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313409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FONT size=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案例及反思 崔亚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出示中国地图)哪位同学能在地图上指出小兴安岭所在的位置?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么知道的吗? 生纷纷举手上台指出,并告知在预习时根据课本中的第一句话“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在地图上找到的,有的说是请教了爸爸妈妈了解的。 师:同学们都会动脑筋学习。看看课题,再动脑筋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会抓住什么介绍小兴安岭呢? 生:“美丽”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以下两点进行学习。课件显示自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任选文中描写四季景象中的一段,练习有感情

2、地朗读并背诵。2、感受“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季节特点准确描写景色的。生齐读课题和自学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自由读文,疏通课文后思考全文的结构、描写的顺序(用方框圈出表现顺序的词语)以及本文的中心句(用波浪线标出)。自学时间3分钟。自学之后课和同桌讨论交流。生立即投入学习,有的大声朗读,有的小声诵读,有的默读,并不时用笔圈画。自学完毕后与同桌交流检查。师检查并明确。 三品读课文,再次感悟 师:对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我们有了初步的感受,现在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让优美的文字在我们的脑海中活动起来。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欣赏,看看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 播

3、放录像,师随机点评:生气勃勃的春季,草木茂盛的夏季,果实累累的秋季,雪景壮丽的冬季;并在录像播放过程中引导理解“封”“浸”等词语的意思。 生随着景色的变幻,不时发出惊叹之声。师:刚才我们通过录像再次欣赏了美丽的小兴安岭。接下来请大家谈谈你最喜欢的那个季节,希望你的描述能让我们的脑海中展现出美丽的画面。生纷纷举手,绘声绘色地描述。师:大家说得真好。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季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准备好之后,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请同伴点评帮助。自学时间为5分钟。生放声练习朗读,并很快在组内交流、互点互评、互帮互助,气氛热烈。师分别请喜欢春、夏、秋、冬季节的学生起立朗读。(配乐) 师:四季景色的描写中

4、都写了什么景物的变化?请用三角形符号标出,并画出相关的句子。作者主要通过哪些词语写出了它的变化,请大家用着重号标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思考之后请在学习小组中交流,并练习朗读有关的句子。学习时间为10分钟。 生思考、圈画、练读,组内讨论交流,明确共同描写的景物为树木,练习朗读有关四季树木变化的语句。 师请学习小组中的汇报员汇报组内讨论情况,并用四色粉笔分别板书描写四季树木变化的关键词语。 师请学习小组分别展示朗读。 理清顺序,指导背诵 师:作者通过树木的变化写出了四季变化。四季之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呢?请大家根据自己喜欢的段落,圈出作者有顺序的描写了哪些景物,练习背诵。准备时间为8分钟,比一

5、比谁背的准确流利,或谁能有感情的背诵,或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诵的段落最多。生迅速圈画,练习背诵,并与同桌互检互测。 四、按照四季的顺序,你能背诵哪个段落,就请你站起来背诵,看看谁站的时间最长。生起立比赛背诵,(配乐)不甘示弱,气氛热烈。 五、巩固成果,小结收获 1、 课件出示填空题,生齐答 2、 春天,小兴安岭的树木_新的枝条,_嫩绿的叶子。 3、 夏天,树木长得_,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_严严实实的,_了人们的视线,_了蓝蓝的天空。 4、 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 5、 冬天,树上_了白雪,西北风_地刮过树梢。 6、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_,是一座_,也是一座_。 7、 请生自由谈谈本节课的收获。生

6、:我知道了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了,那儿景色优美,我真想亲眼去看看。生:我觉得自己的朗读有感情了。 8、 生:我都能背诵三个自然段了! 9、 生:我希望大家一起来保护美丽的小兴安岭,让它的四季永远美丽! 生:我知道了在描写景色时,除了像西山公园那篇课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外,还可以像这篇课文一样用一年四季景色变化的方法来描写。 生:我觉得这次我们学习小组在讨论时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了。 9、师小结铺垫 大家的收获真不少。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下节课,我们还要一起去挖掘小兴安岭丰富的宝藏呢!到那时你一定会再次惊叹:(师生齐读中心句)“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

7、宝库。” 反思: 一、“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造出学习、竞赛、思考、优美等等各种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当一节课的开始学生们积极发言,那被调动不仅是学生,甚至还包括我们自己。可以说,好的导入,是打开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 二、融入情境,在审美的乐趣中丰富感受 情境教学提出了“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和艺术性等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使学生全身心的融入情境,体会美、感受美。 整体疏通感知课文之后,通过多媒体播放美丽的小

8、兴安岭一文的录像,随着优美的音乐,在声情并茂的朗诵中,小兴安岭四季美景一幅幅展现在孩子们面前。孩子们陶醉其中,不是指点着,发出一声声惊叹。 在优美的情境之中,孩子们感受着美,随着老师的点拨,很直观、很轻松、很投入的理解了“封”“浸”等难解的词义。并有层次地感知了课文,真切地感受着生机勃勃的春,草木茂盛的夏,果实累累的秋,雪景壮丽的冬。带着美好的体验,孩子们热情的描述着他们最喜欢的季节,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 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人们内心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感情。在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进一步体会文章。因此,在学生朗读、背诵时都配以

9、抒情的音乐,使得学生在优美的情境中更好地调动情绪,充分的朗读,在读中积累语言,领悟文章。 三、营造情境,在交流的乐趣中陶冶情操、挖掘潜能 在学习本课时,我先后安排了3次自学时间,学生自学时间超过1/2。在教师营造的自学情境中,孩子们潜心读书。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充分挖掘潜能,抓住一点,突破一点。从整体感知,到品读感悟,层层深入。抓住小兴安岭四季树木的变化为突破口圈画、理解、品读。每个孩子在内心总是争强好胜的,渴望交流,渴望表现自己。利用孩子们这种心理,我在课堂中多次采用了小组学习法(两人或四人一组)。组内学习,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营造互学互助情境,激发竞赛情境。让学生在交流中团结协助,在交流中互相竞赛,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充分挖掘孩子们学习的潜能。 四、把课堂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们 孩子们有选择地品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充分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温暖和谐的、可信赖的、充满自信心的、无拘无束的情境之中,师生更有效地互动。 由于情境的优化,学生与学生之间,在亲、助、乐等人际情境中互相切磋、合作互助、取长补短,培养了团队意识、合作精神、交往能力,在这种良好的情感氛围中,生生更有效地互动。创设情境,优化情境,得以充分挖掘潜能,使孩子们从感受美的乐趣中感知教材,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感受语文学习的魅力。这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懈追求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