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369057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南梁完小 郝红萍我发现,一到六年级,学生就不好管理,原因是六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儿童走向青少年并日趋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不再像低年级学生那样,处处依赖老师,事事离不开班主任,他们的独立意识有所增强,绝大部分学生有着独立工作的心理渴求,他们对老师的说教感到非常厌烦,甚至对着干。现在我教的这个班问题学生就比较多,他们学习情绪不稳定、缺乏正确的是非观念,没有良好的养成习惯,个性倔犟,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具体表现为:1、行为习惯差,自我控制能力不佳。表现为校内不能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经常违反课堂纪律,对自己的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低下。他们的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听课习惯和效果不佳,作业书写不

2、规范,质量较低,有自卑心理障碍。2、问题学生离校后不能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有效的监督,绝大多数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离异父母多,产生负面影响,加大了学生出现问题的几率。3、因为缺乏起码的是非善恶观念,校内外交友不善,法制观念淡薄,沾染上了不良习气,易引发突发事件。4、心理不健全,为人偏执,遇事不能冷静思考,好冲动,逆反性心理极强。5、这类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渴望得到别人尊重。学生个性化强,但不能正确估计自己的长处,认识自己的不足。如何对六年级问题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矫正问题学生的品行障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呢?根据多年的经验,我觉得班主任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分析不同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不同的策略。

3、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心理疏导:1、要狠抓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到校、上课、穿着、言行上严格要求,允许学生犯错误,但犯了错误绝不回避、包庇学生。2、根据不同阶段、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有针对性的教育。班会这一德育阵地不能放松,班会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外,要结合不同阶段和班级特点开特色班会,必要时可请校领导参加。3、问题学生在犯错误后大都有改正的要求,树立正气,用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和正确的舆论约束和感化问题学生,用具有良好行为规范的好学生的言行示范和带动问题学生。可以收到长期的效果。班级正气树立起来了,不良习气和倾向也就较难蔓延。4、班主任一定要做有心人。及时发现问题的苗

4、头,适时进行纪律教育,尤其是加大法制教育力度,晓以利害,让他们树立起码的法制观念。5、不说任何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话,不做任何有损学生人格的事。给问题学生以比其他学生更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绝不能轻视和歧视学生。6、花大力气和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谈心要在平等、友好、和谐的氛围中进行,了解他们产生问题的原因。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有何要求,出事后不妨听听他们的意见,多从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和克服的办法。7、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要诚恳的和家长交换意见,不能因遇到困难而灰心,甚至放弃。8、从多种渠道及时了解学生校内外交友情况,想办法断绝和不良人员的交往,坚决制止不良习气的蔓延。9、绝不能只抓教育,而忽视对问题学生学习的帮助,应对他们进行较大力度的文化补习。学生各种问题的出现,厌学情绪的产生,逃学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在于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为问题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补差目标,帮助他们接近课程最低标准,给我班几个问题学生顺利毕业提供了可能。10、问题学生的转化不是很容易的事,往往采取了措施,不能立即见效果,班主任一定要有耐心,要预见到学生的反复,处理问题不能冲动,认识到困难的程度,永不放弃努力,“数30制怒法”和“你休想让我放弃对你的帮助”的口头语使我受益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