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上传人:花**** 文档编号:144306278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学校: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木井乡中学 教材版本: 人教版 教师唱润环年级八年级学生人数42授课时间2013.4课题勾股定理课时安排2课时第 1 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抽象思维趋于成熟,形象直观思维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归纳概括等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推理二、教材分析这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十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勾股定理公式的推导、证明及其简单的应用。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勾股定理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的是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将数与形密切联

2、系起来,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圆、解直角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它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在数学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的学习,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有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探索勾股定理的内容并证明,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 计算和运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大胆猜想,探索勾股定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逻辑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体会数形结合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1)在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

3、索精神,增进数学学习的信心,感受数学之美,探究之趣。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探索和证明勾股定理教学难点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五、教学方法(学法)“引导探索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六、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七、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1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教师活动出示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徽的图案向学生提问(1) 你见过这个图案吗?(2) 你听说过“勾股定理”吗?学生活动 学生思考回答设计意图目的在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出“赵爽弦图”,进一步激发

4、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同时为探索勾股定理提供背景材料。教学环节2教学过程实验操作获取新知归纳验证完善新知教师活动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探索学生活动猜想实验合作交流画图测量拼图验证设计意图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拼出赵爽弦图,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成就感。通过拼图活动,使学生对定理的理解更加深刻,体会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思想,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教学环节3教学过程解决问题应用新知教师活动出示例题和练习学生活动交流合作,解决问

5、题设计意图通过运用勾股定理对实际问题的解释和应用,培养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数学的本质: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顺利解决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环节4教学内容课堂小结巩固新知布置作业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小结学生活动讨论交流、自由发言设计意图既引导学生从面积的角度理解勾股定理,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整体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留有继续学习的空间和兴趣,及时获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适当的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指导八、板书设

6、计 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和b,斜边为c,那么 a2+b2=c2。九、习题拓展如图,将长为10米的梯子AC斜靠在墙上,BC长为6米。(1)求梯子上端A到墙的底端B的距离AB。(2)若梯子下部C向后移动2米到C1点,那么梯子上部A向下移动了多少米?十、作业设计1.收集有关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下节课展示、交流2.做一棵奇妙的勾股树(选做)十一、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引入出发,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动脑猜想、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巩固应用,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十二、反思本节课,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入手引入出发,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整节课是一个动脑猜想、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巩固应用的动态生成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