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94982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 如何准确审题提分卡 新人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如何准确审题 用“戴着镣铐跳舞”来形容考生考场作文可谓形象而熨帖。这个比喻已经形象地告诉大家,考场作文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它有自己的潜规则,不可能让考生信马由缰、天马行空。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审题,力求题意的明确和观点的鲜明,同样能够写出令人刮目相看的议论文。一、分类领旨法在审题之时,分辨题目所属类别,领悟题目的要旨,是审清题意的第一步。从2009年各地的高考作文形式来看,似乎已打破了过去那种话题作文大一统的格局,已明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根据各地的作文题目,大概可分为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形式。(一)命题作文从全国各地近两年作文命题来看,命题

2、作文重新受到命题者青睐,且越来越看重。【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9年山东卷) 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请以“见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审题指导】与2008年的题目相比,降低了审题难度,加强作文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阅读社会、思考身边发生的重大社会现象。中国经历了很多大事南方雨雪灾害、四川地震、神七升天、奥运会、改革开放30周年、十七大、建国60周年山东也实施素质教育,举办了书博会,

3、即将迎来全运会这些大的事件,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些事件的见证者。见证这个题目可以这样理解:“见”看见或经历;“证”证明。“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明确指出“见证”既可指个人的经历,也可是社会人生历史的经历,这个“凝聚”一般指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第二句给我们指明了写作的范围,“在生命的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 这段材料提示我们可以从写现实人生和写社会变迁的角度切入,也可以从历史中人或物的角度切入。也就是说,既可关注现实,又可回顾历史。但一定要写清什么见证了什么,开口要小,越具体越好。比如可以写姓名的变化见证国家社会

4、和人们意识的变化。例如爷爷叫赵发财,父亲叫赵爱国,我叫赵薇娜,联系时代背景,应该能写出好文章,还有村里的小河、树林、老碾、道路等等都能见证家乡的变化与发展。这个作文,虽然难度不大,但要想得高分非常不容易,人人都有话说,往往会庸俗化,空泛化。要想得高分,必须注意:如果写成记叙文,必须把事件叙述得细腻充分,需有个人心灵的震撼;如果写成议论文,必须观点鲜明,详略得当,中心论点突出。(二)话题作文【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09年广东卷)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自

5、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较为平易,实际上也可以看作是一篇话题作文。命题者只提供了一个话题范围,学生只要在话题范围内作文便是符合题意。和去年“不要轻易说不”这一作文题相较,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的审题难度显然有所降低。只要抓住“谈谈你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这个关键信息,就能够写出符合题意的文章来。“常识”即普通知识。“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来自社会实践。“普通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亦即“经验知识”。按其内容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知识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知识的总体在社会实践的世代延续

6、中不断积累和发展。作文审题要抓住“常识”普通性一面,写出对“普通知识”的看法即可。作文的导语部分,提供了两个学生可写的角度: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一般考生只要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来写,就能符合作文的命意要求。基础好的学生也可另外选择新的角度作文,甚至反向立意,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作文立意的思辨色彩是广东近年设题的一个关注点,广东今年高考作文命题也沿袭这一特色。辩证的联系的发展的去认知“常识”,是取得立意高分的不二法门。写好这篇作文的关键在于考生是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化大为小、化虚为实,要搞懂常识背后的规律性。比如今年几次模拟考试当中接触过的作文题“登高望远”“一叶落而知秋”

7、等,还有平时练习过的“雨过天会晴、春来草自青”等,都可以纳入“常识”的范畴,关键就是要灵活运用,关联上“常识”的内涵。(三)材料作文对材料作文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确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示例】阅读下面的歌词,根据要求作文。(2009年浙江卷)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不

8、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根据歌词所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2011高考作文第一轮总复习提分卡:如何准确审题【审题指导】从本质上讲,新材料作文脱胎于材料作文,但又不限制文体,同时保持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三自”,更具灵活性、新鲜性与开放性,也更能发挥考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新材料作文因其“新”的特点,容易给考生设置一些无形的障碍。笔者认为要写好这篇文章,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

9、面:第一,必须全面理解材料,不能脱离整体材料的意思另起话题,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就是说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而不是话题。如有的学生从材料中引出话题“情意”,则有可能偏题。第二, 必须考虑绿叶与根的双元关系、辩证关系。根滋养抚育绿叶,绿叶才得以葱绿昌茂,绿叶心怀感恩之情,纵使飘零一生,也眷恋不忘根对自己的呵护。根作用于绿叶,绿叶反作用于根,这是相互的。有很多考生应该会提炼出“感恩”的观点,比如“游子对故土的感激眷恋”“华侨对国家的回报感恩”“孩子对母亲的依恋爱戴”等等都可以,但是像一般的帮助别人,比如朋友之间的互相关心,情人之间的互相体贴,陌路人一个友情的微笑,身处尴尬时一份温馨的

