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85编号儒林外史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338517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485编号儒林外史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5485编号儒林外史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5485编号儒林外史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485编号儒林外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485编号儒林外史(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林外史核心人物之王冕儒林外史核心人物之王冕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书中人物都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表现这些人物, 将社会中的形形色色人们的言行反映出来。 吴敬梓是一个思想独特的作家, 他能够加将自己 的独特思想蕴含在平静的人物描写中,读者通过阅读能够加深对社会中人物的认识。 这本书的第一回是一个楔子,所谓“借名流隐括全文”,王冕虽然与后面文章中的人物 没有关系,但并不是没有联系。王冕的言行举止表达了作者所崇尚的一些观点。 一开始就描写王冕的家境贫穷,七岁丧父,十岁给人放牛,这在当时可能并不罕见,值 得注意的是他有一个好的心态。在古代等级观念非常严重,所谓“士农工商”,当时人们认 为读书人

2、是很光彩的,虽说有句话叫“百无一用是书生”,那也没说读书人身份低下,说的 是读书人有满腹才学, 却没有地方施展, 或者是读书人太多了, 造成了巨大的人力资源浪费。 这么多人想去读书,和今天人们都想找稳定的工作是一样的,读了书,可能生活困顿些,却 有了登上仕途的可能,这是十分体面的。在这里王冕却不是这么说的,他说 : “在学堂里坐 著,心里也闷 ; 不如往他家放牛,倒快活些。假如我要读书,依旧可以带几本去读”。这里 面王冕完全不像其他人那样认为放牛是低下的活计, 读书才是正道, 而是将放牛看成一件普 通的事,想读书也可以读的,这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 在平常,人们有审美的眼光,也知道兴趣是最好

3、的老师,却很少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原 因也很简单,例如范进一生想考一个好功名,这样一来,那些绘画、音乐之类的自然成了细 枝末节,不肯下功夫了,这是其一 ; 第二,读书人考到功名前都很穷,基本上不能满足温饱, 这些东西自然更不放在心上了。王冕和这样的人不同。他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轻视读书,也 不过分重视,于是看到雨后荷花,就能够开始画。同时他能够聚钱,不大手大脚地花,能把 它们用到关键的地方。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正是这些原因他才成为了一个著名的画家。 后来,王冕有了名气,也不去放牛了,在家画画。这时有个县令偶然买了他的画,被危 老先生看中了。危老先生是当地的著名乡绅,买了二千两银子的房子,曾经被“

4、皇上亲自送 出城外,携著手走了十几步”。这样一个乡绅是十分体面的,平时就是地方长官,也会十分 敬重他。这在古代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在古代乡绅不仅仅只是有钱就行的,需要有一定的 地位,很多博物馆中都有牌匾,写着“儒学正堂”什么的,这在古代是一种荣耀,乡绅在古 代往往有这样读书人的牌匾。王冕不管这些,他四处躲着来拜访他的县老爷。翟买办对他说 “老爷将帖请人,谁敢不去”,他也不问。这样的行为与世上常有的言行不符,体现了王冕 不同寻常的一面。 最后王冕跑去济南了, 县令也找不到他。 这些在古代也是一种高尚的节操, 像伯夷叔齐不食周栗那样,这是一种类似于道家“隐”的品格。 本回中还有一个秦老。秦老是一个

5、老好人。“虽然务农,却是个有意思的人”。他既和 王冕这样的世外之人玩得很好,说明他品行不坏,也能和买办这样的小吏玩得很好,说明他 比王冕更加善于交际。我觉得这样的人更能适应社会,作者显然不这样想。古代人认为 : 穷 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一点在这里可以分成两段讲。前一段在这里表现得很明显, 他不愿意与危老爷、县令这样的人交往,显示出他独特的个性。县令来拜访王冕时,令他打 定主意的是:“老师前日口气,甚是敬他;老师敬他十分,我就该敬他一百分。况且屈尊敬 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 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这个县令并 不是真心想去见王冕,而是认为这样符合规定,又能够被人

6、记住。当时这种求名的思想很可 能是主流,所以秦老才会听说王冕没有接见而见怪。王冕估计也看出来了,他又不愿与官吏 为伍,所以他避而不见。现在这样显然是不行的,但在当时,这种行为被看做相当清高的品 行。 后半段达则兼济天下在这里表现得不明显, 后来 “王者之师” 的统帅朱元璋来找他做官, 他也不去, 隐到会稽去了。 一般读书人都不是这样的, “学而优则仕”, 读书人往往喜欢做官, 王冕不是没有能力, 而是不愿去。 这既是因为王冕母亲临终前的要求, 也有王冕自己的思想。 王冕之所以能放在第一回,是因为他不但有才,而且品性很好。王冕身上有一种超凡脱 俗的气质。这一回开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 ;

