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9528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高考化学 考点自纠之单元评估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变潮及富脂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应放入的化学物质是()A无水CuSO4、蔗糖 B硅胶、硫酸亚铁C食盐、FeSO4 D生石灰、食盐【解析】由题可知防止食品受潮及富脂食品氧化变质,需用干燥剂及还原性物质且应无毒。能吸水潮解且无毒物质为硅胶,而FeSO4具有还原性,能保护食品不被氧化。【答案】B2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 B稀盐酸C硝酸铜 D氢氧化钠【解析】钝化的实质是浓H2SO4或

2、浓HNO3在Fe、Al的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由于铝的氧化物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既可与强酸反应,又可与强碱反应,所以A、B、D三项皆不符合题意,只有C项中的Cu(NO3)2因不与Al2O3反应,故不可与钝化的铝条发生反应。【答案】C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正确的是()A赤铁矿:Fe2O3 B铜绿:CuOC磁铁矿:Fe3O4 D铝土矿:Al2O3【解析】常见矿物质的主要成分及某些化学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要能对号。铜绿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答案】B4已知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H、SO42、NO3,则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Al3、CH3COO、Cl BNa、

3、NH4、ClCMg2、Cl、Fe2 DMg2、Ba2、Br【解析】因含有H和NO3,说明溶液中含有氧化性离子,能氧化Fe2、S2等还原性离子,同时溶液为酸性,弱酸根离子CH3COO不能存在,故A、C错;又含SO42,故Ba2不存在,D错。【答案】B5a g的铜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的某种物质中发生反应,铜丝变红且反应后质量仍为a g,则该物质是()A稀H2SO4 BC2H5OHCCuSO4溶液 DNaOH溶液【解析】铜丝灼烧变黑生成CuO,氧化铜可与H2SO4反应,使铜丝质量减轻;CuO与CuSO4溶液、NaOH溶液不反应,因此铜丝质量增加(增加的氧元素的质量);CuO与C2H5OH在加热条

4、件下反应:CuOC2H5OHCH3CHOCuH2O,因此铜丝质量不变。【答案】B6铁片投入下列溶液后,金属片质量减少,但无气体产生的是()A冷浓HNO3 BCu(NO3)2溶液C稀硫酸 DFe(NO3)3溶液【解析】铁与冷浓HNO3钝化,质量增加;铁与Cu(NO3)2反应置换出铜,质量增加;铁与稀H2SO4反应产生H2;铁与Fe(NO3)3反应生成Fe(NO3)2,金属质量减少。【答案】D7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Fe2C溶液中一定含Cu2D剩余固体中一定含铜【解析】该题涉及的反应为

5、:Fe2Fe3=3Fe2,FeCu2=Fe2Cu,2Fe3Cu=2Fe2Cu2。由以上反应可知:Fe、Cu与Fe3不共存,Fe与Cu2也不共存。当有固体存在时,有两种情况:固体为Fe、Cu,此时一定无Fe3、Cu2,一定有Fe2;固体为Cu,此时一定无Fe3,可能有Cu2,一定有Fe2。综合以上两种情况可知A、B、D三项正确。【答案】C8(山东潍坊一模)在Fe2(SO4)3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残余固体是铜和铁B最后得到的溶液中一定含有Cu2C将残余固体加入到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有F

6、e3【解析】由于ac,Cu没有完全析出,有Cu2在溶液中;因为有金属剩余,不可能还有Fe3,有Cu2存在也不会有Fe单质存在,B选项正确。【答案】B9硝酸亚铁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Fe22H2OFe(OH)22H,向该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沉淀溶解 B溶液颜色变深绿色C溶液变成黄色 D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解析】本题以亚铁盐为载体考查电离平衡、亚铁盐典型性质的综合运用。问题的关键是,加入稀硫酸对反应体系有哪些影响?加入H促进平衡向左移动,若仅停留在这一层面上,会错选B。溶液中含有NO3,加入酸后,NO3在H作用下具有强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溶液变黄色,颜色变深。【答

7、案】C10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关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因Fe3可与SCN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Fe(SCN)3,故A组不能大量共存;在强碱性溶液中含大量OH离子,而K、Na、AlO2、CO32在强碱性溶液中皆可共存,B符合题意;c(H)1013molL1,则c(OH)101molL1,溶液呈碱性,NH4、Al3皆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8、;pH1的溶液中含大量H,因发生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而使D组不能大量共存。【答案】B11(2008年山东潍坊模拟)在一定条件下,使CO和O2的混合气体26 g充分反应,所得混合物在常温下跟足量的Na2O2固体反应,结果固体增重14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和CO的质量比可能是()A94 B11C76 D67【解析】CO燃烧生成CO2被Na2O2吸收后,固体的质量增加量为燃烧的CO的质量,则为14 g,14 g CO完全燃烧需要8 g O2,则过量气体为4 g 可能为CO也可能为O2,当为CO过量时,O2与CO质量比为81849,当O2过量时,O2与CO质量比为12146

