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311214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 版 号: 第 1 版 编 制: 审 核:批 准:批准日期: 年月日受控状态:受控分 发 号:TKXF/WI-01持 有 人:发布日期: 年 月 日 实施日期: 年 月 日地址: 邮编: 电话: 传真: 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1 页 共 1 页修订页 第1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4年8月15日序号章节修 订 内 容批准人日期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1 页 共 3 页消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第1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消防行业是关系到公共安全的特殊行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及前几年房地产市场投资旺盛的带动下

2、,消防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生产行业更是有了飞跃式的发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现代高层民用建筑中设置的重要的消防设施之一,是人们为了及早发现和通报火情,并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灭火灾而设置在建筑物内或其他场所的一种消防系统。火灾报警设备的发展最早从四十年代瑞士西伯乐斯公司发明的一种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的时候开始, 目前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包括控制器单元、联动控制单元、探测报警单元、消防广播、消防电源、消防电话、CRT显示系统、消火栓水喷淋及防排烟系统。我国火灾自动报警设备最早出现在八十年代初,生产厂家只有西安二六二厂等几家, 主要生产离子感烟火灾探测器,年产量不到一万只。控制器的

3、产量也只有几百台。 大多数的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生产厂家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建厂,最初多以代理销售国外产品消化吸收技术为主。火灾报警控制器基本上采用了8OC31或80C51等系列的单片机为核心,国内的产品均是数码管显示,国外的产品为数码管显示或黑白液晶英文显示及英文CRT显示系统。多采用N+1线制总线,存在机器容量小、体积大、功能少、显示不直观、操作复杂等缺陷。探测器多以离子感烟探测器、光电感烟探测器、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等开关量、模拟量探测器为主。联动部分采用继电器为主, 多线连接。相应的配套产品还未形成产业,如消防泵、喷淋泵、双电源切换、风机、排烟阀等的配电箱大多未加入远程控制消防接口

4、,需要施工技术人员现场改造。 市场及施工方面,一方面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公共场所必须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厂家少,一些地方采取的区域垄断和行业垄断,使得产品利润空间巨大。消防安装大多由建筑安装施工队承担,没有专业的消防安装队伍,一些相应的法规、标准尚未出台。 由于上述原因使得当时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均存在着误报率高、维修难度大、缺少专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操作人员等问题。一些系统在消防检查后就被关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到九十年代末, 随着国家对减灾、防灾得更加重视,和消防市场利润的吸引,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消防广播、消防电源、及相关配套产品的生产厂家开始增多。其中以秦皇岛

5、海湾、北京利达、北京国泰怡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国产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已出现大屏幕彩色液晶汉字显示,汉字CRT显示系统。用户界面多采用VB或C语言等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2 页 共 3 页消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第1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高级语言进行编制,使用方便、直观。两总线、Rs 2 3 2、Rs485、CAN等现场总线已经普及,可与计算机进行联网实现现场编程。同时根据场地不同,不同工作方式的系统也已使用,如无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空气取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设备容量也有小系统如200点、中型系统如500至2000点、大型系统如3000点以上的多

6、种型号。设备普遍具有体积小、容量大、传输速度快、误报率低、可联动设备多等特点。探测器方面离子感烟探测器已面临淘汰,光电感烟探测器、差定温探测器红外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感温电缆探测器、光纤探测等内置CPU的智能分布式探测器根据环境的不同均已大量使用。联动部分多采用P L C可编程序控制器总线输出。操作方便快捷配套产品方面,专业的消防电源、消防广播、消防电话、防火卷帘和防排烟设备的使用改造。市场及施工方面,一方面国家相关增加了预防火灾发生的安全系数,使火场中人员的逃生几率大大增加。 法律法规方面,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的火灾报警产品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手段也不断更新。公共场所的消防验收标准更加细

7、致完善,分别对消防水、消防电、防排烟系统等各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对消防产品生产厂家进行TS09000质量体系强制认证,年度复查。对于从事消防产品的安装及操作人员均须经培训持证上岗。国家颁布消防法,修改有关消防规范,加强对消防工程安装的要求,同时也明确强调加强对现有已安装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从社会上,也开始重视对现有已安装的消防设施的维修保养。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产生了巨大的消防设施维保市场。市场方面,随着厂家的增多和产品的更新,竞争更加激烈。以探测器的价格为例, 已从当初的最高接近千元降到不足百元。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增多,产品价格的降低及产品性能的提高,火灾自动化报警系统的使用更加普及,产品也

