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44384411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用)我国建筑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国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徐 佩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建筑0812 学号0820701226【摘 要】同中国国民经济领域所有其他行业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行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本文将从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成就,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三个方面来论述这种扩张态势下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现状,同时深入分析当前建筑业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美好展望。【关键词】建筑业 发展状况 发展趋势 发展成就 机遇和挑战Abstract: With the Chinese national economy and all other indu

2、strie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 Chines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xperience of a high-speed development process, construction the industry continued expansion is always in the state,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achievements, issu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three a

3、spects to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expansion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construction forward looking good.Key words: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atus development trend;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opportunitie

4、s and challenges同中国国民经济领域所有其他行业一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行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过程,建筑业全行业始终处于持续扩张状态,这种扩张的态势不仅仅表现在行业销售额的持续扩张,也表现在从业人数的持续增加,以及行业内资质以上公司数量的持续增长。建筑业行业拥有并不断孕育出产值百亿的超大型企业。资金和劳动力保持持续流入,新公司的不断涌现,这些似乎都标志着建筑业行业经济发展势头的茁壮、旺盛,以及经济界对这种势头的认同。中国建筑业产业的现实状况究竟是什么样的?它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成为行业内日益关注的问题。建筑业当前的发展状况1 发展成就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

5、发展,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为建筑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工程建设成就辉煌。建筑业完成了一系列设计理念超前、结构造型复杂、科技含量高、使用要求高、施工难度大、令世界瞩目的重大工程;完成了上百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为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做出了突出贡献。产业规模创历史新高。2010年,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5206亿元,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6451亿元;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9547亿元;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收入1196亿元。“十一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6%,全国工程勘察设计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6.5%,全国工程监理企业营业

6、收入年均增长33.7%,均超过“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数据摘自建筑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保持在6%左右,2010年达到6.6%。建筑业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4000万人以上,成为大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不断加强。(数据摘自建筑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集体、民营建筑经济的崛起。集体建筑经济, 包括通过产权制度改革而形成的集体经济, 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由公有控肌的股份制经济和广大职工投资人股的股份合作经济。它是劳动者筹资金、自愿结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一种民有民营经济。它已

7、不同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集本经济, 而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公有制实现形成。建筑业的集体经济, 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 无论在容纳劳动就业、在完成建筑总产值, 还是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 均在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际市场开拓取得新进展。建筑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年均增长30%以上;2010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344亿美元。(数据摘自建筑业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技术进步和创新成效明显。许多大型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和建筑施工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和管理体系,重视工程技术标准规范的研究,突出核心技术攻关,设计、建

8、造能力显著提高。超高层大跨度房屋建筑、大型工业设施设计建造与安装、大跨径长距离桥梁建造、高速铁路、大体积混凝土筑坝、钢结构施工、特高压输电等领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监管机制逐步健全。政府部门出台了建筑市场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标准定额管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政策文件,监管机制逐步健全,监管力度逐步加大,工程质量安全形势持续好转。2 主要问题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建筑业发展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高速增长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发展模式粗放,工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建造资源耗费量大,碳排放量突出;多数企业科技研发投入较低,专利和专有技术拥有数量少;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一

9、线从业人员技术水平不高。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建设单位违反法定建设程序、规避招标、虚假招标、任意压缩工期、恶意压价、不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规范等情况较为普遍;建筑企业出卖、出借资质,围标、串标、转包、违法分包情况依然突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责任不落实,有些施工企业质量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有些监理企业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部分注册人员执业责任落实不到位,工程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建筑业人才匾乏。目前, 在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口3400多万中有2300多万是农民工, 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3%。加之,近年来企业效益大多不理想, 人才外流严重, 庸才增多。技术开发资金投人少。我国企业用于技

10、术研究与开发的投资仅占销售额的0.3-0.5%,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5-9%左右, 有的超过10% , 一般企业也达3%。制度上尚未形成良性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例,我国建筑业的技术贡献率仅为25-35%, 而发达国家为70-80%;国家每年专利受权6万余件, 但形成生产能力的仅1万多件, 大约有80%的专利技术被闲置。这主要由于目前技术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大学和政府机构里, 企业虽说是创新主体, 但却缺乏一流技术创新人才。长期以来, 没有有效机制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层皮的问题, 导致社会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无论是总体还是个体, 无论在技术、管理, 还是在

