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91295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4.9《赤壁之战》同步测试 鲁人教必修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赤壁之战随堂练习一、请给加黑的字注音或按注音写汉字。1.( )雄 2.与操有( )3.表恶其能( ) 4.及说备使抚表众( )5.芟夷大难( ) 6.王室之( )7.必( )上将军 8.( )足之形9.今以实校之( ) 10.烟炎张天( )11.( )开大计 12.拔刀斫前奏案( )13.番阳( ) 14.羸兵( )15.累官固不失州郡也( )二、下面语句中有的有同义复词,请在同义复词下面画一横线。1.如有离违 2.豫州遁逃至此3.与中国抗衡 4.曹操之众远来疲敝5.旌麾南指 6.而各恐慑7.挟持私虑 8.助画方略9.引次江北 10.操军兼以饥疫11.咨诹善道 12.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3.不复

2、料其虚实 1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三、选出没有通假字的句子。A.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B.将军禽操,宜在今日C.今又盛寒,马无稿草D.五万兵难卒合E.烟炎张天F.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G.雷鼓大震H.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I. 满坐寂然答:( )四、选出对加黑词解释不正确的句子。A.孙讨虏聪明仁惠(有智慧)B.鼎足之形成矣(经发展而成为)C.当横行天下(纵横驰骋)D.此天以卿二人赞孤也(赞赏)E.操军不利,引次江北(驻扎)F.权起更衣(上厕所)G.致殷勤之意(热情周到)H.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长江以外,江南)答:( )五、选出与例句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句子。(若没有可不选)1.例:向察众人之议,专欲

3、误将军。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B.寻向所志,遂迷C.磨刀霍霍向猪羊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答:( )2.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A.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B.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C.荆州与国邻接D.我中国果老大矣乎答:( )3.例:赵王畏秦,欲毋行。 A.而操皆冒行之B.行将为人所并C.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里D.将军向宠,性行淑均答:( )4.例:兵精粮多。 A.五万兵难卒合B.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C.故兵法忌之D.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答:( )5.例:则宜抚安。 A.权抚其背曰B.妇抚儿乳C.抚掌大笑D.及说备使抚表众答:( )6.例: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A.士民殷富B.驱中国士

4、众远涉江湖之间C.交游士林D.妾闻有志之士不饮盗泉之水答:( )7.例:请客送礼。A.敬贤礼士B.度道里会遇之礼毕C.乃设九宾礼于朝廷D.来而不往,非礼也答:( )8.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A.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B.凡事如此,难可逆料C.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D.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欤答:( )9.例:时人莫之许也。 A.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B.莫用众人之议也C.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D.慭慭然,莫相知答:( )10.例:今操芟夷大难。A.夫大国,难测也B.余幼好书,家贫难致C.然刘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D.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答:( )六、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都属词类活用,请按活用的方

5、式分类,将其代号分别写在相应例句的横线上。A.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B.足以立事C.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D.必蹶上将军E.且北方之人,不习水战F.兼有步兵,水陆俱下G.乘犊车,从吏卒H.众人持议,甚失孤望I.可烧而走也J.瑜等率轻锐继其后1.渔人甚异之 2.斗折蛇行 3.君将哀而生之乎 4.义不杀少而杀众 七、请将下列各句的代号分别写在与它句式相同那句的横线上。A.豫州今欲何往B.人马烧溺死者甚众C.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D.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E.恐为操所先F.刘备天下枭雄G.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H.亮见权于柴桑I.今战士还者及水军精甲万人J.羸兵为人马所蹈藉1.简核桃修狭

6、者为之 2.裹以帷幕 3.田横,齐之壮士耳 4.受制于人 5.卿欲何言 八、翻译下列三个句子。1.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2.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恐慑,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甚无谓也。 3.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九、填空。1.本文选自 ,这部书的主编者是 他的字是 ,是 时期的 家。这部书是我国最大的 ,通史,记载了上起 下至 之间 年的历史。编书的目的是 ,书名的意思是 。初中时我们学过王安石写给他的一封信 ,对他加给王的四大罪状 进行了驳斥。2.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 的著名战役,孙、刘一方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曹操之所以失败,从政治

