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最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40500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听课记录(2017年春季学期)-(最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听课记录表日期2017.2.21星期二节次二年级一班级授课教师蓝仁生科目数学课题拼一拼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你们喜欢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二、感受新知,观察比较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认识哪些图形?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似?为什么?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3引导学

2、生继续观察长方形的边。提问:我们能想办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4引导学生观察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现?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察,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老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图形?6一个简简单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三、动手实践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2第6页的第4题。 3第

3、6页的第5题。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基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现。评议评语 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听课记录表日期2017.2.28星期二节次三年级二班级授课教师蓝广平科目数学课题认识除法的各部分名称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一、引入新课1教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2分小圆片:教师拿出8个小圆片。二、新授课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 (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

4、?(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4)指导算式的写法。板书,2045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0 4 5被除数 除数 商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2 练习:教科书第19页的做一做的第1、2题。三、巩固练习完成教科书第2021页练习四的第46题。评议评语 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听课记录表日期2017.3.6星期一节次三年级三班级授课教师蓝广平科目数学课题基本的笔算除法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 一、学前

5、准备1、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导入新课。出示主题图。(1)理解图意。(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5

6、)试一试,写出竖式。(6)交流笔算方法。(7)图式结合。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三、课堂作业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2、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四、思维训练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评议评语 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听课记录表日期2017.3.16星期四节次二年级四班级授课教师林 崇科目数学课题小数的性质(2)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复习导入】1.复习:小数的性质是怎样的?2.导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那如何利用这一性质进行小数的

7、化简呢?3.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2)【新课讲授】知识点1 化简小数1.出示教材第39页例3。化简下面的小数。0.70= 105.0900=让学生讨论,口答化简结果。0.70=0.7 105.0900=105.09提问:在105.0900中9左边的“0”能去掉吗?为什么?小结:105.0900中9左边的“0”不能去掉,小数的性质指的是小数末尾的“0”。2.练习强化。不改变大小,将下面各数化简。3.00900 10.8000 107.010知识点2 改写小数1.教学教材第39页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0.2 4.08 3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口答:0.20.200 4.084

8、.080 33.000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商店里为什么将商品的单价标作:辣椒:2.50元/千克充电器:18.00元电视机:3680.00元这是因为我国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商品标签上的标价是精确到分。所以,有时根据需要在小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两个“0”,或在整元的右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课堂作业】1.完成教材第39页“做一做”第1、2题。2.化简下列各数。0.300 1.80000 0.00004 12.002【课堂小结】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评议评语 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听课

9、记录表日期2017.3.22星期三节次三年级五班级授课教师蓝仁生科目数学课题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1.认识体积的概念。2.体积单位的认识。(1)教师:计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可以分别写成cm3,dm3和m3。(2)认识体积单位。老师:请你猜一猜1cm3,1dm3,1m3是多大的正方体。学生讨论后回答: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d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教师请学生看教材,证实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 (3)再次感受体积单位实际的大小。一粒蚕豆的大小是1cm3,请同学们估出身边体积是1c

10、m3的物体。一个粉笔盒的大小是1dm3,请同学们用手捧出1dm3大小的物体。用3根1m长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把它放在墙角,看看1m3有多大,估计一下,大约能容纳几个同学? (4)练习:完成课本第28页“做一做”第1、2题。【课堂作业】教材第32页练习七15题。【课堂小结】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体积和体积单位。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又有什么收获呢?【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评议评语 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听课记录表日期2017.3.27星期一节次三年级六班级授课教师蓝瑞年科目数学课题

11、比例尺(1)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情景导入】【新课讲授】1.比例尺的意义。(1)教师讲解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有时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为了计算简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最简整数比。(2)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观察1100000000。(3)组织学生议一议:比例尺中的“1”表示什么?“100000000”表示什么?教师说明:1100000000是数值比例尺。(4)引导学生观察线段比例尺1。(5)教师用投影出示图纸。引导学生观察图中的比例尺21表示什么? 指名汇报:21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2倍。教

12、师小结: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距离扩大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纸上。这时比例尺的前项比后项大。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2.教学例1。(1)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例1。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议一议:什么是比例尺?教师指名汇报,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2.4cm120km=2.4cm12000000cm=15000000(2)巩固应用。教师出示教材第53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在小组中检查。【课堂作业】教材第56页练习十第1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评议评语 教学思路

13、清晰,重点突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听课记录表日期2017.4.5星期三节次二年级一班级授课教师蓝仁生科目数学课题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教学内容及过程随堂点评 一、复习口答下面各题。136里面有( )个十和( )十一。25个十和7个一是( )。365里由( )个十和( )十一组成的。42个十和5个一合起来是( )。二、新授。1教学例8(1)课件演示:他们一共买了几瓶乐百氏饮料?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0+2=32提问:30+2表示几个十与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引导学生说出:3个十和2十一合起来是32。(2)从32瓶中拿走2瓶(课件演示)。提问:还剩多少瓶?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22=30(3)提问:2个一加3个十共是多少?怎样列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3032 2练习:第48页“做一做”。 第1题 先让学生摆小棒,再对着摆的小棒写算式。 学生写完后,指定一个学生到黑板前演示列式计算,并集体订正。 第2题以做游戏的形式出现,看看谁的头脑最灵活。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面各题 (1)50+6 30+7 60+9 20+8 6+50 7+30 9+60 8+20 (2)90+8 20+3 50+9 70+6 98-8 23-3 59-9 76-62做练习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