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

上传人:嘻哈 文档编号:14439657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X 页数:21 大小: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21张)(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兴办实业,张謇1905年创办的中国最早的博物苑,张謇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荣宗敬,荣宗敬、荣德生(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父亲)兄弟,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卢作孚(18931952)重庆人,中国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农村社会工作先驱。,周学熙(1866-1947)安徽人,袁世凯的财政管家。举办多种实业

2、,有“南张北周”之誉。,侯德榜(1890-1974)福建闽侯人,著名科学家,杰出化学家,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著名企业家,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1919我国轻重工业比重图,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特点,社会生活的变化,交通通讯,中国近代以前的交通工具有那些?,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早期电报机,早期电话机,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旋转式拨号电话机,传统的摇把子电话,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3、1、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习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中山装,马褂,新式旗袍,传统旗袍,新式旗袍,社交礼节上:,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在称谓上:,用平等的“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等,跪拜礼,2、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最早的时候,中国人将西餐分为三类,一曰大餐,一曰番菜,一曰大菜。 早期天津的起士林餐厅,就很有名气,大菜是针对小吃而言的。 番菜,即西餐,中国最早的西餐厅叫番菜馆。,中国最早的西餐厅叫番菜馆,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

4、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也在大都市风行一时,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不平衡,新旧并呈、多元发展。,变化的特点,社会生活的变化,1、在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是( ) A、张謇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A,2、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B、日本给贷款 C、北洋军阀的分裂 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在( ) 纺织业 冶铁业 轮船制造业 面粉业 A、 B、 C、 D、,D,6.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中山装开始出现在( )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时期 C.戊戌变法时期 D.辛亥革命以后,D,7、民国时期社交礼仪上握手、鞠躬逐渐取代跪拜礼,称呼用“先生”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 A.传统礼仪已经过时 B.人们民主、平等意识的增强 C.流行语汇不断发展 D.辛亥革命取得胜利,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中国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