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40399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建议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生在前面已学习过内容或主题相似的课文,并正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自学能力。根据不同的教学条件,以下两种教学思路供参考选用。其一:读读拼拼。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抽查读等方式达到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读读说说。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两篇短文的大意。“打扫”森林可采用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的方法,人类的老师可直接引用原文。读读画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读读议议。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师适机点拨学生难理解的语句,引导交流从文中受到的启发。如,联系

2、上下文、结合食物链图示理解“大自然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将“打扫”森林中最后一段“吃、咬、钻、毁”四字调换位置后与原文对照来培养语感;拓展、交流资料,进一步了解“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造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更深入地体会到“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还可议议为什么这篇课文既有课题又有小标题,感悟写法上的特点。读读写写。可以抄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可以写一段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特性受到启示,产生的创意,培养创造性思维。其二:如果有条件,可采用网络条件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教师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

3、专题性网络课件,可包括相关新闻、学习提示、飞机与轮船的设计、仿生学小资料、动物特性、探讨平台等,借助教师创设的网络资源,将文本的学习与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超文本阅读结合起来。教学过程可以安排为:听播新闻,带入情境阅读课文,了解大意依托课件,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畅叙感受开放网络,延伸拓展。2.本课有8个要求会认读的生字,大多数字形较为复杂,可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殃、腐、翼、键、鲸”等是形声字;“殃、壤、鲸”的韵母要读后鼻音;“翼”可与“冀”比较,在读音、字形以及字意上注意区别开。根据字不离词的特点,可让学生读读记记要求认识的字组成的词语,并自主积累其他喜欢或感兴趣

4、的词语。大自然的启示A、B案学习目标认识8个生字。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激发阅读仿生学科普读物和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师生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示,而有所发明创造的课外资料。教师制作“大自然的启示”专题网页。上课前将学生带入网络课堂。A案 复习引入,指点学法联系引入,板书课题。请回忆前三篇课文,说说主要讲什么?你从三篇课文中明白了什么?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学习这篇课文?如:围绕“阅读提示”先自学后讨论交流;把课文讲述给别人听;结合搜集的资料学习,等等。熟读课文,自主学习读读拼拼:自由朗读,同桌对读,达到正

5、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生字多拼读几遍,能熟练认读。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与难读句子,进行适当检查指导。读读说说: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自主学习:按照前面提出的学习方法和步骤自学10分钟左右,在书上圈点批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是要耐心点拨学习较吃力的学生,及时表扬善于学习和效率高的同学。精读研讨,交流收获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重点之一:交流感受深的语句,交谈受到的启示。如:“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叫采用结合上下文,联系科学课,画生物链示意图等方式理解。重点之二;交流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可以渗透在课文学习之中,如结合“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交流相关资料。也可以在学完课文后结合“口语交际、习作”或“展示台”,集中展示交流相关资料,畅谈受到的启发。回读小结,延伸拓展朗读全文,闭眼回顾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收获与学习方法。教师推荐有关仿生学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激励学生去观察大自然,继续落实好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