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2012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325558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6.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黏膜2012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口腔黏膜2012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口腔黏膜2012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口腔黏膜2012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口腔黏膜2012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黏膜20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黏膜2012(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 腔 黏 膜,组 胚 教 研 室 肖 娟 娟,口腔黏膜(oral mucosa),学习要求: 掌握:口腔黏膜的定义、基本组织结构(上皮、 固有层)、咀嚼黏膜和被覆黏膜的区别和 各部位口腔黏膜的结构特点。 熟悉:口腔黏膜的功能。 了解:口腔黏膜的增龄变化。,口腔黏膜(oral mucosa),口腔黏膜(oral mucosa): 衬覆于口腔表面的组织,有涎腺开口于其表面。口腔黏膜的一般结构由上皮和固有层组成。,唇部皮肤 口腔黏膜 咽部黏膜,表皮 上皮 皮肤 黏膜 真皮 固有层 皮下组织 黏膜下层,区别:无皮肤附属器,无上皮透明层,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由角质形成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组成,

2、根据部位及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角化和非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复层鳞状上皮 角化鳞状上皮, 非角化鳞状上皮 角质形成细胞和 非角质形成细胞,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一)角质形成细胞 角化鳞状上皮的4层结构: 角化层(stratum corneum) 颗粒层(stratum granulosum) 棘层(stratum spinosum) 基底层(stratum basale),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非角化上皮与角化上皮的区别: 由表层、中间层、棘层和基底层构成; 基底细胞同角化上皮; 棘层细胞体积较大,细胞间桥不明显; 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胞浆含糖原,染色

3、浅, 张力细丝分散,细胞器少。 中间层为棘层和表层的过度。,非角化鳞状上皮,表 层 中间层 棘 层 基底层,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A: 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B: 非角化复层鳞状上皮,无颗粒层和角化层 表层:细胞扁平,有细胞核 棘层:细胞间桥不明显,层次较少,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二)非角质形成细胞 口腔黏膜上皮内还分布一些不参与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和分化的非角质形成细胞,包括: 黑色素细胞 郎格罕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黑色素细胞(melanocyte): 来源:神经嵴细胞(胚胎第十一周); 分布:基底层; 形态:有突起细胞,H-E染色光镜下为透明细胞; 功能:

4、形成黑色素,可通过细胞突起传给角质细胞。,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郎格罕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来源:造血组织; 分布:基底层和棘层。 形态:有多突起的细胞,光镜下透明,电镜观 察在细胞质中有特殊的棒状或球拍样颗粒; 功能:抗原呈递细胞,激活T淋巴细胞。,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梅克尔细胞 来源:神经嵴或角质细胞; 分布:基底层; 形态:无突起,在光镜下染 色较角质细胞浅,不 易识别,电镜下细胞 质中有致密颗粒,与 神经轴突末梢相连; 功能:感受压力或触觉。,(Merkel cell):,名称 形态 分布 功能 来源 黑色素细胞 树枝状 基底层 产黑色素 神经嵴细胞

5、 郎格罕斯细胞 树枝状 主要在棘层 与免疫有关 造血组织 梅克尔细胞 无树枝状 基底层 压力感受细胞 神经嵴或 上皮细胞,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非角质形成细胞,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口腔上皮始终处于更新状态,其主要过程是生发细胞(干细胞和扩增分化细胞)分裂增殖并不断向上皮表面移动。在口腔黏膜上皮,细胞从基底层移动至角化层的时间约为10-14天。如正常情况下脱落的细胞与新生的细胞数量的平衡被打破,将产生上皮增生或萎缩性病变。,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白色海绵状斑痣,它们之间的交界面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 固有层结缔组织形成许多乳头状突起,上皮深 面形成许多上皮嵴(epithelia

6、l ridges),二者 紧密镶嵌在一起。,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与结缔组织交界,基底膜(basement membrane):光镜下上皮和固有层之间有一膜状结构,厚约1-4m,PAS染色阳性。电镜见交界区由半桥粒、基膜及深部的纤维构成。,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与结缔组织交界,半桥粒及基底膜结构示意图,光镜下:基底膜区(上皮和固有层之间的膜性结构) 电镜下:特殊结构(半桥粒,基底膜和深部的纤维) 半桥粒:结构:基底细胞膜内侧的电子致密的附着斑 分布:上皮和固有层;牙龈的结合上皮和牙面 基底膜:基板:包括透明板和密板,来自于基底细胞 网板:半环形纤维构成,称为锚纤维。,角蛋白丝,网板,一、口腔黏

