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353935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7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高频词打印版-(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言语理解高频词汇词表(一)近义词 辩析与误用一、 词语的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是指词语中蕴涵着对人或者对事物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题目中现有的句子会给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一方面限定了空白处需要的词语意义,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们判断作者的感情褒贬和态度差异,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感情色彩差异词语的根据。1不耻vs不齿不耻:指不以为羞耻,多用于“不耻下问”中,表示积极的感情色彩。不齿:指难以启齿,不愿提到,表示鄙视义,表示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那些热衷于个人或小团体的实惠,甚至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人,不仅为正人君子所不耻,还可能滑向犯罪的深渊。【纠错】根据上下文意,句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应是消极色彩的,

2、因此应当选用“不齿”一词,而不是“不耻”。2沟通vs勾通沟通:指使彼此通连、相通,如“沟通思想”“文化沟通”等,表示中性的感情色彩。勾通:指相互串通、勾结,多是为了进行某种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串通,带有强烈的消极色彩,如“勾通土匪”等。【误用】由于各部门之间为了自己的利益互相倾轧,相互之间缺乏勾通,结果导致整个公司最终走向了破产。【纠错】“勾通”一词具有强烈的消极色彩,而句子中并不需要表达这样的色彩,因此应该将“勾通”改为“沟通”。3滥觞VS泛滥滥觞:原指江河发源之地的水非常浅,可以浮起酒杯(觞),后来比喻事物的源起、开始,是中性色彩。泛滥:本来的意思是江河之中的水过多溢出,后来用于比喻错误思想

3、的流散,带有消极色彩。【误用】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策划下,各种各样的思想一时间开始滥觞,使得整个革命形势急转直下。【纠错】“思想”显然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因此在表达其流散时,应该使用表达消极色彩的“泛滥”,而不是中性色彩的“滥觞”,而且“滥觞”一词只具有起源、开始的意思,也不适宜用于句中。4聆听VS倾听聆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尊敬的色彩,因此一般表示下级听取上级的意见、报告等。倾听:指细心地听取,表示中性的色彩。【误用】知名作家周国平莅临北京市第二中学,师生们有幸倾听了周国平先生题为“拥有心智生活”的精彩报告。【纠错】师生听周国平先生的报告,应该带有一种尊敬的情感,所以用“聆听”更为合适。5.

4、谋取VS牟取谋取:指想办法获取,是一个中性词。所以法律条文中常用“谋取”,因为其语言不能具有感情色彩。牟取:多指非法的获取,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我国执法机关必须坚决打击不法商人制假贩假谋取暴利的犯罪行为。【纠错】这一句子中的“谋取”显然是错误的,句子表达的意思是非法地获取的意思,应该改为“牟取”。6徘徊VS徜徉徘徊:指因为有心事来回走动,犹豫不决之意,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徜徉:指悠游自在地来回行走,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误用】现今社会人们对婚姻有了不同的理解,很多被称为“恐婚一族”的年轻人徜徉在围城之外不敢前行。【纠错】句中表达“恐婚一族”的心情是犹豫不决的,因此其感情色彩与“徜徉”不

5、符,应该改为“徘徊”。7培养vs培植培养:本意是“使繁殖”,多用于微生物或者植物,后引申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和驾驭,使之成长壮大”的意思,多用于人或者政党,其引申义多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培植:本意是栽种并细心地照料植物,后引申指对人或者势力的扶持,其引申义常带有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张国焘在干部政策上实行任人唯亲,的路线,拉拢私党,组织小派别,千方百计地培养私人势力。【纠错】这里用“培养”不能体现出对张国焘作法的否定色彩,应该换用表达消极色彩的“培植”。8热中(衷)vs热心热中:也作“热衷”,该词有两个意思,一是急切地盼望得到(个人或者单位的利益),“热中”在这个意义上带有明显的消极

