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二十二教时 反证法教案 新人教A必修1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8155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0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数学 第二十二教时 反证法教案 新人教A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 第二十二教时 反证法教案 新人教A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 第二十二教时 反证法教案 新人教A必修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十二教时教材:反证法目的: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反证法的步骤,并能用以证明一些命题。过程: 一、提出问题:初中平几中有一个命题:“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作圆”。二、如何证明:1,(教师给出如下方法) 证:先假设可以作一个O过A、B、C三点, 则O在AB的中垂线l上,O又在BC的中垂线m上, 即O是l与m的交点。 但A、B、C共线,lm(矛盾) 过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A、B、C不能作图。2指出这种证明方法是“反证法”。定义: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命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即:欲证p则q,证:p且非q(反证法)3,反证法的步骤:1)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

2、的反面成立。 2)从这个假设出发,通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 3)由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从而肯定命题的结论正确。4,反证法:1)反设(即假设) p则q(原命题) 反设p且非q。 2)可能出现三种情况:导出非p为真与题设矛盾。 导出q为真与反设中“非q“矛盾。 导出一个恒假命题与公理、定理矛盾。 三、例一(P32例3) 用反证法证明:如果ab0,那么。证一(直接证法), ab0,a - b0即, 证二(反证法)假设不大于,则 a0,b0, 或 由、(传递性)知: 即 a b(与题设矛盾)同样,若(与题设矛盾)例二、(P32-33例4)用反证法证明圆的两条不是直径的相交弦不能互相平分。证明:反设AB、CD被P平分P不是圆心,连结OP则由垂径定理:OPAB,OPCD则过P有两条直线与OP垂直(矛盾)弦AB,CD不被P平分例三、用反证法证明:不是有理数。证:假设是有理数,则不妨设(m,n为互质正整数) 从而:,可见m是偶数。设m=2p(p是正整数),则 ,可见n 是偶数。这样,m.,n就不是互质的正整数(矛盾)。不可能不是有理数。四、小结:反证法定义、步骤、注意点五、作业:P33练习 P34习题17 5 及课课练P33例二。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