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95684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7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新题分类汇编A 常用化学计量(真题 模拟新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A单元常用化学计量A1阿伏伽德罗常数和物质的量7N3、B3、A12011安徽卷 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可望成为高效火箭推进剂的N(NO2)3(如图13所示)。已知该分子中NNN键角都是108.1,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NO2NNO2NO2图13A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B分子中四个氮原子共平面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D15.2 g该物质含有6.021022个原子7N3、B3、A1【解析】 C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属于极性键,故A错误;由夹角108.1可知该分子的结构类似NH3的结构,是三角锥形,因此,四个氮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该

2、分子中N的化合价为3价,处于中间价态,因此,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C正确;15.2 g该物质含有的原子数约为106.0210236.021023,故D错误。9A12011广东卷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23 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B1 L 0.1 molL1氨水含有0.1 nA个OHC常温常压下,22.4 L 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D1 mol 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9A1【解析】 A23 g NO2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1 mol,故A正确;1 L 0.1 molL1氨水中含有溶质NH3H2O的物质的量为0.1

3、mol,但由于NH3H2O是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含有的OH的个数少于0.1nA,B错误;常温常压下,CCl4为液态,22.4 L CCl4的物质的量不是1 mol,C错误;1 mol Fe2被H2O2氧化生成1 mol Fe3,反应过程转移的电子数为nA,D错误。10A12011海南化学卷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3NAB1 mol Cl2与足量的铁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3NAC10 L pH1的硫酸溶液中含有的H离子数为2NAD10 L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NA10A1【解析】 DAl3离子核外电子

4、数为10个,1 mol Al3离子含有的核外电子数应为10 NA,故A错;2Fe3Cl2=2FeCl3,反应中转移6个电子,1 mol Cl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应为2NA,故B错;pH1时c(H)0.1 molL1,n(H)1 mol,故C错;pH13时c(OH)0.1 molL1,n(OH)1 mol, 故D对。8A12011江苏化学卷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 mo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4NAB25 ,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C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D常温常压下,Na2O2与足量H2O反应,共生成0.2

5、 mol 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4NA8A1【解析】 D1 mol 甲醇中含有3 mol CH键,A错;pH13的NaOH溶液c(OH)0.1 mol/L,由于没有提供溶液体积,OH的数目无法确定,B错;己烷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不适用气体摩尔体积,C错;2Na2O22H2O=4NaOHO2中,生成0.2 mol O2,转移0.4 mol e,D对。12A1 C1E42011全国卷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18 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B12 g金刚石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4NAC46 g 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D1 mol Na与足量O2反应

6、,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钠失去NA个电子12A1 C1E4【解析】 B金刚石中一个碳原子形成4条共价键,而每条共价键被两个碳原子拥有,因此一个碳原子对每条共价键的“拥有权”为0.5,因此一个碳原子有两条共价键,12 g金刚石为1 mol,因此含有共价键为2 mol。一个水分子中有10个质子,18 g水是1 mol,所以A项正确。NO2和N2O4的最简式相同,因此只要质量相同,其所含原子个数也相同,C项正确。钠与氧气反应时,无论生成物是Na2O还是Na2O2,Na均为1价,因此1 mol Na参加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为1NA,D项正确。A2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A3物质的量浓度及

7、溶液的配制33J2A3H22011广东卷 某同学进行实验研究时,欲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但只找到在空气中暴露已久的Ba(OH)28H2O试剂(化学式量:315)。在室温下配制溶液时发现所取试剂在水中仅部分溶解,烧杯中存在大量未溶物。为探究其原因,该同学查得Ba(OH)28H2O在283 K、293 K和303 K时的溶解度(g/100 g H2O)分别为2.5、3.9和5.6。(1)烧杯中未溶物可能仅为BaCO3,理由是_。(2)假设试剂由大量Ba(OH)28H2O和少量BaCO3组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成分检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考虑结晶水的检验;室温时

