置合理目标6、 有效利用反馈与评价7、 利用竞争与合作。8、 增强自我效能感。2014一、p58简述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学习

5、内容、学习积极性、认知结构。答: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材料的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本身与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人为性和实质性的联系。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所谓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学习者能积极主动地在新知识与已有适当观念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性。类似于学习动机、积极性等。 3、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观念。 二、p14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经验(知识经验)习惯(习惯定势)、酝酿情绪(情绪动机)、问题(问题情境和表征)原型(原型启发)。答:1、有关

6、的知识经验。2、习惯定势与功能固着。定势是在先前活动中形成的心理准备状态(陆钦斯量杯实验),有时助于问题解决,有时妨碍。3、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问题情境:个人觉察到的一种有目的但不知如何达到的心理困境。表征方式:如果从问题(给定、目标、障碍)是“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存在有“障碍”的观点来看,问题的“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之间存在许多途径,其中只有一条或几条是通向问题解决的途径。而所有的这些途径所形成的空间即“问题空间”,而解决问题者对于此空间的“起始状态”、“目标状态”、“可能的操作”及“操作的限制”进行重组编码,即形成了问题的表征4、酝酿效应。暂停思考,之后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方法。5、

7、原型启发。原型是指对解决新问题能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可以作为原型。(如鲁班被丝茅草割破手发明锯子)。6、情绪和动机状态。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水平高,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水平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水平下的工作效率最佳(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三、P44简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途径。(一)全面地认识自我。1、通过他人认识自我。2、通过自己认识自我。(二)正确对待自我。1、积极悦纳自我:无条件接受自己的一切;喜欢自己、肯定自己。2、理智对待自我:用发展眼光分析自我,理智看待长短处,冷静对待得失。3、乐观憧憬自我:树立远大

8、志向,乐观生活态度。(三)努力完善自我。1、确立正确的理想自我。2、努力提高现实自我(将理想自我细化为具体的子目标)。3、培养健康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四、P251论述: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谈谈教师如何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内部:悦纳、调节、人格、行为、热爱;外部:适应社会、接受他人。心理健康:无心理疾病;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4、适应社会生活。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6、人格完整和谐。7、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5、 p167案例:某校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立“学分银行”,可借贷分数,但必须按期归还分数(提升)。根据学

9、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谈谈你对此举看法。(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强,积极性越高,效果越佳,但动机强度过大,学习者高度紧张焦虑,使效率降低。应努力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其他因素恒定情况下,才能有限度的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用)。2、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好,增加成就感。3、学习动机是有效

10、学习的前提,其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效果。(二)要想使学习由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1、改变学生成败体验,获得学习成就感。2、改善学生知识能力,弥补其欠缺。2013一、P72简述高校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主(主观能动)职(职业定向)多样(途径多样)研究。(一)具有较高层次的职业定向。(二)具有更突出主观能动性。1、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2、内容有较大选择性。(三)学习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四)学习具有研究和探究的性质。二、简述学习动机的主要功能。1、激活功能。2、定向功能。3、强化功能4、维持和调节功能。三、p44简述如何引导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答:(一)通过他人认识自我。1、通过认识他人

11、来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二)通过自己认识自我。1、自我比较。2、自己的表现和成果。3、自我反思四、p206论述怎样引导大学生学会维护好人际关系。1、避免争论。2、维护他人的自尊。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4、学会批评:批评别人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自己的错误;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用启发而不是命令的方式;给别人留面子。5、加强交往,密切关系。5、 P123李老师新入职,准备近万字教案。例如,学习某概念罗列了5、6种解释,但没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反映不积极,李老师很没成就感。督导也认为,内容虽多,知识学习的目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对学

12、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关注少,仅执行教材。问:运用学习迁移的有关观点,对该教师改进教学的备课应注意什么提出建议。(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好的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当下知识,“为迁移而教”。(二)科学精选教学材料。1、材料要具有时代性。2、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三)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原则。(四)有效设计教学程序。1、知识的传授要遵从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2、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五)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1、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2、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要在教师的指

13、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的经验;当学生具有了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并具有丰富的迁移体验以后,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概括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2012一、p168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1、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一是学习动机本身的强弱(一般来说,学习动机越强,积极性越高,效果越佳,但动机强度过大,学习者高度紧张焦虑,使效率降低。应努力避免动机过强或过弱,只有动机处于最佳状态时,在

14、其他因素恒定情况下,才能有限度的提高行为效果或效率)。二是学习者行为的质量(动机必须以行为为中介对行为效果发生影响,学习动机只有通过学习行为才能发挥作用)。2、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是有效学习的前提,其巩固和发展又依赖于学习效果。(二)要想使学习由恶性循环转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1、改变学生成败体验,获得学习成就感。2、改善学生知识能力,弥补其欠缺。二、P25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标准。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3、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4、适应社会生活。5、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6、人格完整和谐。7、心理行为特点符合年龄特征。三、 P288简述

15、教师的职业角色。答:家长的代理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楷模,管理者,心理医生,朋友和知己者。四、 p123论述: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通过知识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始环节,好的教学不仅应该让学生掌握当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习当下知识,“为迁移而教”。(二)科学精选教学材料。1、材料要具有时代性。2、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三)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原则。(四)有效设计教学程序。1、知识的传授要遵从一般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2、要注意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五)教会学生学习与迁移。1、要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2、培养学生迁移能力: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发展学生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在多种情境中应用知识,帮助学生积累迁移的经验;当学生具有了理解一般性原理的能力,并具有丰富的迁移体验以后,教师就应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概括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五、 p44、p175案例分析:王军期末考挂科,他学习很努力,这结果很没面子,他一方面对同学开玩笑敏感,一方面自信心时起时伏,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