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353810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教育政策法规》见习期培训结业考试模拟卷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顺德区中小学新教师见习期培训教育政策法规模拟卷及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1. ( C )是指公然贬低教师的人格,破坏教师的名誉。 A. 殴打教师 B. 批评教师 C. 侮辱教师 D. 虐待教师2. 教师应当服从和尊重( A )的管理。A. 教育行政机关 B. 政府行政机关C. 党政机关 D. 政府人事机关3. 国家通过“( B )” 、“春蕾计划”等资助方式,动员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新获得受教育的机会。 A. 211工程 B. 希望工程 C. 教育计划 D. 希望学校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1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 D

2、)公告创造条件。” A. 义务教育 B. 继续教育 C. 成功教育 D. 终身教育5. 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 A ),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严重危害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A. 危险 B. 破坏 C. 问题 D. 危害6. 教师资格条例第20条规定:“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D )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A. 三年内 B. 一年内 C. 二年内 D. 三年后7. ( D )是指主体对其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权利。 A. 专利权 B. 商标权 C. 著作权 D. 知识产权8. 教育行政侵权赔偿义务机关在受理后,应当在受理之日起( A )内作出赔偿

3、与否或者赔偿多少的决定。 A. 两个月 B. 一个月 C. 三个月 D. 半年9. ( B )是指有监督权的各种主体对教育法实施情况的检查和督促。A. 权力机关监督 B. 教育法律监督C. 社会组织监督 D. 人民群众监督10. 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 D )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严加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收容教养。A. 行政处罚 B . 民事处罚 C. 治安处罚 D. 刑事处罚11. 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权利或者其他合法权利,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B )责任。A. 法律 B. 刑事 C. 民事 D. 行政12. 教育行政机关要求特定的被管理者履行义务的权利称为(

4、C )。 A.形成权 B. 处罚权 C. 命令权 D. 辩护权13.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受本级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机关的( B )。 A. 直接领导 B. 双重领导 C. 单独领导 D. 直接指导14. 国家教育教学标准是指国家对各级各类教育的( A )、教育教学质量及办学条件等规定的必须达到的一般标准。 A. 教育内容 B. 教学内容 C. 教育目标 D. 教学目标15. 凡未取得( A )证书的人均不得从事教师职业。 A. 教学资格 B. 大专资格 C. 本科资格 D. 教师资格16. “( C )”已被纳入世界各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法规。A. 受教育平等 B. 教育水平

5、均等 C. 教育机会均等 D. 平等教育权利17. 与教育者相关的法律争议主要是( C )争议和教育行政争议。 A. 教育刑事 B. 教育诉讼 C. 教育民事 D. 教育法律18. 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规范,构成犯罪,所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B )法律责任。 A. 教育行政 B. 教育刑事 C. 教育民事 D. 行政处罚19. 教育(D )的种类主要包括罚款、警告、没收违法所得的非法财物、责令停止办学、暂扣或吊销办学许可证等。A. 民事处罚 B. 管理处罚 C. 刑事处罚 D. 行政处罚20.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 A )。A. 单独居住 B. 集体

6、居住 C. 出国留学 D. 寄宿学校2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 A )年义务教育制度。A.九B.十C.十一D.十二2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C )。A.学费B.杂费C.学费、杂费D.学费、杂费、住宿费23、义务教育实行( )领导, ( ) 统筹规划实施, ( ) 为主管理的体制。(A)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24、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

7、当提出申请,由( D )批准。A.学校B.市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乡镇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D.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25、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B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A.相当于B.不低于C.略高于D.略低于26、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置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 ( C ),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A.学习和培训B.沟通和合作C.培训和流动D.交流和互访27、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

8、(D )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A.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B.团队合作的能力 、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C.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D.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28、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 C )津贴。A.特殊岗位补助B.生活补助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D.特殊奉献补助29、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D )予以保障。A.国家B.社会C.学校D.人民政府30、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A ) ,制定本法。A.宪法

