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350221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8.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徐志耀:寻求学生内心感发的力量蜡烛教学设计一、文本分析: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一位著名的作家,他的作品曾经风靡一时,但很快默默无闻,我想主要原因还是作品的质量不高(六年每年一部长篇小说,且能得到当权者青睐,水平可想而知)。但令他成名的那首等着我吧,至今读来仍有着令人感动的力量。我就设计运用诗歌中的几个形象,与课文中的相关形象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再比较文本中的一些描写,并补充一些相关的材料,由此引发学生的联想,进而领悟作品的情感。二、教学目标:1、通过形象的比较体会作品的情感力量。2、结合补充材料体会作品的精神内涵。三、教学准备:学生预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找出文中有关蜡烛的描写并加以勾画

2、并思考其作用。文中在描写蜡烛的同时,还反复描写了主人公身上的哪些细节,在文中找出来。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这一课之前,先了解一下作者。西蒙诺夫,书下的注释仅仅短短的四个字介绍,但他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苏联和中国,却是非常著名的。他西蒙诺夫曾连续六次获得苏联的最高文学奖斯大林奖,是当时获奖次数最多的人。可是今天的我们对他却非常陌生,我想这与他的作品质量有关,他连续六次获奖都是凭借长篇小说,一年产生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的质量就值得人们怀疑了。另一位苏联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就如此评价他:“年轻的作家能从西蒙诺夫身上学到什么呢?难道只是写得快”不过,西蒙诺夫在短篇小说及诗歌

3、领域,确实有不凡的成就,使他成名就是这样一首诗歌,当时在苏联红军战士中几乎被每个人传抄:“等着我吧我会回来的。/只是你要苦苦地等待,/等到那愁煞人的黄雨/勾起你忧伤满怀,/等到那大雪纷飞,/等到那酷暑难捱,/等到别人不再把亲人盼望,/往昔的一切,一古脑儿抛开。/等到那遥远的他乡/不再有家书传来,/等到一起等待的人/心灰意懒都已倦怠。/亏了你的苦苦等待,/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救出来。/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只有你我两个人将会明白/全因为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学生诵读此诗节选)这首诗没有写什么悲壮的场面,是以红军战士的口吻来描写对故乡亲人的期待。大家说说,什么

4、样的人会在别人都已放弃希望之后依然苦苦等待自己?(挚爱的亲人,父母、妻儿)正是由于这份等待,让战士有希望,回到亲人的身边。今天我们所学的蜡烛同样也没有描写激烈的战斗,而是通过一位老妇人的举动表达出了令人震撼的力量。(二)品读“蜡烛”的内涵诗中写道“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救出来”,炮火连天的战场,当你读到这一句时,你联想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回答)在这样的场景中,什么给予人活下去的希望?(关怀与爱)在文中,在一片死寂的战场中,什么在点亮?(蜡烛)大家说说文中几处写道了蜡烛。(学生根据预习内容回答,并朗读相关段落,老师提示补充重要字句)提示:“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

5、的喜烛”(老妇人现在唯一珍视的东西,她点燃蜡烛的目的是什么?)“这晚上没有风,蜡烛的火焰向上直升,一点也不摇晃”,“蜡烛被爆炸的风吹灭了,很耐心地再把蜡烛点燃”(这个晚上可能没有风吗?当爆炸的风将蜡烛吹灭时,为什么老妇人似乎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天亮了,战斗在河那岸进行,敌人已经失败了,更多的红军战士在默哀之后,又投入了战斗。)“在坟堆上闪耀着柔和的火焰。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在战场上,在牺牲的苏联战士墓前,点燃的蜡烛有什么含义?)总结:老妇人点燃蜡烛是为了表示对这个逝去战士的哀痛。蜡烛不会熄灭,是因为残酷的战场并不能吞啮掉每一个英勇的战士,老妇人母亲一般

6、的爱激励着更多的战士走向战场,去夺取胜利,因此它也是红军战士英勇生命的写照。(三)品读环境:“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带给人们的是战争的残酷,文中对于战斗的描写非常简单,但同样也表现出了战斗的残酷。请大家看如下语段,在文中找出它们相应的位置。(学生找出相应的位置,老师提示)“在方场的中央,我们那五个人被对岸敌人的迫击炮火赶上了。”“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德国人又开炮了,炮弹在这小小的方场上炸开了。”(敌人的炮火夺去了一个战士年轻的生命,也让另几位战士负伤,而且敌人还在轰击。在敌人的轰击下,老妇人成了这个方场唯一活着的人。这里体现出了战场的什么特点?【残酷】)补充资料:二战期间,苏联在四

7、年的卫国战争期间有大约2000万人死于战场,而当时苏联的总人口不过1亿左右,国家1925年出生青年男子几乎都死在了战场上,战争对于苏联来说格外残酷。“德国人还在轰击,可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在老妇人的近旁。”“德国人还在开炮,可是跟先前一样,那些炮弹落得离老人很远。”(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妇人一个人在已经没有了生命的方场上行走,敌人如果看见了她还在轰击,那么说明敌人还有一丝怜悯之心,但为何又会在她点燃蜡烛继续轰击,有几颗炮弹还落得相当近呢?如果说敌人看不见她,可是她却是一个人慢慢地走过了方场,敌人的炮弹真的这么巧,一颗也没有落到她的近旁吗?【这里明显是出于作者的文学加工】)(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

