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348268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文言文)(课堂PPT)(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 言 文(2),大学语文(三),2,学习目标,【1】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文章。 【2】在表达方式上,记叙文常以叙述为主,间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方法。 记叙文的叙述方式有顺叙、倒叙、插叙、平叙和补叙。 【3】记叙文的描写应该成为我们掌握的重点。 记叙文的描写大体可归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风光描写和杜会环境描写。描写的方式有白描和细描。,3,【4】记叙文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间接抒情又可分为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托物言志等几种。 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是夹叙夹议的,往往具有画龙点

2、睛,升华主题,发人深思的作用。,4,知识要点总结,15.*郑伯克段于鄢(重点课文)左传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着作,相传为左丘明所着。 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5,一、课文主旨,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本文通过记述郑庄公与其弟共叔段争权夺利,最后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件,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无情和虚伪卑鄙。 二、学习要点 1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郑庄公:工于心计,城府深陈,奸诈狡猾,虚伪卑劣。 共叔段:无知愚昧、贪婪狂妄,野心勃勃。 姜 氏:偏袒昏聩、以私情干政。,6,三、疑难词

3、句,1亟请于武公。(亟:屡次) 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躲避)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鄙:边邑;两属) 4无庸,将自及。(庸:同用;及:延及)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完聚:修治城郭,聚集民众;缮:修缮;甲兵:兵器;具:准备;乘战车) 6公伐诸鄢。(诸:之于) 7、请以遗之。(遗wi:赠与,送给)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阙:通掘;隧:作动词,挖地道) 9爱其母,施及庄公。(施:延续,推及),7,四、重点段落分析,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1从这一段可看出姜氏怎样的

4、性格特征? 褊狭、昏聩、乖戾、以私情干政。 2“庄公寤生”的细节有何作用? 一是突现姜氏的性格特征, 二是侧面揭示庄公母子、兄弟矛盾的起因。 3这个开头预示着全文叙述的中心线索是什么? 郑庄公母子、兄弟之间争权夺利矛盾斗争的不断激化和解决。,8,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厚将崩。” 1从这段话可看出郑庄公隐藏着什么用心? 郑庄公的用心是故意放纵共叔段的野心,使他最终走上叛逆之路,然后一举除之,永除后患。 2共叔段和

5、郑庄公的矛盾揭示了怎样的社会政治现象? 兄弟间的矛盾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斗争的尖锐和残酷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的虚伪性。 3本段的中心人物是谁?作者是通过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一形象的? 中心人物是郑庄公。主要通过对话的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也通过人物性格对比反衬来刻画郑庄公的形象。,9,重点 难点 考点,理清本文情节发展的主要脉络。 A了解郑庄公、共叔段和姜氏的性格特点。 B理解并翻译下列一段文字: 自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至不义不昵,厚将崩. C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2)姜氏何厌之有? (3)不如早为之所。 (4)多行不义,必自毙。 (5)君将

6、若之何?,(6)公赐之食,食舍肉。 (7)其是之谓乎?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亟请于武公。 (2)都城过百雉。 (3)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4)无庸,将自及。 (5)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 (6)公伐诸鄢。 (7)请以遗之。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9)爱其母,施及庄公。,10,16.冯谖客孟尝君战国策,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整理编订者是西汉刘向。 一、课文主旨 了解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本文选自战国策齐策。 通过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经营三窟,巩固政权的故事,赞扬了冯谖深谋远虑,有胆有识的政治才能,显示了多谋善断的策士在

7、战国时期纵横捭阖的斗争中的重大作用,也暴露了战国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斗争。,11,二、学习要点,1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冯谖为孟尝君“市义”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恩,帮助孟尝君巩固在他薛地的地位,但从另一方面看,也体现了一定的民本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因而具有某种积极意义。 2本文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的写作方法: 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一波三折、生动有趣的情节,既彰显出冯谖的独特个性,又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这种手法避免了平铺直叙,造成文章的悬念,使文章波澜起伏,姿态横生。,12,三、疑难词

8、句,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揭:举;过:拜访) 2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意动,感到奇怪;衣冠:名词作动词,穿衣戴帽) 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责:同债,债务;何市,市何,宾语前置,买什么),13,重点 难点 考点,了解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蕴涵的“民本”思想及积极意义。 分析冯谖的性格特征,掌握本文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 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 (2)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3)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 (4)窃以为君市义。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2)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

