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9725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 第三章第二节 铝及其化合物课时知能训练 新课标(广东专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知能训练一、选择题1以硫酸铝溶液为原料之一,在实验室里制取少量Al(OH)3,并且易于分离,最好向溶液中加入()A氢氧化钠溶液B氢氧化钡溶液C氨水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答案】C2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刚用酸充分处理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发现熔化的铝并不滴落。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火焰温度太低不能使铝燃烧B铝与空气中的水反应生成了新物质C铝在空气中能很快形成氧化膜,且氧化铝的熔点比铝的熔点高D用酸处理时未能将氧化膜完全溶解【答案】C3(2012徐州实验中学质检)下列操作所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A将一块带有氧化膜的铝片与过量的浓NaOH溶液完全反应后,取澄清溶液将其蒸

2、干,得纯净的NaAlO2固体B向NaAlO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AlCl3溶液,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加热灼烧去掉水分,可得纯净的Al(OH)3固体C把铝块与适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将所得溶液蒸干,可得AlCl3固体D把AlCl3溶液与足量氨水反应,将沉淀过滤、洗涤、灼烧去掉水分可得Al2O3固体【解析】A项,混有NaOH固体;B项,灼烧得到的是Al2O3;C项,得到的是Al(OH)3和Al2O3。【答案】D4.用铝箔包裹0.1 mol 金属钠,用针将铝箔扎一些小孔,用如图装置收集产生的气体,则收集到的气体为(标准状况下)()A氧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B1.12 L氢气C大于1.12 L氢气D小于1.12

3、 L氢气【解析】0.1 mol 的Na能产生1.12 L H2(标况),又因为铝箔中的Al又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H2,所以收集到的气体大于1.12 L H2。【答案】C5下列图象正确的是()【解析】H与Al3不反应,A错;H与AlO能反应,当AlO的物质的量最小时,Al(OH)3的物质的量应是最大,D错;OH与Al3能反应,当Al3的物质的量最小时,Al(OH)3的物质的量最大,当Al(OH)3的物质的量最小时,AlO的物质的量最多,且Al3、Al(OH)3、AlO的最大值相等,B对、C错。【答案】B6(2012郑州一模)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镁粉中混有少量铝粉:加入过量烧碱溶

4、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B用过量氨水除去Fe3溶液中的少量Al3CAl(OH)3中混有少量Mg(OH)2: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后过滤DMgO中混有少量Al2O3:加入足量烧碱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到MgO【解析】A、C、D均是利用Al、Al(OH)3、Al2O3与烧碱反应的原理进行除杂,A、C、D均正确;B项用氨水均生成Fe(OH)3和Al(OH)3,因Al(OH)3不溶于过量氨水。【答案】B7(2010上海高考改编)甲、乙两烧杯中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NaOH溶液,各加入10 mL 0.1 molL1 AlCl3溶液,两烧杯中都

5、有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多B甲中沉淀可能比乙中的少C甲中沉淀一定比乙中的少D甲中和乙中的沉淀可能一样多【解析】设氨水和NaOH溶液中的溶质分别为a mol和b mol,则ab。当向溶液中分别滴加10 mL 0.1 molL1的AlCl3溶液时生成沉淀的量分为如下三种情况:AlCl3均不足对NaOH适量AlCl3均过量nAl(OH)3(mol)甲烧杯0.0010.001a/3乙烧杯0.0010.001b/3由此可知甲烧杯中的沉淀量一定不少于乙烧杯中的沉淀量,选项D正确。【答案】D8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铜铝混

6、合物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铜铝混合物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B若溶液B选用浓硝酸,则测得铜的质量分数偏小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更便于实施【解析】金属Al和Cu的活泼性不同,且Al既可以和强酸HCl反应又可以同强碱NaOH反应,Cu与二者都不反应,A项正确;测量固体的质量比测量气体的体积容易,D项正确;Al和Cu都与稀硝酸反应,C项错误。【答案】C9(双选)(2012饶平华侨中学质检)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

7、H)33NH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醋酸:HOH=H2OD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Fe3Cu=Fe2Cu2【解析】C项醋酸应写成化学式;D项不符合电荷守恒,正确应为:2Fe3Cu=2Fe2Cu2。【答案】AB10(双选)(2012大同模拟)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后一种试剂,能观察到先生成沉淀后变澄清的是()A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B偏铝酸钠溶液中加盐酸C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铝溶液D氯化铝溶液中滴加氨水【解析】C项,开始NaOH过量,不能生成沉淀,最后有沉淀生成;D项,生成的Al(OH)3不溶于氨水。【答案】AB二、非选择题11将0.1 mol的镁和铝的混合物溶于100 mL 2