9、7。【答案】D12将5.4 g Al投入到200.0 mL 2.0 mol/L的某溶液中有氢气产生,充分反应后有金属剩余。该溶液可能为()AHNO3溶液 BBa(OH)2溶液CH2SO4溶液 DHCl溶液【解析】因HNO3具有氧化性,与Al反应不产生H2,故A项首先排除。Al与碱反应的关系为AlOH,Al与酸反应的关系为Al3H,显然物质的量相等的Ba(OH)2、H2SO4、HCl所消耗的Al的量依次减小,因单选题,故“剩余金属的情况”只能为D项。【答案】D13将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时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0 mL溶液,再向该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的HC

10、l气体6.72 L,若反应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保持不变,则()A反应过程中得到6.72 L的气体(标况)B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C最终得到7.8 g的沉淀D最终得到的溶液中c(NaCl)0.15 mol/L【解析】由题n(Na2O2)0.2 mol,n(Al)0.2 mol,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2Al2NaOH2H2O=2NaAlO23H2,可知生成气体0.4 mol,标况下体积为8.96 L;加入盐酸先和过量的NaOH反应,剩余0.1 mol和NaAlO2反应生成0.1 mol Al(OH)3:NaAlO2HClH2O=NaClAl(OH)3,

11、最终溶液为0.3 mol NaCl、0.1 mol NaAlO2。【答案】C14某500 mL溶液中含0.1 mol Fe2、0.2 mol Fe3,加入0.2 mo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A0.4 mol/L B0.6 mol/LC0.8 mol/L D1.0 mol/L【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只要写出2Fe3Fe=3Fe2计算出新生成的Fe2,再加上原Fe2,便可迎刃而解。【答案】C15(广东广州)往含有0.2 mol KOH和0.1 mol Ca(OH)2的溶液中持续稳定地通入CO2气体,当通入气体的体积为

12、6.72 L(标准状况)时立即停止,则在这一过程中,溶液中离子的物质的量n和通入CO2的体积V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解析】反应前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7 mol,其中含n(K)0.2 mol,n(OH)0.4 mol,n(Ca2)0.1 mol,当通入0.1 mol CO2时发生反应2OHCO2Ca2=CaCO3H2O,此时溶液中还有离子共0.4 mol;再通入CO2 0.1 mol,发生的反应为CO22OH=CO32H2O,此时溶液中还含有0.3 mol离子;这时再通入CO2 0.1 mol,发生的反应为CO32H2OCO2=2HCO3,此时溶液中离子总物质的量

13、为0.4 mol。【答案】D16W g含有Fe2O3xH2O杂质的Al2O3样品可完全溶解在100 mL c(H)0.1 mol/L的稀H2SO4中,然后向溶液中加入100 mL氨水,恰好得到的沉淀最大质量是N g,则所加氨水的浓度是()A0.05 molL1 B0.1 molL1C0.15 molL1 D0.2 molL1【解析】混合物中加入稀H2SO4,发生反应:Fe2O3xH2O3H2SO4=Fe2(SO4)3(x3)H2O;Al2O33H2SO4=Al2(SO4)33H2O。再加入氨水恰好沉淀完全,则有Fe2(SO4)36NH3H2O=2Fe(OH)33(NH4)2SO4。Al2(SO

14、4)36NH3H2O=2Al(OH)33(NH4)2SO4,可得关系式:Fe2O3xH2O3H2SO42Fe(OH)36NH3H2O;Al2O33H2SO42Al(OH)36NH3H2O。即H2SO42NH3H2O 1 2 mol 0.1 Lc(NH3),解得c(NH3)0.1 mol/L。【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3分)西安北郊古墓中曾出土一青铜锤(一种酒具),表面附着有绿色固体物质,打开盖子酒香扑鼻,内盛有26 kg青绿色液体,专家认定是2000多年前的“西汉美酒”。这是我国考古界、酿酒界的一个重大发现。(1)上述报道引发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关注,他们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提出问题:铜器表面附着绿色固体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猜想: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绿色固体物质可能是铜绿。实验步骤: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