8、BaCO3饱和溶液的pH9.6)限选试剂及仪器: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pH计、烧杯、试管、带塞导气管、滴管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适量试剂于洁净烧杯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滤液和沉淀。步骤2: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硫酸。步骤3:取适量步骤1中的沉淀于试管中,_。步骤4:(3)将试剂初步提纯后,准确测定其中Ba(OH)28H2O的含量。实验如下:配制250 mL约0.1 molL1 Ba(OH)2溶液:准确称取w克试样,置于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_,将溶液转入_中,洗涤,定容,摇匀。滴定:准确量取25.00 mL所配Ba(OH)2溶液于锥形瓶中

9、,滴加指示剂,将_(填“0.020”、“0.05”、“0.1980”或“1.5”)molL1盐酸装入50 mL酸式滴定管,滴定至终点,记录数据。重复滴定2次。平均消耗盐酸V mL。计算Ba(OH)28H2O的质量分数_(只列出算式,不做运算)。(4)室温下,_(填“能”或“不能”) 配制1.0 molL1 Ba(OH)2溶液。33J2A3H2(1)由于Ba(OH)28H2O与空气中CO2反应,所取试剂大部分已变质为BaCO3,未变质的Ba(OH)28H2O在配制溶液时能全部溶解(2)步骤2: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试剂中有Ba2存在步骤3:滴加稀盐酸,连接带塞导气管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

10、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试剂含有BaCO3步骤4:取步骤1中的溶液于烧杯中,用pH计测定其pHpH明显大于9.6,说明该试剂含有Ba(OH)2(3)搅拌溶解250 mL容量瓶0.1980100%(4)不能【解析】 (1)空气中存在的CO2能与Ba(OH)2反应可生成BaCO3;(2)BaCO3和Ba(OH)28H2O的检验,可首先通过加入硫酸,与BaCO3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进行检验,确定后再将混合物配成饱和溶液,结合BaCO3饱和溶液的pH为9.6加以确认;(3)配制250 mL溶液应使用250 mL容量瓶,溶解固体后应恢复至室温方可转移溶液至容量瓶;取样品溶液25 mL,浓度大约是0.1 mol

11、L1,即n(OH)大约是251030.1 mol,据中和滴定关系,可确定盐酸浓度为0.1980 molL1较为合适;结合Ba(OH)22HCl=BaCl22H2O即可计算;(4)由上述可知,Ba(OH)2固体易与空气中水和CO2结合出现杂质,同时依据Ba(OH)28H2O的溶解度关系,不能配制出1.0 molL1的该溶液。A4常用化学计量综合23A4B32011福建卷 .磷、硫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应用广泛。(1)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2)磷酸钙与焦炭、石英砂混合,在电炉中加热到1500 生成白磷,反应为:2Ca3(PO4)26SiO2=6CaSiO3P4O1010CP4O10=P410C

12、O每生成1 mol P4时,就有_mol电子发生转移。(3)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常用的还原剂。在维生素C(化学式C6H8O6)的水溶液中加入过量I2溶液,使维生素C完全氧化,剩余的I2用Na2S2O3溶液滴定,可测定溶液中维生素C的含量。发生的反应为:C6H8O6I2=C6H6O62H2I2S2OI2=S4O2I在一定体积的某维生素C溶液中加入a molL1I2溶液V1 mL,充分反应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剩余的I2,消耗b molL1Na2S2O3溶液V2 mL。该溶液中维生素C的物质的量是_mol。(4)在酸性溶液中,碘酸钾(KIO3)和亚硫酸钠可发生如下反应:2IO5SO

13、2H=I25SOH2O生成的碘可以用淀粉溶液检验,根据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所需的时间来衡量该反应的速率。某同学设计实验如下表所示:0.01 molL1KIO3酸性溶液(含淀粉)的体积/mL0.01 molL1Na2SO3溶液的体积/mLH2O的体积/mL实验温度/溶液出现蓝色时所需时间/s实验15V13525实验2554025实验355V20该实验的目的是_;表中V2_mL。.稀土元素是宝贵的战略资源,我国的蕴藏量居世界首位。(5)铈(C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稀土元素,在加热条件下CeCl3易发生水解,无水CeCl3可用加热CeCl36H2O和NH4Cl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备。其中,NH4Cl的作用是_。(6)在某强酸性混合稀土溶液中加入H2O2,调节pH3。Ce3通过下列反应形成Ce(OH)4沉淀得以分离。完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e3H2O2H2O=Ce(OH)4_23A4B3(1)(2)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