6、色彩;二是十分爱好(某一活动等),这一意义上的“热中”属于中性词。热心:指对待人或事物情绪饱满,热烈,表示明显的积极色彩。【误用】这里并排住着两户人家,两家的男主人都是钢铁厂热中于技术改革的优秀工人。【纠错】这一句中,作者是在肯定两家“男主人”的积极努力,因此用带有消极色彩的“热中”显然有点不妥,应该改用积极色彩较强的“热心”。9.以至VS以致以至:只有上半句所说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或表示时间、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其后引导中性的结果。以致:只有上半句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其后多引导消极的、不好的结果。【误用】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至做出了错误的结论。【纠错】句中表达由于没有充分调

7、查,所以导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是不好的结果,因此应该将“以至”改为“以致”。10迎接vs迎合迎接:指迎来客人或者美好的事物,表达积极的感情色彩。迎合:指为了某种目的而违心逢迎、讨好的意思,表达消极的感情色彩。【误用】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积极改造自己来迎合这个伟大的时代。【纠错】句中“迎合”属于“迎接”的误用。既然是伟大的时代,就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感情色彩,应该用“迎接”更为合适。二、词语的语义轻重 语义的轻重是指意义相近的词语中在程度上有高低、强弱、轻重之分,这种差别就是语义的轻重。 在题目的表达中,为我们提供一定的语境,它除了起到限定空白处所需要的词语意义,还提示我们此处词语所需要的轻重程度

8、,据此可以作为我们选择有语义轻重差异词语的根据。 比如“等待”和“期待”,都是“等候”的意思,但是在语义轻重上_期待,?要更重,语义更为强烈。因此在句子“全国的球迷全都着中国足球队能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这一语境中,对“胜利”的渴望,使用“等待”和“期待”都有这样的意思,而这里用“期待”比用“等待”更能突出全国球迷急切希望的心情,所以更为适合。 再如“努力”和“竭力”都有“使用很大力气”的意思,但“努力”指的是把力量尽量使出来,而“竭力”则表示把全部力量使出来,用尽所有的力量。显然后一个词所表达的语义更重。 因此在句子“这一方案旨在遏止分别位于河西走廊东西两端和敦煌地区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以阻止

9、历史上曾发生在罗布泊和楼兰的生态悲剧重演?这一语境中,“竭力遏制生态危机”比“努力遏制生态危机”表达的语气要强烈得多,更能体现“阻止厉史上曾发生在罗布泊和楼兰的生态悲剧重演”的决心,所以“竭力”更为适合。语义轻重的辨析是选词填空中重要的考查内容,可以帮助考生迅速确。定答案。此外在作答过程中考生还需注意题目表达中隐含着语义轻重,从而准确地进行选择。11点染vs渲染点染:指点缀、修饰,语义较轻。渲染:指用色彩、语言等烘托描写,加强艺术效果,语义较重。【误用】他的技艺真是出神入化,加减淡淡的几笔渲染便使得画面增色不少。【纠错】他“几笔”“便”等词语来看,“他”并没有进行过多的烘托,因此不能用“渲染”

10、,而用“点染”更为合适。12.发源地VS发祥地发源地:本指河流的起源处,比喻事情的发端。发祥地:从前指帝王生长和兴起的地方,后来也指事业、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在比较重大事物的起源时,多用“发祥地”。【误用】长江流域无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纠错】文中谈到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是比较重大的事物,因此本文以使用“发祥地”为宜。13妨碍vs妨害妨碍:着重指造成了障碍,使不能顺利地进行,对象一般接交通、活动等,语义较轻。妨害:指“有害于”,侧重损害的结果,对象常接“健康”,语义较重。【误用】越南战争中美国的行为不仅给越南人民造成了极大 【纠错】越南战争对于美国人民“安定和平的愿望”

