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4347417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体育养生概念、分类、功能(课堂PPT)(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节 传统体育养生学概念和内涵 第二节 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容和分类 第三节 传统体育养生学特点和功能,传统体育养生学概述,2,第一节 传统体育养生学概念和内涵,1、概念: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融为一体,达到增强人体各部分机能,诱发和启发人体内在潜力,起到防病、治病、益智、延年的作用。是一门涉及身心互相作用的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3,2、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学科性质: A、是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涉及身心互相作用的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 B、以传统体育项目为研究对象,具有养生学、传统体育的特征; C、既注重理

2、论研究,又关注实践练习; D、已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4,3、与医学的区别: 医疗方法:主要靠药物的性能和医生的技巧来进行治疗康复,对病人来讲,自身是被动。 传统体育养生: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锻炼,有意识地自我控制心理、生理活动,达到增强健康、防病治病的效果。,5,与一般体育运动的区别:一般体育运动特点: A、具有竞争性和对抗性,追求高、难、美、新。 B、追求人体外在的强壮和健美。 C、追求短期内身体的激烈运动和外在变化。 D、对场地、体质都有很高的要求。,6,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 A、是通过姿势、呼吸、意念的整体锻炼,逐步地 调整人体生理、心理功能,加强机体的健康

3、效应; B、注重加强人体内部运动,调整人体内部机能; C、它动作一般具有柔和、缓慢、均匀的运动特点; D、动作结构简单、运动量小,不受年龄、性别、体 质、时间、季节、场地器材的限制。,7,一、导引静功、动功、保健功 二、武术套路运动、功法运动,第二节 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内容和分类,8,典故: 导引之法,深能益人延年,与调气相须,令血脉 通,除百病。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 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 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9,典故: 导引,谓筋骨,动肢节导引按蹻,中人用为 养神调气之正道也

4、。按为折按皮肉,跷为捷举手足。 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倚立,或踯躅, 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抱朴子 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10,11,1、定义:是以肢体运动为主配合呼吸吐纳的传统健 身法。包括导气、引体、按跷。包括静功 、动功、保健功 2、作用:伸展肢体、宣导气血、防治疾病,是一 种主动性地对形体和精神的自我调节、自 我补益 、自我增强锻炼手段与方法。,一、导引,12,静功,A、概念:练功时身体姿势处于相对安静的状态,以调心、调息为主,不断加强意念对自身的控制能力的功法。 B、分类:以锻炼呼吸为主的静功 以锻炼意念为主的静功,13,a、腹式呼吸 顺腹式呼吸:吸

5、气时轻轻扩张腹肌,在感觉舒服的前提下,尽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气时再将肌肉放松。 逆腹式呼吸:即吸气时轻轻收缩腹肌,呼气时再将它放松。,以锻炼呼吸为主的静功,14,b、停闭呼吸法 吸呼停法:吸气时舌尖轻抵上腭,口齿轻闭,随着吸气将小腹慢慢鼓起,同时意念将气引至丹田。随后进行呼气,呼气时舌抵下齿门,口齿微开,将气缓缓呼出,同时小腹慢慢收回。呼气后,呼吸停顿12秒钟。 吸停呼法:吸气时舌抵上腭,小腹随吸气慢慢鼓起,同时意念将气引至中丹田。吸气后,呼吸停顿12秒钟,舌抵上腭不动。停顿后,缓缓呼气,舌抵下门齿,小腹慢慢收回。,15,c、丹田呼吸法 上丹田:头顶百会或两眉间印堂穴 中丹田:膻中穴或巨阙穴(脐

6、上六寸处) 下丹田:在脐下小腹部分,包括关元、气海,神阙、命门等穴位。多指人体脐下三寸处之关元穴。,16,d、胎息法脐呼吸:吸气时意想气自丹田吸入, 稍作停留,再意想气自丹田呼出。稍停再作重复。 呼吸要绵细、缓慢、均匀,意守要在若有若无之间。 得胎息者,能不以口鼻嘘吸,如在胞胎之中。 人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炁,握固守一,是名胎息,17,a、意守:指功法锻炼过程中,将意念集中和保持在身体某一部位,或某一事物上的方法和过程。通过意守,可以帮助排除杂念,逐渐入静,达到“凝神聚气的练功效果。 b、意守丹田:是指在精神作用的指挥下,有意识地诱导思想专注于丹田,进行呼吸吐纳,使精神不涣散,呼吸自然放松

7、,心平气和,呼吸节奏达到缓匀状态,意气合一。,以锻炼意念为主的静功,18,A、概念:练功时以多变的肢体运动形式为特点,调身、调息为主,通过身体姿势的变化对气机运行影响的功法。注重锻炼筋骨、肌肉、皮肤,故又称“外功”。 B、特点:外动内静,动中求静,以调身导引为主。 C、分类:以内练为主的动功 以外练为主的动功,动功外功,19,典故: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渔。 吕氏春秋 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华佗,20,分类:文八段坐势八段锦 武八段站势八段锦 特点:柔和缓慢,圆活连贯;松紧结合,动静相兼; 神与形合,气寓其中。 动作名称

8、:1、两手托天理三焦 2、左右开弓似射雕 3、调理脾胃须单举 4、五劳七伤往后瞧 5、摇头摆尾去心火 6、双手攀足固肾腰 7、攒拳怒目增气力 8、背后七颠百病消。,以内练为主的动功八段锦,21,特点:动作舒展,伸筋拔骨;柔和匀称,协调美观 注重脊椎的旋转屈伸。 练法要求: 1)注重易筋练膜,习武练勇。 2)强调肢体运动,使身体运动强度增大,体现出中国传统体育重形体运动的特点。 3)在练法上,先练内功再练外功。内外结合强身壮力是技能演练的基本要求。,以外练为主的动功易筋经,22,保健功,A、概念:运用自身按摩、拍击等锻炼方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增进健康的功法。 2、分类: 自我按摩法:推、

9、拿、按、压、擦、揉、捏、点 自我拍击法:拍、击、叩、弹、啄,23,二、武术,1、概念: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运动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分类: 套路运动:拳术、器械、对练、集体演练、搏斗运动 功法运动:柔功、内功,24,第三节 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和功能,一、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特点: 1、既能养生,又能治病; 2、强调整体观,以内因为主的运动; 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练功方法; 4、具有广泛的适应性。,25,五禽戏:虎、鹿、熊、猿、鸟。 外动内静、动中求静、动静兼备、有刚有柔、刚柔并济、练内练外、内外兼练。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26,太极拳:以

10、心行气,以气运身。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 形意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少林拳:要求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27,二、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功能: 1、培补元气 A、保养正气:多以培补后天,固护先天为基点。 B、调畅气机:则多以调息为主;可配合导引、按蹻、健身术。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28,2、平衡阴阳 阴阳调和则精神充旺,邪不能侵,得保健康。 阴阳平衡失调是疾病发生的最为主要的因素。 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29,3、疏通经络 A、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 B、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 动形以达郁 任督二脉,此元气之所由生,真气之所由起。,30,4、调和气血 A、以形体动作促进气血流行。 B、以意念来导引气的运行。 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31,5、调理脏腑 A、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 B、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