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313127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62 大小:13.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汇编20 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全国高考地理模拟新题筛选专题20-区域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湖南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下图是四个大型工业城市的大气污染企业布局情况,据此回答1415题。14以上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印度半岛的是 (C) A甲城 B乙城 C丙城 D丁城【解析】印度半岛盛行西南季风和东北季风,污染企业应布局在盛行风的垂直方向,即西北方和东南方,因此丙城市最有可能分布在印度半岛。(厦 门 外 国 语 学 校2012十阶)C.【选修6环境保护】 资料一: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龙井生态农业,是集英国贵妃鸡、美国中学山鸡、竹鼠等特色珍禽养殖;百香果、红心蜜柚、美国早实核桃、中草药等名优水果种植;活禽屠宰、分

2、割、熟食深加工、动物标本工艺品加工;农家乐餐饮、休闲旅游为一体的专业规模化、现代化生态农业园。资料二:下图是龙井生态链种养循环图。 阅读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读资料二,说出该农业生态园哪些方面形成废物资源化?(8分)(2)分析该农业生态园的好处。(7分)C【选修6环境保护】(1)1 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用于生产沼气;2 种植业的秸秆用于生产沼气;3 珍禽养殖、黄粉虫、竹鼠的粪便用于生产沼气;4 珍禽的皮毛用于制作观赏标本等。(每点2分)(2)产业链长,附加值高;废弃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使用有机肥料,实现绿色优质;使用沼气能源,较少植被破坏;促进餐饮、生态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

3、展;果草套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任写4点得7【江苏省苏州市苏苑高级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地理)】“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用此法进行实验得出下表数据,阅读下表回答2324题。某地冬春季节实验前后资料对比表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有机质大气悬浮质大气水分实验前6.325.50.714.618.6实验后23.516.73.23.434.523. 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可以A增加地表径流量 B减轻空气污染C增强土壤透气性 D保持土壤水分24. 由表可知,该地最可能是A三江平原 B河西走廊 C河套

4、平原 D江汉平原【答案】23.BD 24.BC(黑龙江哈师大附中2012届高三10月月考)下表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830题。28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所致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29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

5、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0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辽宁省瓦房店高级中学2012年10月月考)图214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材料一:图21为世界某区域图 材料二: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 表1:丹麦能源领域相关数据统计1980年1999年2005年消费结构石油(PJ)546355350煤炭(PJ)241328165天然气(PJ)082192可再生资源(PJ)2450130能源自给率(%)552156CO2排放(万吨)531052704940材料三:

6、丹麦GDP增长与能耗比较(右下图)(1)结合材料一,说明卑尔根气温特点及其形成的最主要原因。(5分)(2)随着全球变暖,试推测图21中1月份0C等温线弯曲程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2分)丹麦是全球将能源问题解决得最好的国家之一。(3)结合材料二、材料三简述其原因。(4分) (嘉兴一中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考地理试题)读近百年来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水平变迁图(图1),完成1-2题。1. 甲、乙两个天然物种生存地域的重迭范围越来越小的主要原因是A.海拔髙度的变化 B.距海远近的变化 C.气温的变化 D.降水量的变化2. 在全球这种变化最不明显的地区应位于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亚马

7、孙平原 C.埃塞俄比亚高原 D.墨西哥髙原(江西省六校2012界第一次联考)29(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干燥度是指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之比,表示气候的干燥程度。图7示意中国部分区域年干燥度分布。 (1)描述图中15干燥度等值线的走向,并分析图中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弯曲的主要原因。(4分)(2)依据干燥度等值线分布状况,分析沿40N纬线自西向东降水的变化特点及影响因素。(4分)(3)图中乙区域土地利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什么?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29、(12分)1)1.5干燥度等值线西段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大致与纬线平行)东段为东北西南走向(2 分) 图中甲处干燥度等值线向西南弯曲

8、(向高值凸出),主要是受地形(大兴安岭)的影响,山脉迎风坡降水多,干燥度低。(2分)(2) 沿北纬40度纬线由西向东干燥度由大变小,气候干燥程度逐渐降低,降水逐渐增多(2分)其主要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的差异,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2分)(3) 可能出现的问题是土地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2分)解决土地荒漠化的措施主要是退耕还草,恢复自然植被;解决土壤次生盐碱化的措施主要求是合理灌溉(2分)。(四川省南充高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有关全球升温3对靠雨水

9、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区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加,东半球相反17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下列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 C北非 D中亚(江西七校联考)43【环境保护】(10分)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部分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a图中显示混浊天气日数最多的月份是12月,最少月份是7月。简析产生上述特征的原因。(6分)(2)若b图中A、B、C为a图中甲、乙、丙三个监测站的分布位置,C图为该地区风频,则合理的匹配是(填字母): 为甲监测站

10、, 为乙监测站。(4分) 43【环境保护】(10分)(1)7月为我国夏季,雨水多,带走了悬浮颗粒;夏季植物茂密,吸烟滞尘作用强;冬季居民取暖燃煤增加了大气悬浮颗粒;冬季风频频南下带来沙尘:冬季冷锋天气可能造成逆温,混浊物不易扩散。(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2)B(2分) C(2分) 高#考#资#(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调研)29图19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等高线单位:m)。图20为该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 图19图20图10(1)利用等高线数值,说出旱地和林地的空间分布, 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 原则

11、。(2)该地区林地面积广,其环境效益主要是 。(3)为了更好地促进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图20,说明该地区种植业结构该做如何调整: ,理由是 。(4)简述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 29(11分)(1)海拔50-100米之间为旱地,海拔100米以上为林地 (2分)因地制宜(1分) (2) 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2分)(3)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规模),增加小麦、玉米种植面积(规模)(2分) 理由:灌溉水源不足;生态农业园区主要原料为小麦、玉米,有利于促进生态农业发展(2分)(4)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三点中任答两点得2分(抚顺二中2012届

12、高三第一次月考试题)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37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38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图12北京市太原市abcd图12为我国部分地区河流含沙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

13、122题。(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调研)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例d表示含沙量最小B图中各区域边界明确C含沙量分布空间差异明显D甲处可能形成“地上河”(江苏省南京市2012届高三调研)22影响乙地含沙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A气温年较差 B降水量、降水强度 C河流结冰期 D土地及利用状况(2011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三期初联考)一个坡面在顺坡方向降水、入渗强度、坡面质地一致的情况下,不同坡段侵蚀量也不相同,图7表示侵蚀量在坡面上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314题。13由图7可知坡面哪个坡段侵蚀最严重A坡顶B坡面中段C坡麓D沟底14从图7信息所示角度考虑,黄土高原小流域治理最重要的措施是A保塬,平整土地B护坡,封坡育林种草C固沟,沟底轮作套种D宣传,建立预警机制(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初调研测试)C【环境保护】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1)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源是 。(1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