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339460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高中生物专题4+5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水平测试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45水平测试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不属于转基因生物优点的是()A解决粮食短缺问题B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污染环境C增加食品营养,提高附加价值D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答案D解析转基因生物可能产生人体的抗原性物质,这属于转基因生物引发的食物安全性问题。2运用转基因技术培养的单细胞“工程硅藻”,可把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脂质形式储存起来。科学家计划在海水中大量培养“工程硅藻”,捕捞后从中提炼“生物柴油”。与矿物柴油相比,使用这种“生物柴油”的优点是()可再生不显著

2、增加碳排放不排放含硫废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A B C D答案A解析转基因生物柴油来自“工程硅藻”,可以通过生产获得,所以属于可再生能源,正确;“工程硅藻”产生的脂质最终都会被分解,所以通过燃烧并不能显著增加碳排放,正确;脂质中不含硫,通过燃烧不排放含硫废气,正确;对生态环境是否会造成负面影响还不确定,错误。3目前一部分人对“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有激烈的争论,如果正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利的,反方认为转基因微生物的产生是有潜在风险的。下列观点中能支持正方的是()A通过转基因技术形成的“超级病菌”危害人类健康B转基因微生物的扩散会威胁生物的多样性C利用转基因微生物可以生产某些药用蛋白

3、或抗生素D毒性基因通过基因漂移而造成“基因污染”答案C解析A、B、D三项所述均反映出转基因生物的产生是有风险的,只有C项所述可支持“转基因微生物对人类有利”这一观点。4转基因技术就是对某一物种具有特殊性状的基因进行分离,并把它转移到另一物种中去,从而使这一物种具有组合基因。然而转基因技术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下列选项中不是转基因生物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是()A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如抗除草剂作物的产生会破坏农田生物多样性B使近亲野生物种具有抗性基因,可能会变成“超级杂草”C转基因生物的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D转基因生物的大规模繁殖导致生物入侵答案C解析“食品加工”带来食品污染应属“加工”过程而非转基因

4、技术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5下列哪一观点缺乏科学依据()A由于存在生殖隔离,转基因植物很难与其他植物杂交B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绝对不会造成其他生物的安全问题C植物花粉的存活时间有限,一般不会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D转基因农作物若缺乏配套的种植技术,也会造成减产答案B解析虽然许多农作物花粉的传播距离有限,但仍有可能使目的基因通过花粉传播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6科学家曾研究出了一种牲畜食用的转基因玉米,但后来发现某些过敏体质的人误食后,会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科学家马上销毁了这种转基因玉米,不再种植。这个事实主要表明()A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是有根据的B科学家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是慎

5、重的C对转基因食物缺少安全性评价D转基因食物不能让人放心食用答案B7关于设计试管婴儿的问题,下列哪项不合乎道德规范()A设计试管婴儿,可以考虑选择性别,以避免有些与性别相关联的遗传病孩的出生B利用婴儿的脐带血C利用试管婴儿提供骨髓造血干细胞救治病人D利用设计试管婴儿技术设计很多的相似婴儿用于表演等商业活动答案D解析设计试管婴儿不同于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出现的试管婴儿,设计试管婴儿一般是为了救治病人,需要试管婴儿的骨髓、干细胞、脐带血等,这样的设计都符合伦理道德,那些为达到不正当目的而设计试管婴儿的做法都违背伦理道德。8基因身份证是指()A能够证明个人全部基因结构的证件B能够提供个人完整遗传

6、信息的证件C记录个人某些基因资讯的证件D用于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的证件答案C解析基因身份证即记录个人某些基因资讯的“身份证”。9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的医生利用基因诊断和胚胎筛选技术,使一对拥有乳腺癌家族病史的英国夫妇顺利孕育一名排除乳腺癌隐患的婴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这项技术属于“设计试管婴儿”,该技术的使用应受到限制B该项技术中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C为保证胚胎移植的成功,必须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至原肠胚时期D在进行乳腺癌基因诊断时可运用DNA分子杂交技术答案C解析人的胚胎移植时间一般为816个细胞时期,不能将受精卵在体外培养到原肠胚时期再进行移植。10生物武器

