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终)

上传人:索**** 文档编号:14440453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01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终)_第1页
第1页 / 共201页
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终)_第2页
第2页 / 共201页
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终)_第3页
第3页 / 共201页
亲,该文档总共20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最终)(2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我上学了我是中国人【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2.通过观察图画,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学重点】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一页,在这页美丽的图画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预设:许多小朋友、国旗、天安门广场、花、“我是中国人”五个字。【设计意图】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观察教材插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兴趣。(二)补充资料,谈话引导1.小朋友们,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自己的

2、祖国吧。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天安门、中国国旗的图片。(1)中国地图:我们祖国的地图是什么形状的?(2)天安门:你们都去过天安门广场吗?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样子呢?(3)中国国旗:我们的国旗是什么颜色的,国旗里有什么形状呢?预设:生自由说话,加深学生对国旗等的印象。播放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可鼓励学生跟唱;也可播放升国旗的图片和视频。【设计意图】通过补充各类资料,让学生对祖国有基本的认识;发散思维,练习说话。2.课文图画里的小朋友们,他们代表了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1)你们找一找,哪一位小朋友穿的衣服和我们穿的衣服很像?哪位同学是少数民族,请你举手,好吗?预设:可以引导学生找到汉族小朋友的图片;

3、如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可以引导说说自己的民族。(2)通过图片介绍蒙古族、藏族、满族等少数民族。(3)让学生在以上说话的基础上,读一读“我是中国人”等语句。【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知道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特色。(三)拓展欣赏,课后延伸1.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2.回家后,同学们可以把今天我们了解的关于祖国的内容说给爸爸妈妈听。【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歌曲、聆听歌词的基础上对爱国有进一步感性的认识;课后延伸的回家说话,加深学生所学并助于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唱读儿歌,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2.认识同桌、周围同学及老师,熟悉教室,参观校园,

4、感受同学的友爱、教师的亲切、校园的美丽。3.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建立小学生的角色认同感。【教学重点】认识同学和老师;参观校园,熟悉教室;初步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快乐。【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引领,激趣说话小朋友们,从步入校园的那一刻开始,你们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开始上学了,你的心情怎样呢?为什么?预设:兴奋、高兴;学校很大,有很多同学可以一起玩耍。【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上学初识,对学校生活持有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并保有这种兴趣和热情,探索新学校,开始小学生活。(二)参观校园,入学教育1.同学们,以后我们就在这个

5、美丽的校园里开始六年的小学生活了。老师自我介绍后,可点全班学生的名字,也可让学生一句话简单介绍自己。“老师,同学们好。我叫,我喜欢做什么,我的特长是”【设计意图】通过自我介绍让学生互相认识、了解,引导学生学会用一句话介绍自己。2.参观校园。(1)让学生了解学校的主要场所,包括教学楼、图书馆、音乐教室、科技教室、电脑机房等学生专用教室。(2)让学生了解一天的主要时间安排:有几节课,课间休息时间,午饭时间。可进行安全以及卫生教育。(3)参观结束后,可以让学生说说对学校最深的印象,也可让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校园。【设计意图】通过参观学校,激发学生热爱学校、向往小学学习生活的感情,帮助学生快速

6、进入到小学生的角色中来。3.打开语文书第四页,师范读儿歌上学歌,生可跟读。可播放上学歌歌曲,师生欣赏,跟唱。【设计意图】欣赏、朗读、跟唱上学歌,缓解繁琐的入学教育给学生带来的疲累,保持学生在学校的兴趣与热情。4.入学教育的课堂教育:师指导学生抄写课程表,整理书包文具,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课间操安全教育等。补充入学教育儿歌,可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设计意图】开学第一周,入学教育繁复而重要,教师应不厌其烦地对学生进行安全、卫生、课堂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指导,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到有序、规范的学校生活中来,以利于后续书本学习的展开。我爱学语文【教学目标】1.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

7、会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2.通过讲故事、演故事,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能够初步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在平时写字读书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难点】在平时练习中能注意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和读书姿势。【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1.正确的执笔方法放大图。2.课前布置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大约3分钟左右的故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要开始小学学习生活。你知道,我们在语文课上会学哪些内容吗?2.(出示:课文的目录)了解语文课要学习的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等内容,学会了认字、汉语拼音,我们就能读很多很多的书,成为一个博

8、学的人。3.猜一猜:语文课上,我们会有哪些学习活动?4.引导观察书中图画:在语文课上,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了解语文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设计意图: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经验,猜测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的活动。并通过看图,进一步明确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这些主要的学习活动,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二)我爱读书1.(出示:书中女生读书图)看着书中的图画,学一学书中女同学看书的姿势。2.学生自由学指名一生将读书姿势向全班展示评价读书姿势。3.教师重点讲解正确的读书姿势,强调眼睛要离书本大约一尺的距离。4.学生纠正错误的读书姿势。5.实际演练:打开书本,用正确的读书姿势,朗读上学歌。【设计意

