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40493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复习 考点精析 西北地区(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 西北地区1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4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28分)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0)。材料二:石羊河流域某采样点垂直剖面图(图11)。图10图11(1)石羊河总体流向为 ,从内、外流河类型看,该河为 。判断理由是: 。(6分)(2)图12所示地层,埋藏越深,距今年代越 ;深度1.6米处是 沉积,由此可推断该地的干湿状况,距今5000年前后比现在 ,理由是 。(10分)(3)该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类型是 。目前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4分)(4)为了防

2、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答案】(1)由南向北(西南向东北) 内流河 该河下游消失于沙漠中,没有入海口。(2)久远 (黑色)湖沼沉积 干燥 5000年前后,此处主要为湖沼沉积,说明湖泊众多,黑色,说明有机质含量大,气候湿润,植被茂密;其后依次为黄土、粉沙质淤泥、沙质沉积,不但黑色条带损失,而且铁锈斑也消失,说明环境变干燥;(3)温带荒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土地荒漠化(4)农业生产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水资源:改良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协调流域上中下游水资源的分配、兴修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种植耐旱、耐碱的农作物品种;保护现有植被,植树种草

3、。【解析】2(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版全国卷,39)材料二 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图10下载 (156.96 KB)11分钟前(2)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材料三 延安市位置见图9。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页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温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是有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

4、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出建议并说明理由(10分)【答案】(2)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地形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5)发展以果林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适宜林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石油、煤炭等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石油、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为发展相应的工业提供了基础、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该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5、【解析】(2)甲区域位于我国祁连山北侧的河西走廊,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主要从该区域的地形、降水量、气温等方面考虑。(5)根据题目提示“根据延安她区的资源条件“和材科中相关的她理信息,“延安市土地面积约370万公顷,人均页1.7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作物众多;属温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由此可知可以发展以果林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地下矿藏10多种,其中是有储量7.5亿吨,煤炭71亿吨。”由此可知可以大力发展以石油、煤炭等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7处,如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延安宝塔山等。

6、”由此可以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再总结概况为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3(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36)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36分)(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 _;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6分)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6分)(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8分)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8

7、分)(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8分)【解析】该题以变态的区域北起中亚经新疆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过青藏高原过横断山区到中南半岛,东部甘肃的河西走廊、渭河平原、华北平原(乌鲁木齐、兰州、郑州、武汉等城市),综合考查了地势的变化、冬季气温分布特点、航空运输、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区位条件分析、农业等知识点。图中地势以青藏高原为中心向南北降低,从两地的气温年变化中看出:冬季气温南高北低,温差大,在塔里木盆地地广人稀,城市距离远,沙漠广布,适宜发展航空运输,在郑州布局国家奖粮食交易中心,交通便利,地处中原,信息、资金等条件优越,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答

8、案:(1)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城市间相距较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多睛天,少云雾,有利于飞机飞行。(3)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2分);位于东部人口密集区,粮食消费量大(2分);地处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城)交通运输便利(2分);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2分)。(4)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2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2分)。在青藏高原边缘形成丰

9、富的降水(2分),在青藏高原西北部降水稀少(2分)。(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2分),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2分)。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2分),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2分)。4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36)该图10.回答下列问题。(36分)图100 100 200kmN图 例城镇河、湖沙漠绿洲油田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喀什阿克苏库尔勒库车轮台和田塔中民丰(1)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6分)(2)简述本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其季节特征。(8分)本区域充分利用油气资源,积极推进库尔勒-库车-

10、阿克苏石油天然气化工带的形成,促进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3)指出将塔中油田的石油运往库车和轮台炼油厂的合理方式及其特点,(7分)(4)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8分)(5)简述该区域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条件,判断喀什,和田与民丰3各城镇服务范围的差异。(7分)【答案】(1)远离海洋,深居内陆;四周有高山阻挡。(2)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主要在夏季,其次在春季、秋季。(3)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输成本低,运量大,连续性强,安全性高,占地较少。(4)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5)有合适的水源条件,依

11、托绿洲发展;服务范围依次减小。【解析】(1)该题考查塔里木盆地气候、植被两要素,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点,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等方面找原因,思维方式属于发散思维。塔里木盆地气候的形成首先跟地理位置有关,“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其次是地形因素,三面环山,特别是西侧有高峻的帕米尔高原,阻档了西风的进入,加剧了塔里木盆地的干旱。(2)河流的补给类型有雨水、冰川、积雪、湖泊、地下水等,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区)有冰川、积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湖泊不发育。冰川补给量最大,主要在夏季,气温高,融化量大,其次是积雪,主要在春季;再l欠是地下水,主要在秋季。其实,西北地区的河流,还会受到山地降水的补给。(3)

12、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4)该图中绿洲的分布属于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其描述方式就是集中规律,事实上,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集中分布于山麓冲积扇、发源于高山冰雪融水的河流沿岸,这种分布特点应该说近似于常识。根据36(1)问的分析,本地区环境承载力低,而且其制约因素主要就是水资源。(5)第一问考查城镇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区位因素,可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方面考虑,不难发现,其优势因素主要集中在地形和水文两个要素。地形属于山前冲积扇,起伏平缓,节省建筑成本,减小建筑难度;水文则主要是优水资源,提供城市用水。第二问考查城市地域结构、城市服务范围,读图可以判断城市规模,并得出服务范围的大小。(2010

13、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海南卷)读图3。完成910题。4015005547山峰海拔/m等高线/m河流及灌渠沙漠城市55471500399899图35 图示城市周围区域发展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是A土壤肥力 B热量 C水 D光照【答案】C【解析】本题组考查考生的经纬网定位能力和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并判断、比较地理现象的能力。从图例可以看出,两座城市都位于沙漠边缘的河流沿岸,城市周围发展种植业需要大量的水源,所以水既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也是限制性因素。6与同纬度我国东部地区相比,图示城市附近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高 多大风水能丰富 森林分布广A B. C. D. 【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的经纬度

14、可知,图示城市位于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水资源短缺,沙漠广布。7(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卷,41)(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1990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11)。1990年面积2005年面积19902005年变化幅度6000050000400003000020000010000面积(km2)6050403020010变化幅度(%)-10材料二:2008年E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构成(图 12)。煤炭开采业纺织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炼焦及石油加工业燃气生产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其他工业8%3%6%4%6%10%3%60%图12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未利用地耕地图 11(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1990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