7、和常规武器相比,其危害的特殊性有()致人生病传染性强,但持续时间短杀伤范围大,难防难治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有效地攻击特殊人群A BC D答案B解析生物武器的危害表现在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污染面积广;不易被发现;有一定的潜伏期;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11若转基因技术被滥用,恐怖组织就会将其用于恐怖行为。下列不属于恐怖组织的行为的是()A把蜡状杆菌通过转基因技术改造成像炭疽杆菌一样的致病菌B将灭活的天花病毒导入到人体内,使人具有免疫力C把流感病毒基因改造,以使具有某种易感基因的民族感染这种病毒,而施放国的却不易感染D将生物毒素分子的基因与流感病毒的基因拼接在一起答案B12下列哪项是对待生物

8、技术的理性态度()A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不存在负面影响B转基因农作物对于解决粮食、能源等问题起了积极作用,但也存在一定风险C克隆技术如果被一些人恶意利用将给社会带来灾难,应禁止任何克隆研究D转基因技术如果被恐怖分子利用将可能导致人类灭绝,应停止转基因研究答案B解析转基因技术是按照人们的意愿对生物进行设计,但由于技术方面的不足和人为因素的存在,仍然可能产生负面作用;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是造福人类还是危害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面对科学技术的利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趋利避害,而不能因噎废食。13设计生态工程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其根本目标是()A充分发挥资源

9、的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B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C防治环境污染,追求生态效益D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高答案D解析生态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1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态工程依据的是生态学、经济学和工程学的原理B研究对象为自然的生态系统C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D以整体观为指导,在系统水平上进行研究,以整体调控为处理手段答案B解析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为“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15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

10、循环再生的原理,在于使各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顺利进行,不产生废弃物B物种多样性原理,是各种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的相互作用,使各种生物种群数量保持基本稳定C整体性原理,是考虑自然系统的规律,所有的人类活动必须完全以生态系统为核心D系统整体性原理,是指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答案C解析整体性原理是指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人类活动与该理念相符合的是()A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地B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C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开山采矿D为提高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答案B解析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破坏

11、植被和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破坏,A错误;为保护生态环境,禁止乱砍滥伐,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为发展地方经济,盲目开山采矿会破坏当地生态平衡,同时会污染环境,C错误;许多种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环境污染,同时破坏生态平衡,D错误。17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原理和事例,对应错误的是()选项有关事例相关的生态工程原理A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C太湖中水葫芦疯长,破坏水体生态系统违反协调与平衡原理D前面造林,后面砍林违反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答案D解析无废弃物农业指的是本系统内产生的废弃物,又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原料,因此

12、遵循的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A正确;在人工林中增加植被的层次,实际上是在增加生物的种类,提高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增强人工林的抵抗力稳定性,遵循的是物种多样性原理,B正确;太湖中水葫芦疯长,破坏了当地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违反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正确;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的农民生活问题,否则容易造成“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因此,这涉及的是整体性原理,D错误。18“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A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 B城市环境工程C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答案C解析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造成了草原荒漠化,要使草

13、原环境改善和恢复,首先要恢复其植被,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9“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中注意了以下两个问题: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和树种的多样性问题。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和整体性原理答案B解析协调与平衡原理指的是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种植的树木既不能因不适应环境而被淘汰,也不能成为破坏当地生态的“入侵物种”,因此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考虑树种多样性问题,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B正确。20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

14、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答案C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部分构成,在沼气池中,微生物分解通过光合作用储存在农作物中的有机物,产生沼气,属于分解者,A、B正确;要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将农作物中的能量多级利用,将废物变为生产新产品的原料,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D正确;生态系统中,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而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C错误。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21(12分)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实现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已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科学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