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4439700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北京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完整(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101中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基础运用(共5题,8小题;共 15 分)1. 某学校举办“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活动中,同学们倾听了汉语言文字和中国古典文学知识的讲座,参观了书法展和对联展,观看了戏曲演出,很有收获。请阅读小明同学所写的感想,完成后面小题。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三千年间,我国重要典籍均为文言。各个时代的作品特色鲜明,如诸子百家散文、汉赋、晋人物志有的质朴无华却ni()人寻味,有的大气恢弘令人心旌动荡,有的幽默诙谐让人(忍俊不禁情不自禁)。各个时代名篇迭出,逍遥游洛神赋兰亭集序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一篇篇文言佳作仿佛从天上瑶池中(迸溅迸射)出的仙露琼浆,

2、【甲】。这些用文言撰写的经典之作集合起来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河流,【乙】。这些经典与其他典籍一起化为文化基因,融入炎黄子血脉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和表达方式。与图像相比,文言有自身的优势。图像直观、没有余味,文言的抽象性则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较之白话的直白和浅露,【丙】具有无穷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致”,为读者提供了巨大的再创造空间,品读文言的过程就是想象力的展开与激活的过程。并且,文言所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形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等,使它具有白话所无法比拟的语言力。晚年居住在的于右任先生用文言写下望大陆一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3、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放眼古今中外,思乡的诗文千千万万。用古老的文言吟诵出来的绝唱,最能触动炎黄子灵魂深处的隐痛。面对如此绝唱,对文言持有偏见的人应当深刻反思:时下国人言语之粗俗,整体文化教养之令人失望,是否与文言传统的断裂有某种关系?如果将来有一天文言在中华上成为鲜为人知的语言,那将不只是一种遗hn(),更是意味着我们的文化之源已经断流,精神之根已经枯死。到那时,我们的文化生命何以延续?(1)(2分)下面对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仙露琼浆qng鲜为人知xin奈人寻味遗憾

4、B. 仙露琼浆qing鲜为人知xin耐人寻味遗憾C. 仙露琼浆qng鲜为人知xin耐人寻味遗撼D. 仙露琼浆qing鲜为人知xin奈人寻味遗撼(2)(2分)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处和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忍俊不禁迸溅B. 情不自禁迸射C. 情不自禁迸溅D. 忍俊不禁迸射(3)(2分)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入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甲】滋养了世代中国人【乙】饮之令人沉醉【丙】文言的含蓄和蕴藉B. 【甲】滋养了世代中国人【乙】饮之令人沉醉【丙】含蓄和蕴藉的文言C. 【甲】饮之令人沉醉【乙】滋养了世代中国人【丙】含蓄和蕴藉的文言D. 【甲】饮之令人沉醉【乙】滋养了世代中

5、国人【丙】文言的含蓄和蕴藉(4)(1分)文中画线句作为所在段的总起句,表达有所不妥,请加以改正。2.(2分)小明同学为了体会文言之美,搜集了一些风景名胜的对联。其中,有副对联小明少抄了一个字,请你为他补全。你认为下面四种方案中最恰当的一项是()青山不_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A. 墨B. 黑C. 染D. 老3.(2分)下面是于右任先生的几幅书法作品。小明评价其中一幅作品为“纵放宕出而回环呼应,潇洒脱俗,给人以仪态万千之感”。请你判断小明评价的这幅书法作品是()A. 第一幅B. 第二幅C. 第三幅D. 第四幅4.(2分)在“走近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活动中,小明和同学们观看了戏曲表演。下面是四位同学写的

6、感受,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昆曲细腻温婉,幽远高洁。精致的唱腔柔柔响起,恰若空谷幽兰,萦绕耳畔、心间。B. 腔高昂激越、强烈急促。演员扯开嗓子大声吼,能把人的三魂七魄都摄了去。C. 京剧演员在舞台上通过虚拟性的表演,可以把白天演绎为黑夜,也可以把几年的时间压缩为几分钟,也可以把几面旗子当作是千军万马。D. 越剧唯美淡雅,极具灵秀之气,流传最广。她像是一位浓妆艳抹的美妇人,行走在大江南北。5.(2分)小明同学的感想里面提到的爱莲说陋室铭都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课文。下列关于本学期的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 陋室铭唐禹锡河中石兽清纪昀B. 登幽州台歌唐子昂登飞来峰北宋王安石C. 紫