9、图:读书姿势的教学是遵循让学生自我尝试,然后纠正的教学方法。】(三)我爱写字1. (出示:书中男生写字图)男生在干什么?2.(出示:优秀的铅笔字作品)学习正确的写字姿势。欣赏优秀的铅笔字作品。了解好的字,离不开正确的写字姿势。学习正确的执笔方法: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50度角。学生演练正确的写字姿势,教师逐个检查,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学习写字歌。写字歌手离笔尖一寸高,胸离桌边一拳头,眼离书本一尺远。【设计意图:用儿歌将学习写字姿势联系起来

10、,寓教于乐。】(四)作业设计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在纸上画短线、长线,进行线条练习。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谈话:上一节语文课,我们学习了读书、写字的姿势,大家都掌握得很棒。这节课我们要来讲故事、听故事。2.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故事?原因是什么?(二)学讲故事1.观察插图,了解学习内容(出示:课文中的插图)四位学生在干什么?四位学生在讲故事。仔细观察图中四位同学头上戴的头饰,你猜猜他们在讲什么故事?2.一名学生示范讲故事。指名一位学生给大家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故事。讨论:这名同学为什么能把故事讲得这样棒?小结:要把一个故事讲好,第一对这个故事要熟悉,第二故事要完整,第三声音要响亮,胆子

11、要大。3.同桌互相讲故事。把自己准备好的故事讲给同桌听,要求把故事说完整,声音响亮。4.故事pk赛全班从男生、女生中分别派出一名讲故事最棒的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比比谁讲故事讲得最好。5.总结:看到大家在讲故事中的精彩表现,老师真替你们开心呀。我想你们也从讲故事、听故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了吧。以后我们在语文学习中,还会有更多的机会让大家来讲故事、演故事。【设计意图:用故事讲得好的学生做为榜样,让学生学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落实年段目标“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三)作业设计把自己在语文课上,听到的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注意把故事说完整。第一单元天地人【教学目标】1.

12、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读准“人、你、我”的字音。【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教师播放儿歌,学生边读边拍手。铃声响,坐坐好。腰挺直,脚放平。手放好,头摆正。眼睛看老师,上课专心听。【设计意图:这是第一节识字课,将学前常规教育融于语文课。】2.教师出示傅抱石的国画作品,引导学生看图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显示课题:天地人。二、朗读课文,内容归类1.学生打开书本,教师及时纠正读书姿势。2.教师带读。先读课题,再读课文。全班学生跟读,齐读。3

13、.引导学生观察,课文将这6个汉字分为哪两组?(第一组:天地人;第二组:你我他)汉字承载着中华文化, 将国画与汉字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内涵。三、形义结合,学习“天地人”1.学习汉字“天”。教师边讲解边板书“天”字。在人的头顶上,那无边无际的就是“天”。出示晴天、阴天、雨天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2.结合图画,学习汉字“人”。教师出示“人”站立的图画,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和图画的相似性,帮助学生识记字形。出示男人、女人、老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人”的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正音。3.结合图画,学习汉字“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了解字义。出示草地、菜地、雪地、沙地的图

14、片,联系生活加深理解字义。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引导学生自己组词读。【设计意图:利用图片, 联系生活, 帮助学生识记和正音。】四、谈话交流,学习“你我他”1.营造氛围,感知“你我他”。从“人”出发,引出“我”。教师出示汉字“我”,启发说话:我们都是人。师生对话,引出“你、他”。教师提问:“你叫什么名字?”指定学生回答。教师再指该学生的同桌提问:“他是你的同桌。他叫什么名字?”学生回答。2.仔细观察,认识“你我他”。引导学生观察汉字,找一找“你、他”有什么共同点。教师移动单人旁的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字义。3.游戏互动,理解“你我他”。教师请三位学生上台,引导学生选生字卡片并交流。如一名学生说:“我是

15、,很高兴我们成为好朋友。”“你喜欢踢足球吗?”“他是你的同学吗?”小组练习,轮流说话。【设计意图:创设生活场景,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帮助学生认读、理解生字。】金木水火土【教科书分析】一、这是一篇儿歌识字课文。课文通过自然界的5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以及天、地、日、月的关系,让学生初步知道五行是构成宇宙万物和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初步感受时空的浩瀚,是一篇很好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课文。二、这是没有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学习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学生没有汉语拼音为拐棍正音,所以,充分利用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猜读、试读,以及教师反馈正音和示范,就成为了识字和朗读教学目标达成的策略。三、课文是一篇抑扬顿挫的、朗朗上口的儿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有利于学习诵读和识字。四、课文揭示的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的,教学上要拿捏好分寸,用学生能听明白的语言适当讲解也就可以了。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