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37297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设计】2013高考历史 专题16 第1节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及 斯大林模式 另备试题 人民版必修21. 列宁说:“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是同下层脱离的,这一政策没有造成生产力的提高,而这一点在我们的党纲里却被认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材料中的“经济政策”是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优先发展重工业政策 D农业集体化政策答案A2.美国人哈默被称为“红色资本家”,他23岁时到苏俄访问,为俄国人购买了100万美元的小麦,列宁接见了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他81岁时乘坐自己的专机进入中 国,他旗下的西方石油公司随后也成为首批进入中 国的企业。以上活动发生的重要历史时期

2、分别是A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新中 国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B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期,中 国处于改革开放新时期C苏联实施“一五”计划时期,中 国处于“大跃进”时期D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 国处于“文革”时期答案B3.20世纪20年代,一位苏俄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这主要体现了A十月革命胜利的重大影响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意义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作用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成果答案C4.有人称苏俄新经济政策是“布尔什维克转向资本主义”,有人说罗斯福新政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两种看法的共同缺陷是( )没有从政策实施

3、的根本目的上看问题 没有看到政策仅在一定限度内调整 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没有从发展的、辩证的角度看问题A B C D 答案A5. 黄苇町在苏共亡党十年祭中说,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仍然代表工人的占4%,认为代表全体人民的占7%,认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85%!依据这则材料,如果从执政党的建设方面分析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失败的原因,最根本的是A.体制僵化,监督机制的缺失 B.党内特权、腐败现象严重 C.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的支持 D.人民群众对党的极端不信任答案A6. 苏联的工业化和英美资

4、本主义国家工业化进程相比,不同之处在于工业化首先从重工业起步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工业化影响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工业化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A B. C. D. 答案 A7. 有人认为,苏联发明了“在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靠人力劳动投资,迅速跨过工业化阶段的无情的国家公式”这一观点 ( )A充分肯定了农业集体化运动B指出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C较客观地评价了斯大林模式 D揭露了赫鲁晓夫改革的本质属性答案 C8.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有明显弊端,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 ( )A农民的负担过重B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C消费品供不应求D重产值、轻产品的质量和品种答案B9.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斯大林在

5、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由于轻工业同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引自斯大林选集下卷材料二 毛泽东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材料三

6、 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说:“斯大林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早就提出过工业是主导,农业是基础,要发展工业就必须从农业开始的重要论断。他在理论上一再反对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殖民地,但实际上是把农业作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的稞麦,每公斤付给农民13卢布;而政府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国家售价比购价高出5-6倍,结果使农业生产遭受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饿死了1000万人。” 引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1)依据材料分析,工业化通常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 (2)结合史实说明,苏联采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途径的理由和依据。(3)苏联工业化所采取的途径造成了什么问题?我们从中可吸取什么教训? 10.有人说“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体制上的保证,是苏联在反法西斯斗争中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是东欧人民民主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也有人说“正是因为斯大林模式导致了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因此,这一体制毫无进步性而言”。请结合史实和你自己的思考,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理解。(3)对历史现象的评价,一定要史论相结合。-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