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有疑疑在《扁鹊治病》

上传人:痞** 文档编号:144313162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贵有疑疑在《扁鹊治病》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贵有疑疑在《扁鹊治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贵有疑疑在《扁鹊治病》(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贵有疑,疑在扁鹊治病P 学贵有疑,疑在扁鹊治病这个贴子最后由人鱼旋律在 2006/05/26 08:07am 第 3 次编辑 扁鹊治病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比较简单,以对话为主,在教学时,我也是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在这堂课上,学生提出了几个较有价值的问题,我真正领悟到了“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1、蔡桓公为什么总是不听扁鹊劝告? 2、既然蔡桓公根本不愿听扁鹊的话,扁鹊为什么还要几次三番对蔡桓公说他的病呢? 3、扁鹊可以直接告诉蔡桓公不治的后果,为什么要一次次地说? 4、题目是扁鹊治病,可是文中扁鹊根本没有治过病呀?生:我认为“扁鹊治病”好,因为这样可以看出扁鹊是个医生。而“扁鹊见蔡桓公”

2、就看不出,只是去拜见。生:我以为也是“扁鹊治病”好,虽然没有治,但是后来他向随从解释时,就可以看出他是神医。生:我以为“扁鹊见蔡桓公”也可以,故事就发生在扁鹊拜见蔡桓公的时候。师:我觉得“见”有看见、拜见的意思,见又有“望”的意思学生马上想起刚刚讲过古时看病有“望闻问切”,于是反映快的学生马上接过话头说:扁鹊见蔡桓公好,“见”字包含三种意思:扁鹊“拜见”蔡桓公,“看见”他有病,很想给他“治病”。“可是他并没有治呀,只是看病,因此,我觉得还是扁鹊看病好。”于是我又提示“看病”,从医生的角度出发可以叫“诊治”,“诊”就是诊断,“治”就是“治疗”,于是,学生又觉得是扁鹊诊病更为确切。其实上到这里,我

3、也不能确定,是哪种更合适,只是觉得以前初中时学的古文是扁鹊见蔡桓公,现在为什么要改成扁鹊治病,但是我觉得学生敢于探究,善于思考的精神值得赞赏,于是,我说:让我们再查查资料,或写信问问编委老师吧。孩子们对自己提出了有争议的问题也感到非常自豪。 5、课文有四个表示时间的词,“过了十来天”、“十来天后”、“又过了十来天”、“五六天之后”,算算时间不过一个多月,蔡桓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世,是否真实,有那么快吗?这么一提也有很多人附和,我也觉得有道理,是呀,就算查出来是不治之症,医生下最后通谍一般也有三个月时间,而蔡桓公的病刚开始在皮肤,后来到皮肉、肠胃最后恶化到骨髓,这样由浅入深,才一个多月时间,确实难以置信。我本想说,这是个寓言故事,不一定非常真实,但是又一想,蔡桓公和扁鹊在历史上真有其人,那么写寓言之人为何不从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呢?后来同学们讨论是,蔡桓公根本没把自己的病当回事,依旧大吃大喝,不注意休息调养,再加上古代医药肯定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所以死得快。缺少医学和历史只是的我,听听同学们的辩论,一时半会也难以定论。浏览此文的朋友们,你们是否觉得这些疑问有所价值,你们是否能解答后面这两个问题?在网页下边输入题目的关键字可以搜索本课更多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