8、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近些年由于利润率的降低,各厂家在拼技术、品价格的同时开始利用地缘优势开展服务竞争。一些地区已开展了从销售、安装到派人到用户方进行值班的一站式服务,消防维修保养行业开始兴起。技术方面,工业控制器即工业Pc 成为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主流产品,其强大的操作系统、超大的容量、高巡检速度使连接近万点探测器成为可能。一些先进的防火理念相继出现。纵观火灾自动报警生产行业的发展,从区域垄断到市场竞争,从拼产、品价格到拼服务。我们看到了消防产业正沿着市场经济的轨道健康发展。现在我国的智能化建筑越来越多,消防产品的使用更加广泛,对于消防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如何才算是做到位、

9、如何培养维修保养的技术人员、如何考核维修保养的技术人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至今仍没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3 页 共 3 页消防行业的发展历程 第1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有形成标准。迄今为止,可以说,许多专业消防公司的维修保养工作浮于形式,根本没能把握维修保养工作的规律。“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句话对于维保来讲,恰恰指明维保工作的目的及特殊性。维保的目的一方面是通过有效的工作使消防设备产生尽可能少的隐患,另一方面是通过有效的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并及时排除;从事维保工作的人员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故维保技术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努力我国对消防方面采

10、取的是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为指导方针,“预防为主”的指导学习消防技术,熟悉掌握工程消防设备的情况,认真仔细作好每项维保工作。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1 页 共 6 页消防维护保养的概述 第1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1、维护保养范围及内容本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气氛的建筑消防设施2、检测维护保养总则2.1检测维护保养用的仪器、仪表等,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计量检定合格。2.2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由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受其委托的建筑物业管理单位或建筑使用管理单位,依法自行管理或者委托具

11、有相应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实施管理。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包括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工作。2.3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产权、使用单位的,应明确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责任。对建筑消防设施实行统一管理,并以合同方式约定各自的权利义务。委托业务等单位统一管理的,物业等单位应严格按合同约定履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职责,建立建筑消防设施值班、巡查、检测、维修、保养、建档等制度。确保管理区域内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2.4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单位应与消防设备生产厂家、消防设施施工安装企业等有维修、保养能力的单位签订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合同。维护管理单位自身有维修、保养能力的,应明确维修、保养职能部门和

12、人员。2.5建筑消防设施投入使用后,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建筑消防设施的电源开关、管理阀门,均应处于正常运行位置,并标示开、关状态;对需要保持常开或常闭状态的阀门,应采取铅封、标识等限位措施;对具有信号反馈功能的阀门,其状态信号应反馈到消防控制室;消防设施及其相关设备电气控制柜具有控制方式装潢装置的,其所处控制方式宜反馈至消防控制室。2.6不应擅自关停消防设施。值班、巡查、检测时发现故障,应及时组织修复。因故障维修等原因需要暂时停用消防系统的,应有确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并经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批准。3、检测维护保养类别3.1监督检测维护保养应公安消防机构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保养。消防

13、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修订页第2 页 共 6 页消防维护保养的概述 第1版 第0次修订 发布日期:2014年12月1日3.2委托检测维护保养受建筑物业单位、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等委托而进行的建筑消防施检测维护保养。3.3仲裁检测维护保养仲裁机构委托进行的建筑消防检测维护保养。4、检测维护保养的依据4.1委托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合同(委托书),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合同。4.2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图4.3当地的消防部门出具的审核批文4.4有关建筑消防设施的国家规范,部颁标准,地方,行业标准。4.5建筑消防系统主要设备的质量保证书、合格证、出厂检测报告。4.6本单位的质量体系文件及企业工艺标准,检测制度。4.

14、7工程现场实际情况。5、检测维护保养安全保障措施5.1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5.1.1安全防护5.1.1.1严格执行班前安全会议制度,认真执行书面安全交底规定,针对作业条件进行准确的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5.1.1.2对参加的检测维保工作人员(包括临时工),必须先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准进场作业。5.1.1.3进入维保现场,必须严格执行“六大纪律”和“十项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帽、绝缘鞋、绝缘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5.1.1.4在两米(含两米)以上的高处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带或搭设防护严密的操作平台。严禁向上、向下抛扔工具、材料等各种物件,禁止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同一梯子上作业。5.1.1.5大型建筑工程土建、安装工程交叉作业多、孔洞多、井道口多、楼梯口多、危险性大,检测过程中要按规定进行防护,交叉作业要统一指挥,合理协调,确保安全。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作业指导书修订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