9、尝君客我。“ (3)孟尝君怪之。 (4)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5)驱而之薛。 (6)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14,17.*李将军列传(书选)(重点课文)史记,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了解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 一、课文主旨 本文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作者司马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本文通过记述西汉名将李广功勋卓著,却长期遭受压抑,最终被逼自杀的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李广才略和人品的钦佩,对李广不幸遭遇的同情,也揭露了西汉朝廷赏罚不公,刻薄寡恩与黑暗无道的社会现实。,15,二、学习要点,1

10、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 李广有着骁勇善战,机智勇敢,武艺超群,胆识过人,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英雄本色,同时又有廉洁轻财,爱护士卒,忠实诚信,口讷少言,负能使性等性格特征,飞将军的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 2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一代名将李广衷心倾慕,对其不幸遭遇结局深切同情。 同时对汉代统治者妒贤忌能,任人唯亲等表示强烈的不满,在对李广命运的同情悲愤中也寄寓了对自己身世的无尽慨叹。,16,三、疑难词句,1杀其二人,生得一人。(生得:活捉) 2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陈:同“阵”) 3胡虏易与耳。(与:对付) 4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之:往、到) 5急诣部,

11、如书。(诣:往、到 6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绝:穿越、渡过。幕:同“漠”),17,四、重点段落分析,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 1本段表现了李广怎样的个性特点? 表现了李广勇敢和善骑射的个性特点。 2本段主要用什么描写方法来刻画李广? 主要是行为描写,也有语言描写。,18,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1这段文字表现了李广什么

12、样的性格特征? 表现了李广爱兵如子的性格特征:打仗时他身先士卒,饮食上他让士卒优先。 2兵士为什么爱乐为李广所用? 因为李广关心、体恤、爱护他们。,19,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人,广亦竟射杀之。 1本段表现李广怎样的性格特征? 善射,臂力非凡,有传奇色彩。 临危不惧,处变不惊,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 2指出本段的细节描写,这细节表现了李广怎样的性格特征? 细节描写是:“广出猎视之,石也。” 表现了李广的善射。,20,(一)掌握李广性格的主要特征;说明作者通过李广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3、(二)掌握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理解本文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在刻画人物性格中的作用。 (三)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段落: (1)自匈奴大人上郡至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2)自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至士以此爱乐为用. (四)理解并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士卒亦多乐从李广而苦程不识。 (2)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3)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 (4)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5)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6)(程不识)为人廉,谨于文法。 (7)胡虏易与耳! (8)岂吾相不当侯邪?且固命也? (9)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21,(五)解释下列

14、加点的词语: (1)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2)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 (3)杀其二人,生得一人。 (4)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 (5)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 (6)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7)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 (8)大军不知广所之,故弗从。 (9)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10)其射猛兽亦为所伤云。 (11)为虏所生得。 (12)急诣部,如书。 (13)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 (14)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22,18.*张中丞传后叙(重点课文)韩愈,韩愈:文学常识。 一、

15、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驳斥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记述南霁云及补记张巡,许远的一些逸事,赞美了安史之乱时,抗击叛军的英雄,斥责了一些小人对这些英雄的诬蔑。 二、学习要点 1理解“后叙”的含义: “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 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23,二、学习要点,2掌握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 叙事和议论并重、文章前半部分议论与后半部分记叙的有机结合。 3本文前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后部分是记叙文。 前部分驳斥从两个方面驳斥了对许远的诬蔑,从一个方面驳斥了对张巡,许远守睢阳这件事情的诬

16、蔑,赞扬了他们捍卫天下的事迹; 后部分记叙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补记了张巡,许远的事情。 两部分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前面是后面的纲,后面是前面的事实佐证,紧紧围绕主旨。,24,三、疑难词句,1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通晓、理解) 2疑畏死而辞服于贼。(辞服:说了的话) 3以此诟远。(诟:辱骂、责备) 4弃城而逆遁。(逆:预先) 5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讲:议论、考虑) 6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尽:逐渐趋向覆没;日滋:一天比一天增加) 7设淫辞而助之攻也。(淫辞:夸大失实的邪说),25,四、重点段落分析,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余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蔽遮江淮,沮遏其势,天下之不亡,其谁之功也?当是时,弃城而图存者,不可一二数;擅强兵坐而观者,相环也。不追议此,而责二公以死守,亦见其自比于逆乱,设淫辞而助之攻也。 1这段话可分几层?概括各层大意。 这段话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其谁之功也”,肯定张巡、许远“守一城,捍天下”的功绩; 第二层从“当是时”劾“相环也”,揭露逃跑者和旁观者的卑鄙行为; 第三层“不追议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