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大全 .

上传人:Si****n 文档编号:144395858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222 大小:6.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大全 ._第1页
第1页 / 共222页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大全 ._第2页
第2页 / 共2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大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大全 .(2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 必修二,第一章 第一节,第二章 第三节,第一章 第二节,第二章 第一节,第二章 第二节,第三章 第四节,第四章 第二节,第四章 第一节,第三章 第三节,第三章 第二节,第三章 第一节,第一章 第三节,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N,He,Li,Be,B,C,H,O,F,Ne,Na,Mg,Al,Si,P,S,Cl,Ar,1-18号元素的排布,由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分析,1.每一横行有什么相同点?,2.每一纵行有什么相同点?,横行:电子层数相同,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He除外),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 电子层数,(1)横行,周期

2、(7个),周期,第1周期:,第2周期:,第3周期:,第4周期:,第5周期:,第6周期:,2种元素,8种元素,8种元素,18种元素,18种元素,32种元素,每周期可容纳的元素种类,7,32,锕89Ac 铹103Lr 共15 种元素称锕系元素, 位于第7周期.,镧57La 镥71Lu 共15 种元素称镧系元素, 位于第6周期.,注意:,除第1、7周期外,每个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元 素开始,逐渐过渡到卤素,最后以稀有气体元素结束.,超铀元素:,92号元素铀以后的元素,族,A , A , A , A ,A , A , A,第VIII 族:,稀有气体元素,零族:,共七个主族,B , B ,B , B , B

3、 , B , B,共七个副族,第八、九、十纵行,位于 B 与B中间,(2)纵行( 个),族(16个),18,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小结,7横,18纵;,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一八零。,2.原子结构与表中位置的关系:,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练习,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3周期A族,第4周期A族,复习:,1、元素:,2、原子的构成:,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中子 不带电,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因此,原子 呈电中性,每个电子带1个

4、单位负电荷,三、核素 同位素,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元素符号,质量数,质子数,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3、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 种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 即: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互称为同位素,4、注意事项:,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与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 核素种类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与核外电子数无关;, 同一元素的各种核素虽然中子数(质量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元素和核素只能论种类,不能论个数;而原子既论种类,又能论个数;,练习:,a b c d各代表什么?,a代表质量数; b代表核电荷

5、数; c代表离子的电荷数; d代表化合价,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增强,0,1,B,Al,Si,Ge,As,Sb,Te,2,3,4,5,6,7,A,A,A,A,A,A,A,Po,At,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主族)最外层电子数 = 最高正价数,8 最外层电子数= 最低负价数,1、F 没有正价,O 通常不显示正价; 2、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而无负价。,元素的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元素 的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 弱。例如:NaOH为强碱,Mg(OH)2为中强碱, Al(OH)

6、3为两性氢氧化物,则金属性强弱顺序为: Na MgAl。,元素的非金属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电子能力,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 1.单质与氢气反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 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第三节 化学键,二、离子键,1、定义: 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2、形成过程,观察实验 思考问题,?,钠和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化钠 小颗粒悬浮在气体中呈白烟状2Na+Cl2 = 2NaCl,在实验时发生了什么现象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钠在氯气中燃烧,瓶中充满白烟,氯化钠的形成,Na和Cl的反应,在氯化钠中Na+和Cl- 间存在哪些作用力?,Na+离子和C

7、l-离子间的相互吸引; 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间的相互排斥作用,3、本质及形成条件,电子得失,阴阳离子,静电作用(静电吸引和静电排斥),活泼的金属元素(A,A) 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A,A),5、存在:离子化合物,不可能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如:NH4CL NaOH,4、离子化合物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注意: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或活泼非金属元素) 之间 也是离子键.含金属元素的也不一定存在离子键,如 AlCl3等.,1、原子的电子式:,三、电子式,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 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练习:用电子式表示: 1.氢原子 2.钙原子 3.氧原子 4.镁原子,阴离

8、子的电子式,2、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即离子符号,如NH4+:,使每一个原子铺开,并都达到稳定结构,要注明最外层电子数及电荷数,3、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的电子式和阴离子的电子式组合而成.,注意:相同的离子不能写在一起,一般对称 排列.,例:,4、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左侧写原子的电子式,右侧写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注意:用弧形荐头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氯化钙中,两个氯原子间也存在 离子键,例2、下列各