9、和教育法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二、 多项选择题1. 教育行政机关的权利有教育规范制定权、形成权、 (ABCDE)。 A. 命令权 B. 处罚权 C. 强制权 D. 监督权 E. 裁决权2. 受教育者的教育违法可分为三类: (ADE)。 A.刑事违法 B.治安违法 C.教育违法 D.民事违法 E.行政违法3. 教育法律关系主体:(AB)、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受教育者等。A. 教育行政部门 B.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C. 国家机关D. 企事业组织 E.社会团体4. 教育行政处罚中被处罚者的权利分别有(CDE)、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 A.

10、 参与权 B. 人身权 C. 知情权 D. 陈述权 E. 辩解权5.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辞聘。(ACD)。A.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B. 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C. 体罚学生,教育不改的。D.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E. 侵犯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主要表现在: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隐私;不得隐匿、毁弃、非法开拆未成年人的信件;(BCD)。A. 不得遗弃未成年人; B. 不得侮辱、殴打未成年人;C. 不得接受未成年人就业; D. 不得

11、拐卖未成年人;E. 不得放弃未成年人接受教育;7.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制定,(ABCD);对教育改革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和重大的指导意义。A. 使人们对教育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B. 使教育改革找准了突破口,澄清了在教育改革中的一些模糊认识 ; C. 使教育工作者有了工作蓝图; D. 使教育事业有了大发展;E. 使教育得到社会的认可;8.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协调发展,(ABCD)实行分区规划,加强社会参与”的发展战略。A. 增加教育投入, B. 提高教师素质, C. 提高教育质量, D. 注重办学效益, E. 改善教育状况,9. 要对学生

12、进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反对拜金主义、(BCD)。A. 享受主义、 B. 拿来主义、 C. 极端个人主义、 D. 个人英雄主义 E. 无政府主义、10.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主要表现在:(ABC);加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教材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A.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B. 加强教师队伍的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 C. 巩固和完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 D. 提高幼儿园教师对教育理论运用的水平;E.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11. 教师的权利的内容有:科研学术活动权、(BCD)、报酬待遇权、进修培训权。A. 社会

13、活动权限 B. 教育教学权 C. 管理学生权 D. 民主管理权 E.生活保障权12. 解决教育争议的途径主要有:协商、调解、(ABE)和仲裁。 A. 申诉 B. 诉讼 C. 校内申诉 D. 民事诉讼 E. 行政复议13. 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ACD)、军事机关等。 A.行政机关 B.管理机关 C.检察机关 D.审判机关 E.政府机关14. 教育法律关系和任何法律关系一样,均由(ABC)等要素构成。 A. 主体 B. 内容 C. 客体 D. 行为 E. 后果15. 教育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内容为(ABCD)。A主体合法 B.权限合法 C.内容合法 D.程序合法 E.行为合法16怎样预防校园凶杀

14、及暴力事件 (ABCD )A常宣传 B. 多落实 C. 细管理 D. 巧沟通 E.勤警示17.大型学生集体活动时如何防止踩踏事件 (ABCD )A明确管理责任分工 B.通过案例加强安全教育 C. 加强设施检查消除隐患D. 家校共同教育杜绝纰漏 E.停止举行大型集体活动18. 如何处理自然灾害或校舍倒塌导致的群伤群亡事件 (ACDE)A启动应急预案 B. 等待救援 C. 紧急救护伤者 D. 事故善后处理 E. 快速疏导现场人员19. 学生跳楼自杀事故的预防措施有哪些?(ABCDEF)A做好预防自杀的宣传教育 B. 减轻外在压力 C. 避免学生认知绝对化D.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E.社会奉献爱心 F.加强心理辅导20. 住宿生宿舍中伤害事件的预防措施主要有:(ABC)A加强就寝安全意识教育 B. 检查维修宿舍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