7、藤萝瀑布当代宗璞爱莲说唐周敦颐D. 伟大的悲剧奥地利茨威格阿长与山海经现代鲁迅名篇名句默写(共6题,共 8 分)6.(1分)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7.(1分)_,夜泊淮近酒家。(杜牧泊淮)8.(1分)宣室求贤访逐臣,_。(商隐贾生)9.(1分)黄梅时节家家雨,_。(师秀约客)10.(2分)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比,暗示陋室不陋的句子是“_,_”。11.(2分)爱莲说中写君子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诗歌鉴赏(共1题,2小题;共 5 分)12.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小题。游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

8、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2分)请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呈现的画面。(2)(3分)通读全诗,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古风存”的具体表现。文言文阅读(共1题,3小题;共 9 分)13.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甲】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

9、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注解】杜处士:姓杜的读书人。戴嵩:唐代画家,滉弟子。拊:拍。搐ch:收缩。此指“夹”。掉:摆动。(1

10、)(3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山门圮于河遂反溯流逆上矣可据理臆断欤尾搐入两股间(2)(3分)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翻译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翻译:(寺僧)在水中找这两个石兽,最终没有找到。(他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就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钯,找了十多里,也没有发现石兽的踪迹。理解:寺僧找石兽,既不了解事物特点,也没有考虑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是凭感觉盲目地寻找,所以找不到。B.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翻译:一个讲学家在寺庙中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后笑着说:“你们这些

11、人不能探求事物的原理。这两个石兽不是木片,怎么可能被大水冲走呢?”理解:讲学家的笑,包含着对寺僧的嘲笑和轻视,也反映了他骄傲自大、好为人师的特点。C.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翻译:这是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沙子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它撞击石头形成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对着水的地方冲刷沙子最终形成坑洞。理解:老河兵既考虑了石头和沙的特点,又考虑了沙子、水和石头的相互关系,所以按照他的见解,石兽能被找到。D.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翻译:在下游找石兽,本来就错乱了,在原地找,不是更错乱吗?理解:一个“固”字,表现

12、了老河兵对讲学家固执己见的批判,和“更”字前后呼应,表现了老河兵的见多识广,以及对自己判断的笃定。(3)(3分)【甲】文和【乙】文共同表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两文的容加以具体分析。名著阅读(共1题,共 4 分)14.(4分)海底两万里的人物形象鲜明,请你从尼摩、阿罗纳克斯(也被译为阿龙纳斯)、孔塞伊(康赛尔)、德兰德(尼德兰)四人中任选两人,结合具体情节分别说说人物的突出特点。说明文阅读(共1题,3小题;共 6 分)15.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端午节最早起源于中国。端午节的“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

13、渐演变成了“端午”。对我国端午节起源,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说法是纪念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他秉直爱国,政绩显著,却被罢黜,怀着无限悲痛的心情,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人怀念他,在每年端阳节时向江心投掷粽子、油糕等食品,用意有二:一是让江中的蛟龙鱼鳖等吃这些食品,免得伤害屈原尸体;二是祭奠屈原,让他的亡灵亦享有人间的食品。另有图腾祭日、镇妖避邪日、伍子胥的祭辰、纪念东汉孝女娥等说法。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传说各异,所以除了龙舟竞赛,各地还有很多不尽相同的节日活动,比如: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艾草,佩香囊,涂雄

14、黄等等。当然,在现代中国,尤其在大城市,端午节的一些非常重要的仪式,如挂艾草、涂雄黄等正在被人们淡化。近年来,受中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围的一个节日。【材料二】国江陵的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有所不同。中国的端午节只在农历五月初五一天,而国江陵端午祭是把端午节伸展开来,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庆祝,完全变成了江陵地区的一个地方庆典。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他们所祭祀的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等十二位神灵。在庆典活动中,有各种娱乐活动,如戴假面具跳舞、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近年来,还加入了跆拳道、足球赛、歌唱现代歌曲比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为传统民俗庆典活动加入了现代元素,吸引了大批爱好者尤其是青年人的积极参与,使传统节日拥有了新的活力。【材料三】2005年10月,由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对于这个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