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

上传人:左****笑 文档编号:144330923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联考高二政治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六校联考试题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哲学就如同阳光,有了哲学,明明亮亮,能视通万里看得远;掌握哲学,穿云破雾,能思接千载想得深。上述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B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智慧D哲学能够为人们提供解决所有问题的具体方案2面对灾难,有的人求上帝保佑,有的人讲防治,也有的人听天由命。这说明:A每个人的世界观不同B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D世界观不同,人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3贺岁片非

2、诚勿扰2捧红一首小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B我在故我思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4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A子不语怪力乱神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5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C启蒙

3、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 B. C. D.7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意识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8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功亏一篑,不禁悲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合理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

4、成功关键在于人办事情的成功,既要自身努力,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成功,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主要受主观条件的制约A B C D 9面对我国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局面,把节能习惯真正当作与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同等重要的新能源,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把节能习惯当作新能源”观点的提出表明:A节能习惯是一种新能源 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10.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5、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11约翰洛克认为:人出生时心灵像白纸或白板一样,人的一切观念和知识都是外界事物在白纸或白板上留下的痕迹,最终都源于外部经验和内省的经验。他的观点否认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2以前人们曾认为:植树能从大气中取得水分,起到防止水土流失和滋养环境的作用。而今有人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不科学的植树不但不会得到水分补充,反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干涸,加剧沙漠化。这说明:A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D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人平等13青海省海南藏族

6、自治州曾经发生肺鼠疫疫情。据专家介绍,鼠疫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通过动物跳蚤人传播;二是通过人人的空气飞沫传播;三是剥食患有鼠疫病死的动物时,鼠疫菌直接进入创口感染。这说明:联系具有多样性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是无条件的,万事万物都存在联系A B C D 14近海是海洋水产资源、矿产资源、盐业资源、交通资源、海洋能源、旅游资源最集中,开发效益最大的区域。因此,全面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有序、有度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于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国防建设,均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这启示我们:A把握好关键部分也就把握好了整体B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事物的整体

7、性C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决定着整体的功能D正确的认识来源于系统优化的方法15在肇庆东站汇合的南广、贵广高铁于2014年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广东、广西和贵州三省区顺应高铁带来的契机,共同建设旅游文化走廊,谋划沿线经济布局,推进三省区域旅游与金融融合发展。材料告诉我们: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统筹全局,寻求最优目标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A B C D16“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具有物质性 B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C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

8、?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事物的部分决定着整体的结果C.量变引起质变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18有个偷针者和偷牛者一起被游街,偷针的觉得很委屈:“我只偷了一根针,为什么要和盗牛贼一起游街,太不公平了!”盗牛贼却对他说:“别嚷了,我走到这一步是从偷针开始的。”这一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变化发展的实质是引起质变的量变 事物的质变是由渐进的量变引起的事物的质变就发生在无形的量变之中 事物的不显著的量变可以向质变转化A B C D19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过,“真正的光明绝

9、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A B C D20历届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设计都遵循“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理念,将最耀眼的本土文化呈现给世人。这一理念蕴含的哲理是:A意识的主动创造性与自觉选择性相统一 B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C部分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21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

10、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A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C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D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22科班出身却不留恋传统的上海滑稽演员周立波创立的“海派清口”,是从上海本地的单口滑稽、北京单口相声和香港“栋笃笑”等曲艺表演形式中汲取精华发展而成的,并赋予了时代特质,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其演出常常是一票难求。周立波创立“海派清口”的过程坚持了:辩证的否定 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肯定与否定的统一 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A B C D23关于学

11、习书法,宋代大作家晁补之说:“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书工笔吏,竭精神于日夜,尽得古人点画之法而模之,浓纤横斜,毫发必似,而古今之妙处已亡。妙不在于法也。”书法“古今之妙处已亡”是因为:A书工笔吏缺少创新精神 B书工笔吏尽得古人点画之法C古人已经穷尽书法的妙处 D学习书法不能模仿24上海内环早已成为“塞车”的代名词,高架式设计破坏城市景观问题也日渐突出。为避免“上海教训”,无锡内环便“基本确保双向6车道”,坚持“避高就低”建造下穿式快速路,设计地下双层立交隧道这说明:A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 B创新更新了人类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C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

12、一的方法 D辩证否定的实质就在于否定自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25. (22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地竹资源丰富,传统竹产品加工业比较发达。该地村民外出旅游时,发现竹纤维产品市场需求量大、附加值高,于是建议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深度开发本地丰富的竹资源。当地政府在广泛听取村民意见后,邀请专家进行论证,组织企业家实地考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材料二: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安徽省也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美好乡村目标。当涂县在建设美好乡村过程中,抓好产业支撑这一关键,如护河镇园艺村依托

13、“十里桃花,万亩果园”的独特景观,对全村进行总体规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二、三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美好乡村建设。(1)请从“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角度分析材料一所蕴含的哲理。(16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分析园艺村建设美好乡村的做法。(6分)26(30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记者提问会上时说:“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需要不断探索,稳中求进。相应的,国务院机构改革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止步不前,改革会很痛,但不能止步不前。”材料二:中国和俄罗斯是邻国,在历史上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中俄两国在经济上互补、政治上合作、文化上交融;同时,中俄两国作为主权独立的国家,有各自的国家利益,双方在很多领域存在竞争。材料三:央视特别节目创新中国在网上征集:如何对服装品牌进行创新?有网友认为,中国是一个纺织大国,但是庞大的纺织品出口却赚不到更多的外汇,这是很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