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5编号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328840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7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95编号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595编号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95编号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5编号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点总结(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节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 一次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一次,细胞分裂一次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相同。 )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二、减数分裂的过程 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睾丸) 间期:染色体复制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 DNA

2、 复制DNA 复制和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期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联会)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互换。 中期: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两侧) 。 后期: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散乱。 中期: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赤道板上。 后期: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两极。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3、卵巢、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 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 形成部位精巢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睾丸)卵巢卵巢 过程有有变形期无无变形期 不 同 点 子细胞数一个精原细胞形成 4 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形成 1 个卵细胞+3 个极体 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一半 四、注意:四、注意: (1)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基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母方。 (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有丝分裂 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

4、分裂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生殖细胞。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胞。所以减数 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无同源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 DNA 的变化规律的变化规律 (5)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减数分裂形成子细胞种类: 假设某生物的体细胞中含 n 对同源染色体,则: 它的精(卵)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可形成 2 2n种精子(卵细 胞); 它的 1 个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2 2 种精子。它的 1 个卵 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 1 种卵细胞。

5、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特点 :特点 :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 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 : 减数分裂意义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对于生物的遗传遗传和变异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六、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图像辨析步骤: 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一看染色体数目:奇数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没有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二看有无同源染色体:

6、没有为减(姐妹分家只看一极) 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 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或减的后期。注意:若细胞质为不均等分裂,则为卵原细胞的减或减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家同源染色体分家减后期减后期 姐妹分家姐妹分家减后期减后期 例:判断下列细胞正在进行什么分裂,处在什么时期? 答案:1.减前期 2.减前期 3.减前期 4.减末期 答案:1.减前期 2.减前期 3.减前期 4.减末期 5.有丝后期 6.减后期 7.减后期 8.减后期 5.有丝后期 6.减后期 7.减后期 8.减后期 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中期 11.减后期 12.减中期

7、 答案:9.有丝前期 10.减中期 11.减后期 12.减中期 11.减前期 12.减后期 13.减中期 14.有丝中期11.减前期 12.减后期 13.减中期 14.有丝中期 第第 2 节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在染色体上 (1) 、一个染色体上有 多多 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 线性线性 排列。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 行关系。 (2) 、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 一一 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等位等位 基因,具有一定的 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 等位等位 基因 会随 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 独立地随配子传给后代。 基因的自由

8、组合定律的实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非等位 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 过程中, 同源同源 染色体上的 等位等位 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 非同源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非等位 基因 自由组合自由组合 。 第第 3 节伴性遗传节伴性遗传 1、XY 型性别决定方式:型性别决定方式: 染色体组成(n 对): 雄性:n1 对常染色体 + XY 雌性:n1 对常染色体 + XX 生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可以分为两类 : 性染色体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常染色体,生物的性别通常就是由 性性 染色体决定的。生物的 种类不同,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相同。生物的性别决定方

9、式主要有两种: XY 型: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XX ,雄性的性染色体是 XY 。生物界中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属于 XY 型。 雄性(男性)个体的精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时,可以同时产生含有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的精 子,并且这两种精子的数目是相 同 同 的,而雌性(女性)个体的卵原细胞在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只能够 产生 1 种含有 X X 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由于两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相等相等,因此,在 XY 型性别决定的 生物所产生的后代中,雌性(女性)个体和雄性(男性)个体的数量比为 1:1 。 ZW 型:该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是 ZW,雄性的是 ZZ。

10、蛾类、鸟类的性别决定属于 ZW 型。 2、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这种遗传方式叫 伴性伴性 遗传。 总结:总结: (1)伴 X 隐性遗传的特点: 男男 女女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隔代遗传(交叉遗传)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2)伴 X 显性遗传的特点: 女男女男 连续发病连续发病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3)伴 Y 遗传的特点: 男病女不病男病女不病 父子孙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伴 X 隐:色盲、血友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伴 X 显: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常显:多(并)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