7、上看 ,从军事上看 从思想上看 从战术上看 。十、读下文,用现代汉语回答问题,解释加点的词,翻译画线的句子。初,刘表二子,琦、琮。表为琮娶后妻蔡氏之侄女,蔡氏遂爱琮而恶琦,表妻弟蔡瑁、外甥张允得幸于表,日相与毁琦而誉琮。琦不自宁,与诸葛亮谋自安之术,亮不对,后乃共升高楼,因令去梯,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而入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琦求代其任,表乃以琦为江夏太守。表病甚,琦归省亲。瑁、允恐其见表而父子相感,更有托后之意,乃谓琦曰:“将军命君抚临江夏,其任至重;今释众擅来,必见谴怒。伤亲之欢,重增其疾,非孝

8、敬之道也。”遂遏于户外,使不得见,琦流涕而去。表卒,瑁、允等遂以琮为嗣。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会曹操军至,琦奔江南。1.蔡氏、蔡瑁、张允分别是刘琦的什么人? 2.蔡氏为什么爱琮而恶琦? 3.刘琦再次向诸葛亮求自安之时,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诸葛亮出了什么主意? 4.刘表病重,琦归省疾,瑁、允不许琦见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而口头上是怎么说的? 5.解释加黑的词。 日 对 去 阴规 会 省 涕 嗣 6.翻译画线的句子。日相与毁琦而誉琮 琦不自宁 琮以侯印授琦,琦怒,投之地,将因奔丧作难 参考答案一、1.枭 2.隙 3. 4. 5. 6.胄 7.蹶 8.鼎9. 10. 11.廓

9、12. 13. 14.15.二、1.离违 2.遁逃 3.抗衡 4.疲敝 5.旌麾 6.恐慑 7.挟持 8.方略 11.咨诹 12.简拔 14.穷匮三、A C F四、A B D G五、1.无 2.AB 3.C 4.B 5.D 6.B 7.无 8.无 9.A 10.C六、1.无 2.ACEF 3.BDGH1 4.J七、1.BG 2.CH 3.DFG 4.EJ 5.A 八、1.现在刘表刚死,他的两个儿子又不团结,军队里的将领们有的拥护刘琦,有的拥护刘琮。2.众人只看到曹操信上说有水军步兵八十万,就各自恐慌起来,不再考虑他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就提出迎降的主张,这是很没有道理的。3.这时东南风刮得正紧,黄

10、盖让十条舰船排在最前面,船到江心就升起船帆,其他的船按照顺序一齐前进。九、1.资治通鉴 司马光 君实 北宋 史学 编年体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 1362 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答司马谏议书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2.以弱胜强 正确分析形势,知己知彼,并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不得人心 北方尚有后患 劳师袭远,士兵疲敝 北方士兵不习水土,不习水战 给养不足 荆州降兵尚怀狐疑 盲目自大方连船舰,中了对方的火攻计十、1.继母 舅舅 表兄弟 2.蔡氏的侄女嫁给了刘琮,蔡氏借琮扩展蔡家的势力 3.与亮一起登上高楼,并撤去了梯子;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话从你嘴里说出,只有我一个人听见,可不可以说了;难道你不记得,春秋时晋国太子申生在国内遭到危险,而他弟弟重耳在外流亡却获得平安的事情? 4.怕他与刘表相见,触动父子感情,刘表可能会立他为继承人;将军委派你镇守江夏,责任十分重大,如今,你擅离职守,你父亲见到你一定会生气。伤害亲人的感情,增重他的病势,不是孝顺之道 5.每日、经常 回答 撤掉 暗中策划 恰巧 探望 眼泪 继承人 6.略- 9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