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生产工艺》PPT课件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364853 上传时间:2020-09-08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7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PC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PC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PC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PC生产工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生产工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生产工艺》PPT课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PC生产工艺流程,.,2,PC:又称聚碳酸酯,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无定性热塑性材料,化学名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聚碳酸酯。,.,3,PC是一种重要的热塑性工程塑料,其生产方法主要有:,溶液光气法 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界面缩聚光气法 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 ,.,4,溶液光气法,溶液光气法是以光气和双酚A为原料,在碱性水溶液和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溶剂中进行界面缩聚得到的PC胶液经洗涤、沉淀、干燥、挤出造粒等工序制得PC产品。 特点:此工艺经济性较差,且存在环保问题,已完全淘汰。,.,5,酯交换熔融缩聚法,酯交换熔融缩聚法简称酯交换法,又称本体聚合法是一种间接光气法工艺。以苯酚为原料

2、,经光气法反应生成碳酸二苯酯(DPC);然后在微量卤化锂或氢氧化锂等催化剂和添加剂存在下与双酚A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酯交换反应,生成低聚物;再进一步缩聚制得PC产品。,.,6,优点:流程短,无溶剂,全封闭,无污染,生产成本略低于光气法 。 缺点:产品光学性能较差催化剂易污染。副产品酚难以去除,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低, 应用范围有限;再加上搅拌、传热等问题的 限制,难以实现大吨位工业化生产。,.,7,界面缩聚光气法,界面缩聚: 两种单体分别溶解在水及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 溶剂中,在常温常压下,在水和有机溶剂的界 面进行缩聚反应的方法。它可使许多在高温下不稳定因而不能采用熔融缩聚方法的单体顺利地 进行缩

3、聚反应,由此扩大了缩聚单体的范围。界面缩聚的设备比较简单,反应进行迅速,又比较容易得到高分子量的聚合物。,.,8,优点:此工艺路线技术成熟,产品质量高不用脱除溶剂,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和连续生产,而且产品纯净、易加工、相对分子质量高、能满足各种性能要求的用途,在PC生产工艺中占绝对优势。目前世界上约有90的PC生产采用该工艺。 缺点:生产中使用剧毒光气且要用到二氯甲烷溶液和副产品氯化钠,对环境有影响,目前也处于限制发展状态。,.,9,非光气酯交换熔融缩聚法,该方法PC由碳酸二苯酯(DPC)和双酚A(BPA)经熔融缩聚制得,其中的DPC由碳酸二甲酯(DMC)制得。 技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制备DPC和

4、DPC前身物的不同.,.,10,工艺优势如下: 1.此工艺路线技术成熟 2.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3.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和连续生产 4.产品纯度高,相对分子量高,光学性能好,设计方案的确定,界面缩聚光气法,.,11,界面缩聚光气法,以双酚A和光气为原料,二氯甲烷为溶剂,苯酚为分子量调节剂,在氢氧化钠存在下进行缩聚而得。首先双酚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双酚A钠盐:后加人二氯甲烷,通入光气,使物料在界面上聚合,生成低相对分子质量PC,然后经缩聚分离得到高相对分子质量PC产品。,双酚A 氢氧化钠,双酚A钠盐,二氯甲烷,光气,PC,界面缩合,.,12,聚合方程式:,.,13,聚碳酸酯生产流程图,.,14,请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