7、 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 求他。”王冕却不是这样,他看得很透,像他母亲所说的那样不去做官,而是继续当平民。 在谈论科举制时,王冕也有不同的见地。古人以孔孟之道为范本,在汉朝大一统后的数千年 里,基本上只有阐述、论证、解释这些观点的,很少出现跳出来批驳的人。因为在古代,这 些是正统思想,凡是怀疑的人都会有惩戒发生。王冕对礼部议定取士之法 : “三年一科,用 五经、四书、八股文”的看法是“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 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这在当时是很叛逆的说法,很多人甚至会觉得很惊讶,而王冕能 够站出来说,显示了他独到、独立的见解。 王冕是一个“嵌崎磊落”的人,他

8、有卓越的才华,而且格调高卓,磊落洒脱。他自幼就 很有才,自习能力超强,而且十分洒脱,不拘于时,不慕名利。这与后面出来的人物形成鲜 明的对比。例如后来出来了一个周进,也是有才的,可是一辈子都想中个科举,最后看到号 板就失控了。如果把它和王冕放在一起,那种名利观的对比一下子就鲜明了。再有严监生这 样的, 十分贪财, 同王冕这样只要能孝顺母亲, 自己够用就行的人进行对比, 也是高下立判。 所以,王冕在这里就是一个榜样的形象,他对儒林外史后面出来的人形成一个对比,这 也是吴敬梓把它放在本书第一回的作用。 王冕还是一个十分孝顺的人。在一开始放牛时,他就经常把好东西包好,带回家给母亲 吃。后来也多次提到他

9、赡养母亲。在山东时,他看到难民,就想到了母亲,于是立即回家了。 母亲临终前和他说的不去做官,他也严格遵守。这些都是符合孝道的要求的。从古至今,孝 顺都是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这里放在王冕身上,也是对其品格的一种补充,是作者为了完 善其人物形象而注意放进去的,只有这样,王冕的德行才能算高尚。 王冕的作用既能在书里发挥,也能在书外发挥。在书里,他形成标杆,对文人气节进行 确立 ; 再书外,他也是一个标杆,宣扬正确的人生与价值观。作者塑造这样的形象,对阐述 自己的观念是很有帮助的。 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登场的第一人。对于一部小说而言,最难写的就是开头,小说的 开头往往都暗藏玄机,且不论现代小说对完美开头的

10、孜孜追求,单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开头, 大多字字珠玑,别有深意,并且喜好以诗词开篇。儒林外史亦是如此。 王冕是全书中作者最倾心、最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物之一,和杜少卿前后辉映,犹如两座 山峰, 拱起了整本小说。 儒林外史 中的反面人物众多, 与对王冕杜少卿等人的推崇相比, 吴敬梓无疑更重批判, 而对众多腐儒昏儒的批判则更显出王冕的出场在整部小说中极其关键 的作用。我觉得,王冕之所以被置于全书之首,盖在于王冕犹如一面清镜,站在队列最先, 其身后的一干儒生次第经过,王冕的高洁正映衬出其后众多出场者低劣的人品和污浊的心 灵。王冕仿似一杆标尺,衡量出众人的蝇营狗苟。 当然,王冕的出场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为了“对比

11、”。这实际上是一个在对比中双向 互动的过程每出场一个反面人物, 如范进, 他们身上的某些弱点便在王冕几近完美的人 格魅力的照射下凸显出龌龊,同时,他们的龌龊也加深了我们对王冕的敬佩,于是,几乎每 有一个新人物出场,王冕的圣洁便加深了一层,王冕的人格并非只在第一回中被表现,其后 的每一回都可以看做是对王冕人格的隐性描述。比如,周进欲撞死在贡院,表现的是其对功 名的执着,而这正好映衬出王冕的超然,所以,吴敬梓在描写周进范进一干人的同时也更清 晰地描摹出王冕的画像。王冕就像泉水之源,清澈甘洌,而其下游之水则清浊不定,但每一 股细流都源于王冕,都能够在王冕这里找到一点影子。所以,王冕差不多只能出现在小说的 开头,甚至只能是小说中出场的第一人,王冕若是在小说中部抑或后部才出现,则这种“正 本清源”的安排就荡然无显了。 具体摹写王冕的章节只有第一回, 但王冕的身影却贯穿全书, 闪动在所有的五十六 回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