7、膜基本结构/与结缔组织交界,由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含细胞、纤维和基质; 分层:乳头层和网状层; 细胞:成纤维细胞、组织细胞、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纤维:型胶原纤维,弹力纤维; 基质:主要成分是透明质酸、蛋白多糖和血清蛋白。 功能:调控上皮细胞的分化、支持和营养作用; 其他:血管、神经、淋巴管。,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固有层,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固有层,包含:疏松结缔组织,内含小涎腺、较大的血 管、淋巴管、神经及脂肪组织。 分布:主要分布在被覆粘膜,在牙龈、硬腭的 大部分区域及舌背无粘膜下层,固有层 与其深部的骨或肌肉直接紧密相连。 功能:为固有层提供营养及支持。,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粘膜下

8、层,二、口腔黏膜的分类及结构,咀嚼粘膜(masticatory mucosa): 硬腭、牙龈; 被覆粘膜(lining mucosa): 唇,颊 ; 特殊粘膜(specialized mucosa): 舌背.,三、口腔黏膜的功能,保护功能:口腔粘膜上皮抵抗机械刺激,是限制微生物 以及它们的毒性产物进入机体的主要屏障。 感觉功能:可对疼痛、触动和温度做出反应,还有特 殊的感觉系统即味觉。 吸收功能:与唾液的分泌以及某些药物(如血管扩张 药物)的渗透性吸收有关。 散热功能:在某些动物如狗,口腔粘膜有散热功能。,四、口腔黏膜的增龄变化,上皮萎缩变薄、上皮钉突变短; 舌背粘膜丝状乳头数量减少,叶状乳头

9、可增生; 固有层结缔组织总量减少,出现玻璃样变,弹力纤 维增多,血管变化; 味蕾数量减少,粘膜感觉功能下降; 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增殖活性和组织更新仍较活跃。,复习题,1口腔粘膜上皮细胞的种类及部位分布、排列特点。 2口腔粘膜与皮肤在组织学结构上有何区别? 3口腔粘膜基底膜结构特点。 4口腔粘膜上皮的结构蛋白与口腔粘膜病的关系。 5试述咀嚼粘膜和被覆粘膜的不同点。 6. 味觉感受敏感区在哪?酸甜苦咸分别在哪种乳头感受?,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基底层位于上皮的最深面,是一层立方 形或矮柱状细胞,借基底膜与固有层结缔组 织相连。基底细胞和邻近的棘层细胞有增殖 能力,因此称为生发层(stratu

10、m germinativum)。,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棘层位于基底层浅层,由体积较大的多边 形细胞组成。胞核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 胞中央,含1-2个核仁,有细胞间桥。电镜 观间桥突起相接处为桥粒。,桥粒: 细胞间桥的突起相接处 附着斑:细胞膜内的致密部分 桥粒蛋白质(1)钙依赖性黏附蛋白:跨膜蛋白,黏附作用 (2)连接蛋白:连接黏附蛋白和角蛋白丝 桥粒功能:维持上皮的完整性。临床意义:天疱疮,寻常性天疱疮,患者:女,35岁。唇、舌粘膜起大疱、脱皮、糜烂、唇红部结痂,全身皮肤发疱,最后大片脱皮终至死亡,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粒层位于角化层深面,一般由2-3层细胞 组成。胞浆内含嗜碱

11、性透明角质颗粒(纤丝聚集 蛋白原),胞核浓缩,染色深。,一、口腔黏膜基本结构/上皮,角化层位于上皮最表层,由数层细胞构成, 细胞扁平,体积大。细胞器及细胞核消失,胞浆 内充满角蛋白。角化细胞无细胞核残留者称为正 角化(orthokeratinization),反之称不全角化 (parakeratinization)。角化包膜构成上皮屏障。,(一) 咀嚼粘膜,结构特点: 上皮有角化,正角化时有明显的粒层; 棘层细胞间桥明显; 固有层厚,乳头多而长,与上 皮嵴呈指状镶嵌, 形成良好的机械附着; 胶原纤维束粗大并排列紧密, 直接附着在骨膜上,粘骨膜; 或借粘膜下层与骨膜相连。 功能:不能移动,承受咀

