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出科考试及答案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44313690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出科考试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儿科出科考试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儿科出科考试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科出科考试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出科考试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出科考试题库答案一、 名词解释1婴幼儿期:临床上将出生至满3岁的婴儿时期和幼儿时期统称为婴幼儿期。2生长发育: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分化与功能的成熟,一般统称发育。3适中温度:是指维持体温正常,且机体代谢率和耗氧量最低的最适环境温度。4小于胎龄儿:婴儿的出生体重在同月龄儿平均出生体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5足月小样儿:胎龄在38周至不满42周出生,且体重小于2500克的足月儿。6面神经征:是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的体征之一,以手指尖或叩诊锤骤击患儿颧弓与口角间的面峡部(第7颅神经孔处),引起眼睑及口角抽动为面神经阳性。7肋串珠:是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

2、佝偻病活动期,骨垢端因骨样组织堆积而膨大,沿肋骨与肋软骨交际处可扪及圆形隆起,从上而下如串珠样突起,以第7至10肋骨最明显。8枕秃: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期,因枕部多汗,经常摇头檫枕,出现的枕部环行脱发圈。9混合喂养:包括补授法和代授法:补授法是因母乳不足而给予配方奶或兽乳进行的补充喂养;代授法是指由于母亲生活工作条件的限制,不能按时哺喂母乳,用配方奶或兽乳进行替代喂养。10病理性黄疸:1)黄疸出现时间过早: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黄疸程度过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 umol/L(12、9 mg/dl),早产儿257 umol/L(15 mg/dl),或每日上升85umol/L(5

3、 mg/dl);3)持续时间长: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直接胆红素高:血清结合胆红素34 umol/L(2 mg/d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11髓外造血:出生后,尤其在婴幼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加是,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巴结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幼稚中性粒细胞,感染及贫血纠正后即恢复正常。12艾森曼格综合征: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心病,尤其是室间隔缺损时,当右心收缩压超过左心收缩压时,左向右分流转为双向分流或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紫绀,即艾森曼格综合征。

4、13生理性贫血:婴儿出生后,骨髓的造血功能弱,随着血容量的增加,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逐渐下降,至23个月时(早产儿较早)红细胞数降至3X1012/L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100g/L左右,临床上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14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血红蛋白在6个月6岁者110g/L,614岁120g/L,海拔每升高1000米,血红蛋白上升4%,低于此值者为贫血,小婴儿血红蛋白新生儿期145g/L,14个月90g/L,46个月100 g/L者为贫血。15白细胞分类的两个交叉:白细胞分类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出生时中性粒细胞约占65%,淋巴细胞

5、约占35%,随着白细胞总数下降,中性粒细胞比例逐渐下降,46天时两者比例约相等各占45%,整个婴幼儿时期中性粒细胞约占35%,淋巴细胞约占60%,至46岁时两者比例又相等,以后白细胞分类与成人相似。16肾病综合征:各种病因引起的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明显水肿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7病毒性脑膜炎:是指由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病变累及脑膜和(或)脑实质。18脑膜刺激征:在脑疾患时出现颈强直,Kernig征,Brudzinski征。19皮下结节:见于风湿热活动期,常伴有严重心脏炎,呈坚硬无痛结节,与皮肤不粘连,直径0、11cm,出现于肘、膝、腕、踝等关节伸面,或枕部、前额头皮以及胸、腰椎脊突

6、的突起部位,约经24周消失。20环形红斑:见于风湿热活动期,环形或半环形边界明显的淡色红斑,大小不等,中心苍白,出现在躯干和四肢近端,呈一过性,或时隐时现呈迁延性,可持续数周。二、 选择题CBCBD DBECC DCECC BDDBD BDDDA CCBCB AEDCD BEBAB CBEBC EEEC AEECE BACBC三、 简答题1、简述母乳喂养的优点1)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比例适当;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3)母乳中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糖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4)母乳中含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物质(初乳中含SIgA较多);5)其他:温度适宜,不需消

