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388760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9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课件 川教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原始人类起初靠采集和渔猎获取食物。随着适应、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庄稼、饲养牲畜、制作陶器、建造房屋,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农耕文化遗址。让我们走进具有代表性的遗址,体验一下原始农耕生活的甘与苦吧!,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第二课,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河姆渡遗址 1、生活时代: 2、生活地点: 3、位于流域: 4、生产生活情况: (1)使用工具: (2)手工业: (3)种植粮食作物: (4)居住房屋: (5)饲养业:,约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长江流域,新石器(磨制石器) 如:耒、耜,水稻,制作陶器,黑陶,干栏式房屋,水牛

2、、猪、狗等,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想象图,河姆渡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的边缘。约7000年前,这一带雨量充沛,气候湿热,有许多湖泊和沼泽。干栏式的建筑,房屋稳定牢固、通风、防湿。,浙江省余姚市罗江乡河姆渡遗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前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石器经过磨制,属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全面反映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的繁荣景象。,活动时间 约6000年前,活动区域 陕西西安半坡,半坡原始居民,半坡遗址 1、半坡居民生活年代: 2、半坡居民生活地点: 3、位于流域: 4、生产生活情

3、况: (1)使用工具: (2)种植粮食作物: (3)手工业: (4)饲养业: (5)居住房屋:,约6000年前,陕西西安半坡,黄河流域,磨制石器,如:石铲、石刀,粟、麻、蔬菜,制作彩陶、用麻纺织麻布,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半地穴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复原图,思考:半坡的房子与河姆渡的房子为什么不一样?,自然条件,河姆渡和半坡遗址的异同 (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文化的异同),学习测评,小陶舟,答:从陶舟的大小看,无实用价值。考古学家认为是玩具。,小陶舟说明了: A.河姆渡居民能够制造陶器; B.河姆渡居民很熟悉舟; C.舟在河姆渡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D.河姆渡居民已很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E.河姆渡居民已有一定的闲暇时间; F.其他,1.决定河姆渡原始居民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粟的根本因素是 ()。 A.饮食习惯B.劳动工具C.自然条件D.劳动技术 2.图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小陶舟。想想小陶舟是做什么用的?它说明 了什么?,C,狗尾草,粟(谷子),史海拾贝,中国:世界栽培作物起源的重要中心,谷子属禾本科作物,脱壳前称为“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学名为“粟”。谷子起源于黄河流域,由野生狗尾草进化而来。我国栽培谷子已有七千年以上的历史。古代甲骨文称粟为“禾”,秦汉以粟为五谷之首(禾、稷、菽、麦、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