12、嚼压力和磨擦。,(一) 咀嚼粘膜/硬腭(hard palate),牙龈区,中间区,脂肪区,腺区,切牙乳头,后1/3软腭,前2/3硬腭,有粘膜下层,A硬腭黏膜:表层角化,钉突长,固有层纤维粗大而致密,黏 膜下层为脂肪B软腭黏膜:表层无角化,钉突短而平,固有层纤维细而疏 松,黏膜下层为小涎腺,包括唇黏膜,唇红和白唇。 唇黏膜特点: (1)无角化复层鳞状上皮 (2)固有层:致密结缔组织 (3)黏膜下层:较厚 分界不清,含小涎腺 附着于口轮匝肌,(二)被覆黏膜/唇(lip),唇红 (1)上皮有角化,含有较多角母蛋白,透明度高。 (2)固有层乳头狭长,近上皮表面含有毛细血管袢。 (3)无小涎腺和皮脂腺,

13、易干裂。,白唇,(二)被覆黏膜/颊粘膜(buccal mucosa),颊粘膜: 结构与唇粘膜相似,上皮无角化,粘膜下层厚,脂肪较多,颊腺多。 颊粘膜咬合线区,轻微角化称白线;可出现成簇的粟粒状淡黄色小颗粒,为异位的皮脂腺(Fordyce spot)。,颊 粘 膜 福代斯斑(Fordyce spot),(二)被覆黏膜/其它,口底(mouth floor): 粘膜较薄,固有层乳头短。舌下皱壁处有舌下腺。口底粘膜与下颌舌侧牙龈相连,二者有明显的界限;向后与舌腹粘膜相延续。 舌腹(ventral surface of the tongue): 粘膜光滑而薄,结缔组织乳头多而短。粘膜下层不明显,粘膜紧接

14、舌肌束周围的结缔组织。 软腭(soft palate): 与硬腭粘膜相延续,色较硬腭深。固有层血管较多,固有层与粘膜下层之间有弹力纤维分隔。粘膜下层含粘液腺。,咀嚼粘膜与被覆粘膜的区别,(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舌背(the dorsum of the tongue): 一般特点 解剖学特点:舌体、舌根、盲孔、乳头 组织学特点:分布许多乳头的特殊复层鳞状上 皮,呈粉红色,无粘膜下层 功能:参与咀嚼、味觉感受等,舌背黏膜: 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无黏膜下层; 舌背黏膜有许多舌乳头,每一个乳头内部都有一个由固有层形成的轴心,称初级乳头。初级乳头的固有层继续向上皮伸入,形成许多大小不等、更小的突起,

15、称次级乳头; 固有层内有丰富的血管、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舌体,舌根,界沟,正中沟,丝状乳头,叶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丝状乳头(filiform papillae): 特点:数目最多,遍布于舌背,舌尖部最多,体积 小,末端具有毛刷样突起,面有角化附着于乳 头表面,即形成舌苔; 结构变化:地图舌; 增龄变化:萎缩、舌面光秃。,(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菌状乳头(fungiform papillae): 分散于舌尖和舌侧缘丝状乳头之间,色泽较红,呈圆形头 大颈细的突起状,上皮较薄,表层无角化,固有层血管丰 富,因而呈红色,有的菌状乳头

16、的上皮内可见少数味蕾; 病例变化:草莓舌 光滑舌 镜面舌,(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叶状乳头(foliate papillae): 位于舌侧缘后部,呈5-8条平行排列的皱襞。乳头间沟上皮两侧含味蕾。在人类为退化器官,炎症时往往肿大,且伴疼痛。,(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叶状乳头,轮廓乳头(vallate papillae): 体积最大、数目约8-12个,沿界沟前方排成一列。四周有轮廓沟。乳头表面上皮有角化,侧壁上皮无角化,上皮内有圆形小体,称味蕾。在轮廓沟底附近有味腺(Ebner gland)。,(三)特殊黏膜(舌背粘膜),轮廓乳头 (肉眼观),轮廓乳头及味蕾,味蕾(taste bud) 光镜下结构:上皮中圆形小体,染色淡,见亮细胞30%和暗细胞60%。近上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