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39501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9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复习课件北师大版2020033036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中国近代化历程,热点主题一 中国近现代化的探索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1.农民阶级的抗争: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 2.地主阶级的探索: 洋务运动。,3.资产阶级的探索: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4.无产阶级的探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道路探索。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提升认识】 1.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其阶级局限性,不能领导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 2.中国近代化探索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过程。反

2、映了中国人民不懈探索的精神。 3.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名师预测】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要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争取民族独立。同时,中国近代社会也要顺应世界历史的发展潮流,走向近代化。 【图说历史】,(1)上述图片反映了近代史上先进中国人的历次探索,请概括他们探索的主题是什么。 (2)图一、二、三反映的三次探索有何共同之处?结果如何? (3)图五与图六之间有何内在联系?,【体验历史】 材料事实说明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90年来,我们党书

3、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第二件大事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第三件大事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4)材料中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社会力量”分别指什么? (5)我们党在完成第一件大事中,经过了怎样的坎坷历程? (6)第一件大事和第二件大事完成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7)第三件大事的推进中,为我们党指明正确方向的是谁? 【感悟历史】 (8)通过对

4、上述问题的探究,你能得到哪些认识?(不少于两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综合分析能力。【图说历史】 六幅图所代表的事件分别是“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历程, 目的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图一到图三,学习的对 象是西方,从器物到制度的转变,却都以失败而告终。图五“五 四爱国运动”为图六“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了基础。【体验 历史】三件大事分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 的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 指导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广大的

5、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等,最终走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近现代的探 索历程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 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答案:(1)主题: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2)向西方学习。失败。 (3)联系:图五为图六奠定了基础。 (4)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中国共产党)。 (5)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6)新中国成立;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7)邓小平。 (8)认识: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等。(言之有理即可),热点主题二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和建设 热点指数

6、: 【史实回放】 1.重要会议: 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2.革命道路的探索: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正确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创建人民军队: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井冈山会师,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国共合作抗日战争时期改编为八路军、;解放战争时期称人民解放军。 4.革命战争: 国民革命、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5.巩固人民民主政权: 西藏和平解放、土地改革、抗美援朝。,6.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7.改革开放新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7、制、经济特区、法制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提升认识】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创造性地发展。 3.中国革命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学习先辈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坚定的革命信念,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精神。,【名师预测】 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以下四幅图片展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历程中的重大事件,让我们以图片为线索一起来回

8、顾那段光辉的岁月吧!,探究一:图一是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结合图一回答中共一大在哪里召开。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意义? 探究二:图二是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图。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人发扬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什么会议? (2)红军三大主力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在哪里?,探究三:图三再现了开国大典上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中国获得了新

9、生。 (1)开国大典在何时举行?(具体到年月日) (2)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名称是什么?,探究四:图四记录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伟大时刻。这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复兴之路。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革开放总方针的人是谁?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什么历史意义? 感悟:通过上述探究,你一定对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风雨历程有所感悟。请你将自己心中的所感所想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吧!,【解析】归纳中共一大的召开及意义,直接回答探究一的问题。红军长征途中,在1935年召开了遵义会议,成为党的

10、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10月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据此分析回答探究二的问题。链接开国大典及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有关知识回答探究三的问题。联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历史意义回答探究四的问题。归纳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只有她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才能建立独立的新中国,只有依靠她的领导,中国人民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等,据此回答感悟部分的问题,其他言之有理的回答也可。,答案:探究一:(1)上海 (2)意义:她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探究二:(

11、1)遵义会议。 (2)甘肃(会宁或甘肃会宁)。 探究三:(1)1949年10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探究四:(1)邓小平。 (2)实行改革开放(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感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的中流砥柱;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富强之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等。(答出其中一点或积极向上符合题意即可),热点主题三 国共两党关系演变 热点指数: 【史实回放】 1.国共首次合作: 创建黄埔军校,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2.国共

12、对峙: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 3.国共再次合作: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4.国共再次对峙: 转战陕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提升认识】 1.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2.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名师预测】 阅读下列反映国共关系变化的材料: 材料一国共合作军阀乱,蒋汪中途

13、闹政变。武装反抗枪声起,秋收仗后走麦田。 材料二蒋飞西安督剿共,张杨爱国行兵谏。捐弃前嫌共抗日,二次合作保家园。 材料三重庆谈判争和建,双十协定终不算。挺进中原局势变,百万雄师渡天堑。,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国共合作”指什么历史事件?在哪里打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 (2)材料二中“张杨爱国行兵谏”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最终如何解决?“二次合作”共同抵抗的敌人是谁? (3)材料三中“双十协定终不算”是指何事?“百万雄师渡天堑”又有何重要意义? (4)从以上材料反映的国共两党关系变化中,你有哪些感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史料、归纳综合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国共合作”“

14、蒋汪中途闹政变”,判 断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领导了北伐战争,当北伐战争 节节胜利的时候,蒋介石、汪精卫叛变了革命,发动了政变。打 响了“武装反抗”的第一枪是南昌起义的意义。据以上分析解 答第(1)题。根据材料二中暗喻的“蒋介石、西安、张学良、 杨虎城”判断是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 作初步形成,共同进行抗日战争,据此分析回答第(2)题。链接 解放战争的爆发即可知“双十协定终不算”的事件是1946年国 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爆发。“百,万雄师渡天堑”指渡江战役,链接其意义解答第(3)题。归纳国 共两党合作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国共两党分裂给民族带来内 战的灾难,回答第(4)题。,答案:(1)北伐战争;南昌。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日本。 (3)1946年蒋介石下令进攻中原解放区;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合则民族兴,分则民族伤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