8、么?朗读文中对她的描写:“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找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她不会匍匐前进,也不能快跑。她干脆直着身子,一摇一摆,慢慢地向广场上走去”,“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表现老妇人的英勇】)补充资料:希特勒曾经下令凡杀死一个德国士兵或其家属,应杀死100名南斯拉夫俘虏或人质;凡击伤一名德国士兵或其家属,应杀死50名俘虏或人质。为此他们闯入和平的小镇,杀害了正在上课的数百名孩子。南斯拉夫人民军的领袖铁托在战争期间曾数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他的爱犬帮他挡住了一块致命的弹片,而当纳粹空降兵在离他办公室数百米的地方突袭时,他有幸提前得到情报,早一刻转移。

9、但南斯拉夫人民没有屈服,至战争胜利,人民军已经发展到了八十万人,解放了五分之四的国土。(【老妇人点燃蜡烛,也同样体现了当地人民的英勇不屈。面对这样的人民,敌人的炮弹也在退缩,体现出了敌人内心的胆怯与软弱】)“战斗在河的对岸进行着,再没有炮弹落在方场上了。”(此刻战斗已经胜利,敌人被击败了)总结:在如此残酷的环境中,战士与人民的英勇最终打败了敌人,得到了最后的胜利。(四)品读其它描写:在残酷的战场上,老妇人的英勇令人感动,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作者还通过什么手法来体现这种庄严的氛围呢?(学生依据预习回答,突出“黑色大围巾”的形象)这一形象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披着那黑

10、色的大围巾”,“一个披着黑色大围巾的高身材的老妇人走近来了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此时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这一色彩?提示:西蒙诺夫是个非常善于运用色彩的作家,在前面所引用的诗歌中,大家是否注意到了“黄雨”一词,据说发表诗歌时,编辑要求他改掉这一词语,因为他没见过黄色的雨。但西蒙诺夫坚持自己见过,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情况下会出现黄雨?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当大炮掀起了无数烟尘时,当雨云飘过时,雨会怎么样?当战士们或他们身后的家乡亲人看到黄雨时,他们又会想到什么?(战场的残酷,引发对亲人的思念)那么,此刻当“黑色大围巾”出现时,同样让我们联想到了哪些情感?(悲痛)渲染了什么样的

11、气氛?(庄重)请大家对照文中在这里对老妇人的几段描写:“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老妇人蹲下身去拾起那蜡烛头,把那新的一支点着,插在那老地方。她站起来的时候,行动很困难”,“即使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严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这里作者写出了老妇人的动作有什么特点?(缓慢、严肃)反复强调了什么内容?(老妇人没有说话,几位战士也在默哀,即使在她走后,也是小声地谈论着)为什么这样写?(渲染庄严肃穆的氛围)总结:在诗歌中,作者这样写“从死神手中,是你把我救出来。/

12、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只有你我两个人将会明白/全因为同别人不一样,/你善于苦苦地等待。”在挚爱亲人的盼望下,有着巨大的力量支撑着战士回到他们身旁。同样,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下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让战士们哀悼完战友后继续战斗。这一力量就体现在哪里?(蜡烛,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学生齐读文章最后两节)(五)拓展内涵:在蜡烛一课中,作者强调了“南斯拉夫母亲”“苏联青年”,目的是什么?(体现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尊重)但是,本篇文章中有不少内容并不符合历史。补充资料:贝尔格莱德战役结束于10月20日,并非文中开头所写的9月20日。这也许是作者的笔误,或是翻译出现了问题,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问题并不大。但最为关键的一

13、点是,贝尔格莱德战役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德军最后一块阵地卡莱梅格丹(“土耳其城堡”)被攻克,参战的部队是苏军与南斯拉夫人民军,绝非是文中所描述的仅仅是一个苏军连队的功劳。两国人民的友谊并不是如文中所记述的那样“永远燃着”,苏南两国极其紧张,斯大林还曾经在苏联及东欧各国掀起了所谓抓“铁托分子”的运动。由此可见,文章虽然体裁象一篇战场通讯,但实际内容大都出自作者的文学加工,说是一篇小说更为合适。那本文的意义何在呢?(文中有一点内容是正确的,就是苏联红军正帮助南斯拉夫人民打击外来的侵略者。也正是因为如此,只要还有侵略者,还有不屈的人民,这篇文章就有令人感动的力量)(六)教后记: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纠结内容就在如何安排“黑色大围巾”一段的讲解,一开始,我是将之与蜡烛的分析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接收起来有些困难,因为他们还是没有了解战场的残酷,不明白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的出现有什么必要。因此在第二课时中,我将对战场环境的描写联系到对蜡烛形象的分析之后。当然,在教学中,我依然感到过渡有一点不自然。不过,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只有全面了解战争,才能真正明白战场的残酷性,也才能感受到残酷环境中主人公的英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作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