11、资产规模上, 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竞争力都很弱, 这与建筑市场国际化趋势很不适应。我国建筑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经济, 走出低利润率的境况。故与国外建筑企业相比, 我国公司无论在资产规模、营业收人、劳动生产率, 还有是获利能力方面都存在巨大差距。政府监管有待加强。建筑市场、质量安全、标准规范和工程造价等法规制度还不完善,建筑业发展相关政策不配套;监管手段有待改进,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诚实守信的行业自律机制尚未形成。3 面临的挑战建筑业也面临高、大、难、新工程增加,各类业主对设计、建造水平和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节能减排外部约束加大,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不足,技术工人短缺,国内外建筑市场竞

12、争加剧等严峻挑战。首先, 中国建筑企业将面临着与更多承包商在平等条件下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目前我国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局面已持续多年, 包括像中建总公司这样的大型建筑企业都存在着不同程序的工程任务不足的窘境。其原因同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内建筑业无序状态有密切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说, 国外企业的竞争压力在目前的国内市场并不强烈, 因为我们建筑业在对外开放上是比较谨慎的。加人世贸组织后, 数以千计国际大承包商将涌人国内, 国内建筑企业的竞争压力会进一步增大。其次, 中国建筑企业将面临着自身国际竞争实力强的挑战。缺乏名牌企业是我国建筑企业与国外企业相比缺乏竞争力的一具原因, 在资金实力上, 国外一些大建筑

13、企业不光自身有较强的资金实力,而且有着成熟的融资经验和较宽的融资渠道。由于国外建筑企业的竞争力还表现在技术开发能力和管理水平上, 而且中国多是依靠劳务分得市场竞争, 既使撇开其他方面不说, 单就技术竞争而言, 我国建筑业已明显处于劣势。目前我国的一些国际资金贷款项目及一些大型的总承包项目许多被外企抢走,就是竞争力不强的表现。最后, 中国建筑企业面临国际惯例的挑战。近来年, 全球业主对建筑业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希望降低成本, 提高质量, 使得建筑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确定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 业主希望简化产品购买的组织,而又不损害其利益, 由此产生了许多创新的项目建设模式。而多年以来中国建筑业在

14、对外开放上一直采取谨慎态度, 不熟悉国际承包市场的经营方式和国际惯例。人后世, 就会留下许多空白, 导致自我保护能为很弱, 如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失衡, 合同执行过程不会利用国际惯例和合同赋予的正索赔权利保护自己, 在非已责任造成的情况下, 不能据理力争等。这些必然影响中国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1 全球化和地域化建筑, 是人类把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 经过建造活动, 而创造的具有艺术成分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即建筑既包括人的建造活动, 又包括建造活动的成果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是任何国家和民族都必须进行的物质生产和艺术创作活动。由于全球信息网的建立和使用, 由于世界交通的高速

15、与便捷, 由于世界经济科技的一体化,往日庞大的地球变成今日的“地球村”, 各国的建筑文化、科技、艺术的交流、合作、渗透、融合、影响、趋同, 从而出现全球化的趋势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这种全球化趋势一方面使我们了解和学到发达国家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从而提高我们建筑设计、施工和管理水平; 另一方面也对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和本土建筑有极大冲击,使一些地方的建筑失掉民族和地域特色。但由于建筑具有历史性、连续性、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全球化的浪潮是不可能使它们完全消失的。特别是中国本土建筑有许多具有很高科技和艺术价值的东西,既不可能被全球化浪潮淹没, 我们自己也不能随便抛弃。建筑既有全球化趋势, 又

16、有地域化或本土化趋势, 二者同时存在。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两种发展趋势, 我们就容易迷失方向。无论传统的建筑, 还是外国的建筑, 都不能毫无选择的加以套用。主张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在分析、选择、吸收、消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创造出既有民族形式、地方特色, 又有世界先进水平、时代特征的新建筑来。2 大型化和多元化随着人地矛盾加剧、土地资源稀缺; 社会生产、生活对大型建筑的需求; 加之建筑科技的进步, 人们建造出一幢幢体量巨大、结构复杂、功能多样、设备齐全的建筑来。这些建筑往往能容纳几万到十几万人在其中生活、工作、娱乐。因此,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建筑就是一个小城市, 而城市则是一个大建筑。这是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建筑体量大型化趋势的同时, 建筑形式、风格、艺术倾向也日益多元化。这是改革开放以来,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建筑文化上的反映; 也是国外建筑理论、风格、流派在中国广泛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