10、怜悯等等就与材料中的“感恩”之味有点距离,因为它们都脱离了“绿叶与根”的关系。第三,要写好这篇文章,对考生的的思维能力要求较强。近几年浙江省命题导向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激活学生库存的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关注现实的认识观,引导学生心灵的真善美和思维的开阔和多样。如果考生能超越 “感恩”,能从材料中品出根与绿叶的延续性关系“给予与吸收,及再给予”,将个体心理上升为一种群体情感倾向,比如“乡愁的文化心理”等,则能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容易得高分。总之,在全国大范围一片话题与命题的作文大潮中,今年的浙江卷昂扬走在“新材料作文”的行列,与全国卷及上海卷一起,情理兼重,相信积极参与生活,思考生活,

11、注重生活积累与情感积淀的考生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二、辨明关系法议论文性质的文题中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的内在关系,大致有如下几种: 1因果关系:题目内部的词语互为因果,或者题目比较明显要从因果关系上去立意。如“玩物丧志”析这一文题,“玩物丧志”这一成语的含义是醉心于某一事物的玩赏,或者迷恋于某一有害无益的事情把积极进取的志向丧失了。因为“玩物”能够“丧志”,所以我们不能迷恋于某些有害无益的事物之中,更不能沉迷在某种有害无益的事物之中,应该抛弃某些事物的醉心玩赏,把精力集中到工作学习上来。在理解这一成语内在的关系之后,再认识这一含义所表现的道理,就可以表明我们对此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把精力集中在

12、工作和学习上,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这样,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确立了。2条件关系:题目前后构成条件关系。如根深才能叶茂一题,强调根深这一必要条件,立论也是以这一条件为依据的。如天资与成才一题,揭示了“成才”的条件之一“天资”。又如名师与高徒,“名师出高徒”,这是一句俗话,名师的指点是出高徒的重要条件。在阐述这一类题目时,要防止绝对化、片面性。条件是相对的,也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如果不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来阐述题目,会导致思想的错误。3选择关系:题目指明了选择性主旨。选择关系的文题,都要说清楚选择的理由。例如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选择关系的文题,必须说明为什么不能光有“临渊羡鱼”的空想,而必

13、须“退而结网”,采取实干态度的理由。4递进关系:题目内部之间构成递进关系。如压力与动力一题,“压力”与“动力”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的是递进关系。例如高考在即,功课尚未复习好,父母、老师的期望、要求,这些都可以说是一种压力。重要的是把压力化动力,鼓励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这样的文章应强调动力。又如昨天今天明天一题,三个概念也是递进关系:回顾“昨天”,更明确“今天”该怎么做;“今天”的努力,是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5对立关系:题目内部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律。如失败与成功自由与纪律,这两个题目中的概念是对立的一对矛盾,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是对立的统一。阐述这样的题目应该强调其统一性。6对比关系:题目由

14、一对或一组反义词构成。如革新与守旧俭与奢,这两个题目中的概念是相反的,它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论述时,要抓住它们的不同点,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有破有立。又如自谦与自卑,这是由一对感情色彩不同的概念组成的。“自谦”是一种美德,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毛泽东同志说:“虚心使人进步。”这是一个褒义词。如果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如别人,这就是“自卑”。自卑会使人萎靡不振,不求上进。这是一个贬义词。写作时要根据立意,有所侧重,一般是重在分析“自卑”的危害,使之达到激励人们振作精神、奋发向上的目的。三、化繁就简法对于多因素的作文材料,可以使用化繁就简法审题,化复杂因素为简单因素,化多因素为单一因素

15、。这样,用极短的时间就能明确题旨,解决写什么的问题,从而达到快速而准确审题的目的。化繁就简法有两个要领,一是合并同类因素,二是去掉无效因素。如2006年浙江的高考题就是可用这种方法来审题。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吕氏春秋) 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人们应该学会超前休息,也就是说在疲劳之前,适当休息效果最佳。(医学专家)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生

16、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上述材料有多个名言,而且看法不一,互相矛盾,有的说,要不断辛苦地工作,有的说,要学会休息。究竟如何取意?考生不要被迷惑,化繁为简,实际上材料就讲了一个意思:人生该不该休息?可以任取一种作文,也可取中庸观点。四、多角度思维法对于寓言性或者记叙性材料,我们可以从多角度来审题立意。【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09年全国卷)兔子是历届小动物运动会的短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边,差点被抓住。动物管理局为了小动物的全面发展,将小兔子送进游泳培训班,同班的还有小狗、小龟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龟学会游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