11、不仅只是产生了障碍,而是完全相背离的,所以在句中应该使用“妨害”来说明程度之深。14故意vs蓄意故意:指有意识的,存心的,语义较轻。蓄意:指存心的、早就藏有这种意图,多表示蓄谋已久的意图,语义较重。【误用】韩国警方2月19日表示,在大邱市地铁发生火灾被捕的嫌疑人向调查人员承认故意纵火。【纠错】句中讲述“大邱市”地铁火灾事件性质恶劣,嫌疑人存心纵火应该使用语义较重的词语,所以“蓄意”更符合文意。15几乎vs简直几乎:指相差得非常微小,非常接近。简直:指差别的细微,强调相差极其微小或几乎相同。语义程度重于“几乎”。【误用】他几乎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整个谈话中没有一句是实情。【纠错】句中对于“他

12、”是“骗子”,是抱有一种十足肯定的态度,所以“几乎”这个词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应该使用“简直”。16.揭发vs检举揭发:指违法的行为暴露,语义较轻,多指老师、家长等告发的坏行为。检举:指违法的行为暴露,语义较重,多指向国家机关告发违法、犯罪的行为。【误用】通过揭发制度的设立,泰国政坛刮起了一阵清廉之风。【纠错】句中提到告发行为已经成为一种制度,予以较重,应该使用“检举”更好。17批评vs批判批评:指出缺点和错误,加以改正,适用于人民内部,语义较轻。批判:指针对一种错误或敌对的思想行为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分析与否定,语义较重。【误用】过去开会,有些人总是拖拖拉拉爱迟到,经过批判教育,这种不良的现

13、象已经不再出现了。【纠错】句中“批判”一词在这里使用得语义过重,只是对开会中的“拖拖拉拉,爱迟到”进行评述,不能像对敌我矛盾那样进行“批判”,应该改为“批评”。18骚动vs骚乱骚动:指混乱不安,还可以比喻心思、情绪等的不安,语义较轻。骚乱:指秩序紊乱,侧重“乱”,语义较重,适用于混乱的大事件。【误用】他的这句话在人群中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乱。【纠错】只是一句话,引发的也只是“一阵”“小小的”都意味着这只是很小的情况,还没有到“乱”的程度,因此应该把“骚乱”换成“骚动”。19首先vs首要首先:指第一的意思,多指在顺序上优先,一般不能作定语,常常用于动词前作状语或在句子前作独立成分。首要:除了指优先

14、以外,还侧重“最重要”的意思,因此多用于比较事物的重要性,常常作定语而不作状语,不仅强调了先后顺序,更强调了重要性,语义较重。【误用】作为此次展览会的首先赞助商,贵公司将享有展览会提供的全部资源,这些宝贵的宣传资源无疑将对赞助单位在展会期间树立企业形象、扩大产业和市场影响力产生巨大的效果。【纠错】该句中的“首先”应该改为“首要”,强调不仅“优先”而且“重要”,以强调该赞助商的重要性与价值。20.调解VS斡旋调解:指劝说、使双方消除纠纷,达成和解,语义较轻。斡旋:指解决双方的争端,把弄僵了的局面扭转过来,用于比较重大的事件,语义较重。【误用】在印巴危机一触即发之际,各个国际组织纠纷进行调解。【纠

15、错】“印巴危机”属于较大的国际争端,已经不是“调解”就可以的了,应用“斡旋”。21违反vs违犯违反:指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章制度等),语义较轻。违犯:指违背、触犯(国家法律等),是一种犯法行为,语义较重。【误用】由于他多次违犯交通规则,交通管理部门决定吊销他的驾驶执照。【纠错】这里“交通规则”只是一般性的规则,并不是法律,因此用“违犯”语义连重,应该改用“违反”。22误解vs曲解误解:指错误的理解,表达一种客观事实,语义较轻。曲解:指歪曲或错误的解释、理解,带有一定主观意味的色彩,语义较重。【误用】你这样误解她的意思,故意气她,对你有什么好处?【纠错】句中既然是“故意气她”,并非陈述客观事实,显然语义较重,用“曲解”更为合适。23蓄意vs蓄谋蓄意:指存心做坏事,如“蓄意闹事儿”等,语义较轻。蓄谋:指对所要做的坏事早有预谋,计划准备的时间长且周密,多指较大的阴谋,语义较重。【误用】分子精心策划的“一中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