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辩论教学实录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40459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凡卡》辩论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凡卡》辩论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凡卡》辩论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卡》辩论教学实录(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凡卡辩论教学实录P凡卡辩论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研究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式: 辩论。正反方分别确定三位主辩手,其余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双方分组就座,允许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临时改变自己的观点,交换座位。教师担任主席。 教学准备: 用一节课时间(也可布置课外作业)研究课文,确定观点,寻找依据。前20分钟独立研究,后20分钟小组(观点相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合作探究。 教学内容: 围绕凡卡一文的结尾,从梦醒之后切入,设想凡卡的命运,以“凡卡今后的生活是幸福还是悲惨”展开辩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参

2、与正反方的研究和辩论。 辩论过程: 主 席:很多同学都说,读了凡卡这篇课文,我们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凡卡的命运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故事的结尾写的是凡卡做了一个美梦,可是,凡卡毕竟要从梦中醒来。他以后将要面临的是怎样的生活呢?幸福还是悲惨?请双方一辩发表你们的观点。 正方一辩:通过对课文的研究,我们认为,凡卡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也是我们美好的祝愿。 反方一辩:我们也认真研究了课文,但是,我们发现,凡卡根本不可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且,他的命运还会更加悲惨。 主 席:反方说得很坚决。下面,双方开始自由辩论。 正方二辩:我们之所以认为凡卡会很幸福,是有道理的。首先,爷爷知道孙子过着连猪狗不如的生

3、活,一定会把他接回乡下去。 反方二辩:(请对方辩友注意)凡卡的爷爷根本收不到凡卡的信,怎么会接他回乡下呢? 正方三辩:爷爷的确收不到这封信。但是,这并不等于爷爷就无法了解孙子的处境,他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打听到孙子的消息。 正方观众:到莫斯科打工的乡亲回家后,一定会把凡卡的消息告诉爷爷。 反方一辩: 即便爷爷得知凡卡的处境十分艰难,也不可能将他接回去。 正方三辩:请问有何根据? 反方三辩:爷爷本来就年迈体弱,在乡下的日子也不好过,自己都很难照顾自己。如果爷爷能养活凡卡,当初就不会把他送到莫斯科。毕竟这是他唯一的亲人。 反方观众:谁都知道,城里的生活比乡下要好。爷爷会以为凡卡是想家的原因才想回乡下,

4、所以即使收到信也不会接他回去。 正反观众:报告主席,我想改变自己的观点,站在反方一边。 主 席:同意。(学生流动,反方鼓掌)如果在辩论过程中,你们改变了观点,可以坐到你支持的那一方去。 正方三辩:我们暂且同意你们的上述意见。但是,凡卡还有别的方法逃离老板家。比如,他可以自己跑回去。 反方二辩:在冰天雪地的世界,凡卡又身无分文,他能光着脚跑回遥远的乡下吗? 正方观众:凡卡并不是身无分文,她不是有钱买信封和邮票吗?况且,如果凡卡忍无可忍,他可以偷老板的鞋和钱,悄悄跑回乡下去。 反方一辩:难道凡卡要做贼? 正方二辩:那不算贼。凡卡为老板打工,老板却克扣了他应得的报酬。凡卡现在拿自己急需的东西,怎么是

5、贼呢? 反方三辩:如果你上课玩玩具,被老师没收了,难道你能撬开老师的办公桌取回来吗? 正方一辩:凡卡本来就生活在不讲理的环境中,一个善良无辜的人为了生存,他还要跟残暴的老板讲法律吗? 主 席:反方注意,你们不要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可以主动出击。 反方观众:从吃的、住的、穿的和所做的工作都可以看出,凡卡在这里受尽了折磨,劳累过度,营养不良,也许还等不到爷爷的消息就已经悲惨地死去。 反方观众:同样的道理,爷爷日日夜夜思念自己的亲骨肉,也许早已在悲伤和中含恨死去了。 正方观众:凡卡写信的时候才9岁,可见离开爷爷的时间并不长。再说了,从爷爷守夜和砍圣诞树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爷爷是个乐观性格开朗的人,不会这

6、么快就去世的。 正方一辩:你们自己也承认,刚才的两种假设都是“也许”和“可能”,这不正说明了还存在另一种可能吗? 正方二辩:凡卡参加了苏联红军同样也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反方观众:课文前面的预习提示已经交代了凡卡是一篇小说,契科夫写这个故事是在1886年,据我所知,前苏联红军建军节是1918年2月23日,那时候,凡卡已经40多岁了,怎么可能参加红军呢? 正方二辩:我觉得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凡卡完全可能遇上好心人收养了他。 反方二辩:店里的伙计同样是打工的,也是穷人,他们都想出很多办法来捉弄凡卡,怎么会有人帮他呢? 正反观众:莫斯科那么大,就没有一个好心人吗? 反方一辩:再说了,穷人的日子都不好

7、过,谁还会收养一个孤儿? 正方三辩:我读过穷人那篇课文,桑娜不是收养了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吗? 反方二辩:桑娜并不是收养,只是觉得孩子不能跟死人呆在一起,暂时抱回家而已。 正反观众:凡卡在信中提到他的好朋友,比如艾果尔、马车夫等,也许这些朋友会帮助他。 反方一辩:凡卡在信中提到的那几个朋友还都是穷人,而且独眼的艾果尔还是残疾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帮助凡卡。 主 席:请双方注意,不要纠缠在一个问题上。 正方三辩: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老板发慈悲,从此改变了对凡卡的态度。 反方三辩: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从课文看出,老板和老板娘简直坏透了,怎么可能对凡卡另眼相看呢? 主 席:双方的辩论势均力敌,都

8、很精彩。现在,请双方派一位辩手做最后总结,再次阐明自己的立场。 正方一辩:从我们的辩论可以看出,凡卡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的途径是相当多的。难道对方不希望看到凡卡生活幸福吗?难道你们就没有一点仁慈之心吗?(全场掌声) 反方一辩:通过刚才的辩论,我们佩服对方帮凡卡找到那么多过上幸福日子的方法。我们何尝不希望凡卡能生活得幸福?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你们列举的种种可能不是都被大家否定了吗?难道我们发发慈悲,就能改变凡卡的命运吗?(全场掌声) 主 席:正方充分展示出善良的美德,反方更关注现实的残酷性。不光辩论的过程精彩,双方的总结发言也相当出色。台下的观众积极参加辩论,为我们的辩论增色不少。支持正方的有26人,支持反方的28人,没有大的差距。虽然我们没能决出胜负,但是,观众的掌声已经证明:你们双方都是优秀的,成功的。祝贺你们!(全场掌声) 作者简介:黄继森,男,大学文化,小学高级教师,全国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会员,中国写作学会小学作文教学研究会会员,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特约研究员,教育导报特约记者,少年百科知识报特约通讯员,人民教育出版社做人-作文教材编委及主要编著者,参编或编写的主要教材或教辅书籍包括:新概念学语文、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我做合格小公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