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4335956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8.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承载力检测静载试验(最新精选编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基础工程检测,1,1.概述,1.1 建筑地基型式,2,1.概述,桩的分类,3,桩基础构造 桩基础包括:桩体和承台。 荷载传递路径: 上部结构 承台 桩 地基 桩的分类 按荷载传递机理分:端承桩、摩擦桩。,桩端阻力Qp,桩侧阻力Qs,4,1.概述,地基基础检测解决的主要问题,承载力(包含变形特性)、完整性(均匀性),地基基础检测主要方法,1.2 地基基础检测解决的主要问题与主要检测方法,5,5,基桩静载试验,地基基础静载试验,地基静载试验,单桩竖向抗压,单桩竖向抗拔,单桩水平试验,地基(岩)土静载,复合地基静载,浅层平板试验,深层平板试验,岩基载荷试验,1.概述,1.3地基基础静载试验类

2、型,6,2.基础知识,2.1 术语及定义,7,2.基础知识,2.1 术语及定义,“静载试验static loading test”的定义: 在桩顶部逐级施加竖向压力、竖向上拔力或水平推力,观测桩顶部随时间产生的沉降、上拔位移或水平位移,以确定相应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或单桩水平承载力的试验方法。,主要目的 1、为工程提供承载力的设计依据, 2、为基桩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检验和评定提供依据, 3、为基桩施工选择最佳工艺参数, 4、或为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与提出承载力的设计依据。,基桩静载试验的地位:是目前进行承载力和变形特性评价的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如基桩高应变法)与之进行

3、比对的标准。,8,2.基础知识,2.2 建筑基桩常见的质量问题,9,2.基础知识,2.2 建筑基桩常见的质量问题,10,3.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目的:,3.1.1,11,灌注桩,混凝土达龄期后,3.1.2 测试时间:,预制桩,砂土 10 天,粘土 15 天,淤泥 25 天,试桩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12,1)适用于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 2 )当埋设有测量桩身应力、应变、桩底反力的传感器或位移杆时,可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3)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验桩,应加载至破坏;当桩的承载力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可按设计要求的加载量进行。 4)对工程桩

4、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 2.0 倍。,适用范围,3.1.3,13,主梁、次梁、锚桩或压重等反力装置; 千斤顶、油泵等加载装置; 压力表、压力传感器或荷重传感器等荷载测量装置; 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等位移测量装置,3.1.4 荷载实验装置,14,(一)锚桩法,由试桩、锚桩、主梁、次梁、拉杆、锚笼(或挂板)、千斤顶等组成。,15,锚桩法静载试验,16,锚桩、反力梁装置提供的反力不应小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1.5倍; 当采用工程桩作为锚桩时,锚桩数量不得小于4根,当要求加载值较大时,有时需要6根甚至更多。 锚桩与试桩的中心间距,当试桩直径(或边长)小于或等于800m

5、m时,可为试桩直径(或边长)的5倍;当试桩直径大于800mm时,上述距离不得小于4m。,注意事项:,17,(二) 堆载法 由重物、工字钢(次梁)、主梁、千斤顶等构成 堆重重物通常采用砂包和钢筋混凝土构件,少数用水箱、砖和钢铁块等。,18,19,按静荷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20,压重不得少于预估最大试验荷载的1.2 倍,且压重宜在试验开始之前一次加上,并均匀稳固的放置于平台之上。 压重施加于地基土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注意事项:,21,(三)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 当试桩最大加载量超过锚桩的抗拔能力时,可在承载梁上放置或是挂一定重物,由锚桩和重物共同承受千斤顶受力。,

6、22,桩基础静荷载试验示意图,23,24,4 .试验方法、终止加载条件: (1)加载 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满足连续两小时内每小时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 .1mm的相对稳定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每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及桩侧阻力与桩端阻力),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2)卸载 分级卸载,每级卸载量取分级加载量的2倍。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15,30, 60min测读测试值。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维持3h,测读时间为第15,30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

7、25,5. 终止加荷条件 某级荷载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稳定标准。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工程桩做锚桩时,锚桩上拔量已达到允许值。 当荷载一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达6080mm;特殊情况下,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80mm。,1)荷载测量采用以下两种形式 1)通过放置在千斤顶上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 2)通过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6、载荷测量,26,沉降测定平面宜在桩顶200mm以下位置,最好不小于0.5

8、倍桩径,测点应牢固地固定于桩身,即不得在承压板上或千斤顶上设置沉降观测点; 直径或边宽大于500mm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直径或边宽小于等于500mm的桩可对称安置2个;,百分表和位移传感器:,四、载荷测量,27,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2002地基规范,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 Qu 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Qu,Qs曲线,确定方法: 教材或规范,2),参加统计的试桩结果,当满足其极差不超过平均值的30%时,取其平均值为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 当极差超过平均值的30%时,应分析极差过大的原因,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必要时可增加试桩数量。 对桩数为3根或3根以下的

9、柱下承台,或工程桩抽检数量少于3根时,应取低值。,3)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确定,静载试验检测桩的质量,30,3.2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检测目的:,31,反力装置可用工程桩提供支座反力,也可用天然地基提供支座反力。 反力架系统应具有 1.2 倍的安全系数并符合下列规定: 反力桩顶面应平整并具有一定的强度。 采用天然地基提供反力时,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 倍;反力梁的支点重心应与支座中心重合。,3.2.1 反力装置,32,抗拔加载反力装置,33,单位工程同一条件下的单桩竖向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按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一半取值。,3.2.2 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特征值的确定,单桩竖向抗拔极限承载力统计值的取值与抗压承载力统计值的取值方法相对应。,34,工程案例:,35,工程案例:,36,工程案例:,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