7、毒,喂养方便,可促进母子感情,对母亲来说可刺激子宫收缩,推迟月经来潮,不易怀孕,减少乳腺癌的发生。2、简述婴儿辅食添加原则及顺序 1)原则: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由稀到稠,循序渐进的原则;2)顺序:13个月:汁类如维生素A、C、D;4个月开始添加含铁剂,如蛋黄;56个月添加肝泥、粥等泥状食物;出牙时可适当添加碎肉、碎菜、面条。3、简述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区别(1)生理性黄疸:1)一般情况良好;2)足月儿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出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但不超过4周;3)每日血清胆红素升

8、高180次/分,幼儿160次/分,不能用发热或缺氧解释者;2)呼吸困难,青紫突然加重,安静时呼吸达60次/分以上;3)肝大达肋下3cm以上,或在密切观察下短时间内较前增大,而不能以横膈下移等原因解释者;4)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5)突然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或发灰,而不能用原有疾病解释者;6)尿少、下肢浮肿,以除外营养不良、肾炎、维生素B1缺乏等原因所造成者;治疗原则:镇静、强心、利尿、扩血管9、简述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特点1)多发生在秋季,又称秋季腹泻,经粪口传播;2)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3)起病急,常伴有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4)先吐后泻,病初12天常有呕吐,继而

9、出现腹泻。5)大便次数多、量多,水分多,黄色水样便或蛋花样便带少量黏液,无腥臭味。6)常伴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可累及多个器官,产生神经征状,多累及心肌。7)大便镜检偶有少量白细胞,可有大量病毒排出。8)本病为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一般38天。10、简述小儿液体疗法原则 1)三定:定性、定量、定速 2)三先三后:先快后慢、先晶后胶、先盐后糖 3)三见:见尿补钾、见惊厥补钙镁,见酸补碱11、简述病毒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特点 外观清亮,压力正常或增加,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增多,分类计数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大多正常或轻度增高,糖含量正常,涂片和培养无细菌发现。12、简述川崎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发热39

10、40度,大于5天,抗生素治疗无效2)球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3)唇及口腔表现:唇充血皲裂,口腔粘膜弥漫充血,舌乳头突起,充血呈草莓舌4)手足症状:急性期手足硬性水肿和掌跖红斑,膜状脱皮5)皮肤表现:多形性红斑,猩红热样皮疹6)颈淋巴结肿大13、试述房间隔缺损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出生后,左房压高于右房,房间隔缺损时则出现左向右分流,肺循环血量增加,体循环血量减少,出现右心房、右心室增大,右室流出道相对峡窄。肺循环血量增加,压力增高,晚期可导致肺小动脉肌层及内膜增厚管腔狭窄,引起肺动脉高压,使左向右分流减少,甚至出现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紫绀。14、试述缺铁性贫血的血液检查特点 1)外周血象:血红蛋白

11、降低比红细胞减少明显,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多,中央淡染区扩大,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 3)血清铁蛋白下降,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上升,血清铁下降,总铁结合力上升,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 4)骨髓可染铁下降15、试述风湿热的诊断标准Jones诊断标准包括3个部分:(1)主要指标,(2)次要指标,(3)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在确定链球菌感染证据的前提下,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斑两项次要表现即可作出诊断。1) 主要表现: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症;环形红斑;皮下小结;2) 次要表现:发热;关节痛;血沉增高;CRP阳性;PR间期延长;3) 链球菌感染证据:咽拭培养阳性或快速链球菌抗原试验阳性;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注意:主要表现为关节炎者,关节痛不再作为次要表现; 主要表现为心脏炎者,PR间期延长不再作为次要表现;四、 病例分析(一)1、可能诊断:1)新生儿窒息;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3)胎儿宫内窘迫;4)早产儿 2、依据:1)患儿母亲孕期有“妊高症”及“胆瘀”病史 2)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