9、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以离 子键相互结合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 A、10和19 B、6和16 C、11和17 D、14和8,C,C,讨论:下列电子式是否正确,:O: :Na:+ :S:-2,:,:,:,:,Ca2+:Cl:2- Na2+:O:2-,:,:,:,:,:,:,课堂练习,( A ),练习2. 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CaO (2)Na2O (3)CaCl2,4.溴化钾的形成过程 5.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6.溴化钙的形成过程,思考与讨论,1.通常情况下,哪些元素之间最易形成离子化合物?,2.离子键是一种什么性质的 相互作用?,3.离子化合物溶于水或熔化时离子

10、键是否发生变化?,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静电吸引=静电排斥),转化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离子键即被破坏。,4.由下列离子化合物熔点变化规律 ,分析离子键的强弱与离子半径、离子电荷有什么关系? (1)NaF NaCl NaBr NaI -988 801 740 660 (2)NaF CaF2 CaO -988 1360 2614 (提示:Ca2+半径略大于Na+半径),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离子键就越强。,离子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1、阳离子半径相应的原子半径; 如:Cl-Cl 3、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 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如: Li+ F- Na+ Mg2+,5、离

11、子键的强弱及其意义,影响离子键强弱的因素有: 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离子半径越小,所带电荷越多, 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就越强,强弱与性质的关系: 影响该离子的熔沸点高低,硬度大小等,例如:NaCl 与此 KCl中,前者离子键强于后者, 所以熔点NaCl KCl,Al2O3与MgO均为高熔点物质,常用耐火材料,原 因是它们均由半径小、高电荷的离子构成, 离子键很强,小结:,活泼金属原子,活泼非金属原子,电子式,离子化合物,离子晶体,复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

12、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应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强烈的相互作用,静电引力应改为静电作用,它包括引力和斥力。,铵离子和非金属元素,酸根离子和金属元素等也可 形成离子键。,正确,D,2、某A族元素 X 和A族元素 Y 可形成 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该离子化合物。,X2+,3、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请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2Na,请思考: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 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不能. 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氢分子的形成:,H ,氯化氢分子的形

13、成:, H,H ,所以: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称为共价键,注意:用电子式表示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分子时,不标 和电荷。,HCl的电子式,Cl2的电子式,四、共价键,1、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表示式,电子式,、结构式:,如:H-Cl,Cl-Cl,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其他电子一律省去,、成键的本质和条件,一般是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如:H2 HCl 或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 如:AlCl3),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一般是非金属元素之间,且成键的原子最外层未达到饱和

14、状态,则在两原子之间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成键,成键元素: 本质: 形成条件:,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注: 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共价键,例:HCl H2O CO2 CH4 NH3,4、共价化合物,如:NaOH、Na2O2等,氢氧化钠晶体中,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氢氧根离子中,氢与氧以共价键结合。请用电子式表示氢氧化钠。,过氧化钠晶体中,过氧根离子 (O2 ) 2-与钠离子以离子键结合;在过氧根离子中,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结合。请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钠。, ,+,+,2-,练习,5、存在:广泛存在于非金属单 质

15、,共价化合物以及 复杂离子或离子化合物中,例如:H2 O2 HCl CO2 NH4+ NaOH,H , H,由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两个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原子不显电性,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像这样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共价键叫做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共价键的种类:,、影响共价键强弱的因素:,(1)原子半径 : 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 共用电子对数目的确定: 8-最外层电子数,(2)共用电子对数目:电子对数目越多,共价键越强,如:下列分子中,极性最强的是(

16、 ) A、H-Cl B、F-F C、H-F D、H-O,(3)组成与结构相似的不同分子中,所含元素的原子活动 性差异越大,键的极性越强,C,小结:,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两种相同或不同的非金属化合,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原 子,阴、阳离子,形成共用电子对,电子得失形成阴、阳离子,碘,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水,二氧化碳,氨,硫化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含有共价键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分子 (B)只含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极性共价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D)氦分子中含有共价键,也可能是单质分子,如氯气,氮气。,正确,氦气是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健。,C,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如 NaOH, Na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