8、 mol/L H2SO4溶液中,然后再滴加1 mol/L的NaOH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沉淀质量m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当V1160 mL时,则金属粉末中n(Mg)_ mol,V2_ mL。(2)若在滴加NaOH溶液的过程中,欲使Mg2、Al3刚好沉淀完全,则滴入NaOH溶液的体积V(NaOH)_ mL。【解析】(1)由图象可知:160 mL的NaOH溶液是与过量的H2SO4溶液反应的,则与Mg、Al反应的n(H2SO4)0.2 mol0.16 mol0.12 mol。假设n(Mg)x mol,n(Al)y mol,则有方程组:,解得x0

9、.06,y0.04。当加入V2 mL NaOH溶液时,得到Mg(OH)2沉淀和NaAlO2,关系式为:Mg22OH,Al34OH,则V2160 mL103 mL/L440 mL。(2)当Mg2、Al3刚好沉淀完全时,溶液中只有Na2SO4,关系式为2NaOHH2SO4,则V(NaOH)400 mL。【答案】(1)0.06440(2)40012某无色稀溶液X中,可能含有下表所列离子中的某几种。阴离子CO、SiO、AlO、Cl阳离子Al3、Fe3、Mg2、NH、Na现取该溶液适量,向其中加入某试剂Y,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试剂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1)若Y是盐酸,则oa段转化为沉淀的

10、离子(指来源于X溶液的,下同)是_,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是_,bc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若Y是NaOH溶液,则X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解析】(1)因溶液是无色的,所以肯定不含Fe3,加入盐酸后能形成的沉淀有Al(OH)3、H2SiO3,前者能溶于过量盐酸而后者不能,由图象知溶液中肯定含有AlO、SiO,oa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AlO、SiO,ab段发生反应的离子为CO,bc段则是Al(OH)3溶解。(2)当向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为Mg(OH)2、Al(OH)3,ab段是NH与OH发生反应,因Mg2、Al3不能与CO、SiO、AlO共存,故

11、此时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l。【答案】(1)SiO、AlOCOAl(OH)33H=Al33H2O(2)Al3、Mg2、NH、ClNHOH=NH3H2O13(2012清远佛冈中学质检)高纯氧化铝可用于制高压钠灯的陶瓷管。实验室制取高纯氧化铝的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适量过氧化氢,用氨水调节溶液的pH约为8.0,以除去硫酸铵溶液中的少量Fe2。检验Fe2是否除尽的实验操作是_。(2)配制硫酸铝溶液时,需用硫酸酸化,酸化的目的是_。(3)结晶操作中,母液经蒸发浓缩至溶液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为止,冷却结晶,得到铵明矾(含结晶水)。母液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4)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5)测定铵

12、明矾组成的方法是:a.称取0.906 g铵明矾样品,高温灼烧得Al2O3残留固体0.102 0 g;b.称取0.453 0 g铵明矾样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再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经陈化、过滤、灰化,得0.465 9 g BaSO4;c.称取0.453 0 g样品,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气体依次通过碱石灰和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0.017 0 g。则铵明矾的化学式为_。【解析】(1)通常检验Fe2时,先加入KSCN溶液,如果无血红色出现,再加氧化剂,将Fe2氧化成Fe3,如果有血红色出现,表明原溶液中存在Fe2。由于本题中溶液呈碱性,Fe3已沉淀完全,检验Fe2时,可直接加入

13、氧化剂,再加入KSCN,来检验Fe3的存在。(2)硫酸铝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加入硫酸酸化,可抑制硫酸铝中Al3的水解。(3)母液蒸发浓缩时,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加热温度较高,Al3易水解,需要冷却,同时避免可溶性杂质析出。(4)溶液蒸发浓缩后有晶体析出,但表面刚出现薄层的结晶即停止,所以还有溶液存在,采用过滤进行分离。(5)根据b和c得出0.453 0 g样品中约含有SO0.002 mol、NH0.001 mol,根据a可知0.906 g铵明矾样品含有Al30.002 mol,也存在SO0.004 mol、NH0.002 mol,进一步计算出结晶水约为0.024 mol,因此其分子式为NH

14、4Al(SO4)212H2O。【答案】(1)取样,加适量H2O2溶液,振荡,滴加KSCN溶液,若溶液不呈现血红色,说明Fe2已除尽(2)抑制Al3水解(3)减少可溶性杂质析出和防止Al3水解(4)过滤(5)NH4Al(SO4)212H2O14(2012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明矾石的主要成分是K2SO4Al2(SO4)32Al2O36H2O,此外还含有少量Fe2O3杂质。利用明矾石制备氢氧化铝的流程如下:(1)“焙烧”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SO4)33S高温,2Al2O3_。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2)“溶解”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调节pH”后过滤、洗涤Al(OH)3沉淀,证明已洗涤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