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329701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安娜&amp#183;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安娜卡列尼娜里面的爱情观 贯穿整部安娜卡列尼娜的核心主题,其实就是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小说主线安娜与弗龙斯基强烈炽热的爱情,发生在安娜与卡列宁沉闷无味的婚姻之外;与之对照的是在小说的开头,安娜的哥哥奥布隆斯基与其家庭女教师的一场婚外恋;基蒂对弗龙斯基的情愫,建立在对其承诺婚姻的期望和信任上;列文与基蒂结婚之后,拥有的是更为长久稳定的爱情。我始终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环境如何变化,爱情与婚姻之间深刻的联系是永恒存在的,因此我这里谈论两者的问题以及我对爱情的看法,与社会背景无关。女主角安娜无疑璀璨夺目,然而抓住我内心的问题是由基蒂迷恋弗龙斯基的爱情悲剧引入的:基蒂无疑是爱慕这位英俊有为的青

2、年军官,那么弗龙斯基的态度呢?“他不晓得他对基蒂的这种行为有一个特定的名称,那就是向少女调情而又无意和她结婚,这种调情是像他那样风度翩翩的公子所共有的恶行之一。他以为他是第一个发现这种快乐的,他正在尽情享受着他的发现。”看得出弗龙斯基根本就谈不上爱基蒂,只能说是有好感。之所以与基蒂打得火热,是因为与美丽的异性相处(如果非要说“调情”)是件令人心神愉悦的事情,也就是最肤浅也最原始的异性相吸。这正是有魅力的男人常遭诟病的罪行,他们难以掩藏的神采风度,生机勃勃的情欲,不习惯寂寞的心性,对年轻美丽女性的普遍热爱,牵动着女人的心,而女人偏偏又比较死心眼,这也是症结所在:女性一旦陷入即便是迷幻的爱情就难以

3、解脱,往往越陷越深,越深越痛苦,小说最后安娜的悲剧也印证了这一点。这里有个问题:弗龙斯基的行为称得上先引诱再抛弃吗?他需要为之负责吗?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常常出现并且令人困惑的问题。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接触异性是一种天性使然,有时候有意无意地流露出的情感情愫,两人的关系可能就微妙起来。一方可能无心使对方爱上自己,但无意中又制造了这种错觉。一旦对方明白了这一点,却往往有种受骗的感觉,如飘里面的斯嘉丽一直以为艾希利爱着她,认为他与媚兰的结合是对她的背叛。这实际上正是艾希利不忍伤害对方的模棱两可的态度传达了错误的信息,给予了她希望。其实,风度翩翩的优秀男子,很难把握两性相处的

4、平衡,他们虽无意中拨动了女子的心弦,却也有意地享受被爱慕的愉悦。他们有很可爱的妻室、女友,但也希望同时拥有丰富的异性交际生活,汲取新鲜的营养。要使他们不被更多的女人爱上,只能尽量断绝与更多的女性的来往。我始终觉得,这种刻意回避或压抑内心旺盛的情感的办法,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为了一棵树木,不惜放弃整片森林,而且常常是因为那一棵树的妒忌和独断专制。这是很大的牺牲,异性朋友的多彩世界自此向你关上大门,相当于这个世界的一半已经漆黑一片。 另一种就是两人依然处于磨合试探的过程,双方谁都没有明确意思,因为谁都不确定对方如何定位自己,也就都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害怕被拒,也害怕损坏两人目前纯粹美好的友谊。在

5、这个阶段,一旦有一方碰了钉子,发现对方不适合自己,就会退缩。这似乎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两人都没有确定关系。然而当有一方是因为遇到一个新的对象,爱上了别人而退缩,就通常被批作“花心萝卜”“移情别恋”的不道德行为,这未免有失公平。我常常想,如果弗龙斯基没有遇上安娜呢?他会不会和基蒂在一起呢?我觉得这也是可能的,因为与安娜的这种热烈的爱情不要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出现,即使是在一群人中出现,也是机会寥寥的。若他以后没再遇到什么人,动过什么心,他就很可能认为这就已经是爱了。你在没遇到你更加爱的人的时候,永远不会知道爱是什么。因此,爱的到来,不论先后,不论新旧。我认为无论什么时候,双方都有权利爱上别人,只要

6、遇上了那位“对”的人。无论什么时候,自然也包括了结婚之后,可是,有权利爱,与能不能去爱,还是两码事。这就是为什么说在不对的时候遇上了对的人是个悲剧。对于已经结婚的人来说,婚姻是座围城,因为婚姻里面包含的意义太多,家庭、责任、双方的生活圈子是你在享受婚姻稳定爱情的权利同时必须承担的义务。有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更要说没有婚姻,则是死无葬身之地。在我看来,婚姻的契约性为爱情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既然选择签订了这份契约,就应该尽力履行义务,不可逃避。于是出现了一个矛盾,一方面是爱的自由,一方面是婚姻的限制。我倾向于认为,婚姻出现严重危机之后,出于责任心的对婚姻的捍卫、维持是绝对必要的,但一旦事情无法挽回,也决不可勉强,不如一刀两断。安娜的悲剧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这里的关系,没有从婚姻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没有爱情的婚姻是可怕的,而维持这种死而不僵的状态就更为可怕,互相折磨自己,结果是两人甚至两个家庭都无法获得解放和新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