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144281813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8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96编号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教育学原理分章节复习重点 08 政教内部资料08 政教内部资料 绪论(多出选择题)绪论(多出选择题) 一、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课本P1-P9) 1.教育学孕育、萌芽阶段 (1)孕育时期:孔子孔子的论语论语、柏拉图柏拉图的理想国理想国。但均不是专门的教育著作。 (2)萌芽时期:人类历史上第一部专论教育的著作学记学记,被称为“教育学的雏形教育学的雏形”、古罗马帝国的昆体良昆体良所著 的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论演说家的培养论演说家的培养。 2.教育学的独立阶段 标志标志: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大教学论,探讨“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艺术”

2、、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 育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 (1) 夸美纽斯对教育的贡献 : a.倡导教育对象普及化。 b.建立了较为严密的教育学科体系开始尝试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 c. “经验描述”的写作及论述方式成为了教育学研究的基本范式。d. 提出了终身教育的设想,将人的一生划 分为成七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规定了具体的教育任务。 (2)赫尔巴特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 同时期其他代表人物:洛克(英)、卢梭(法)、裴斯泰洛奇(瑞士)、福禄贝尔(德)、康德(德)等。 3.教育学学科群形成阶段 (1)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斯宾塞的教育论教

3、育论,他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教育方法上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 性,反对形式主义教学。 (2)德国教育家拉伊拉伊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他将生物学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感受整理 表现”三个阶段。 (3)美国教育家杜威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民主主义与教育,他从实用主义出发,反对传统教育以学科教材为中心和脱离实际生活, 主张“儿童中心论”,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论断“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 (4)苏联教育家凯洛夫凯洛夫的教育学教育学,试图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教育的规律,标志着社会主义教学理论的 诞生。 4.教育学学科群深化、

4、整合阶段 (1)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教育目标分类,他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三类。 (2)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教育过程,他提倡发现学习。 (3)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与发展。 (4)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他把教学过程划分为:社会方面(目的、内容)、心理方面(动 机、意志、情绪、思维)和控制方面(计划、组织、调整、控制)。 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的涵义(以选择题为主)教育的涵义(以选择题为主) 一、教育家对教育的宽泛与偏狭解释(课本 P17) 1、宽泛:杜威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

5、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2、偏狭:斯宾塞斯宾塞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涂尔干涂尔干认为,“教育就是系统地将年轻一代社会化”。 二、教育起源(课本 P30-P31) 1、动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勒图尔诺勒图尔诺(法)的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和沛西能沛西能(英)的教育原理教育原理。 基本观点:人类的教育是对动物“教育”形式的继承与改进。 2.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孟禄 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3.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马克思 基本观点: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这一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这是教育起源的科学解释。 三、教育产生的客观基础客观基础

6、: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P31) (1)人现有身心发展水平与现有社会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趋势之间的矛盾; 2 (2)人的身心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与现实社会条件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四、教育的两个基本特征(P30) 1、社会性社会性;2、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教育存在的两种基本方式: 1、他人教育他人教育;2、自我教育自我教育。 五、教育的狭义定义 教育: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类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种社会活动。 他人教育: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某个人或某些人有目的、有计

7、划、系统地影响他人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自我教育: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个人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影响自己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第二章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多出论述题)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多出论述题) 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47-P50)一、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47-P50) 政治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教育作为一项社会事业体现着该社会的政治特征;同时,教 育作为一种政治工具,影响着社会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政治对教育的决定和制约作用 1、政治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教育领导权是判断和确定教育性质最主要的标志。 统治阶级通过国家机器,

8、利用经济力量和思想上的优势力量掌握教育领导权和支配权。 2、政治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在一定的社会中,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机会都是由政治决定的。 3、政治制约着教育的目的、部分内容和制度 (1)教育目的 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的人是由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 (2)教育内容 政治对教育内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统治阶级将他们的意志转化为政治思想和政治观念,渗透到教育内容当中。 主要体现在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 (3)教育制度 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总是反映这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 同时, 政治对教育制度改革起着定向、 驱动和支持的作用。 (二)教育对政治的影响作用 1、教育是个体完成政

9、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个体政治社会化:个体学会接受和采用现时的社会政治制度的规范,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政治态 度、政治认同感和政治行为习惯的过程。 教育作为传递文化、训练思想、培养感情和养成社会行为习惯的活动,具有向年轻一代传播政治思想文化,帮助 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功能。 2、教育是培养政治人才的重要阵地 政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通常都与教育的规模与水平密切相关。在不同社会中的各种政治人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 过教育培养的。 3、教育是传播政治思想的重要手段 教育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影响最重要的方式。统治阶级将他们的思想意识转化为知识形式的思想政治内容,然后 通过学校教育,针对教育对象

10、集中的施加政治影响。 4、教育使政治思潮得以创新 学校是研究、探讨和传播各种政治思想的中心,成为政治思想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和新的政治思潮的集散地。 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50-P57)二、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50-P57) 经济为教育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教育又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1、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一个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1)经济水平决定受教育的人口数量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社会剩余劳动的数量。剩余劳动的数量决定可能受教育的人口数量 (2)经济水平决定义务教

11、育的年限 (3)经济水平决定给予投资的数量及比例 3 2、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和教育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要求教育要培养与之相适应的人才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的目标必然要反映出经 济的要求。 教育结构是指包括教育纵向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衔接关系, 以及教育横向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 系和相互联系。经济发展引发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等方面的变化会导致教育结构随之发生变化。 3、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 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使知识总量增加,另一方面,要求劳动者具备能够适应经济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4、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教学设备、手段及教学组织形式 (二)教育对经济的影响

12、作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 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包括智力和体力两个方面。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和过程: (1 )人的自然生长,形成人的体力。(2 )教育和训练过程,形成劳动者的智力 和体力。 2、教育通过科学技术再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力的重要构成因素。 科学技术再生产的过程即通过教育,将科学技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内化为劳动者的内在素质及专业知识技能 的过程。 教育在科学技术再生产中的作用: (1)教育通过传递和传播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 (2)教育通过科学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 (3)教育对科学技术的再生产是一

13、种扩大的再生产、高效的再生产。 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P58-P65)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P58-P65) 文化对教育制约作用的特征:影响形式上,具有间接性、隐蔽性;影响途径方面,文化对个人具有深层的心理 结构的影响作用。 (一)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类型(文化内容结构)影响教育目标 2、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影响教育内容 文化传统典型地反映了民族文化特定的内涵,因此,教育内容往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范围。 3、文化观念对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的影响 文化观念是长期生活在同一个文化环境中的人们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基本的、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 念。教育观

14、念是指存在于教育者或其他人头脑中对教育的基本看法。表现为:人才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学生等 方面。 (二)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能传承文化 教育的传递功能:教育是传递文化最主要的手段;传递文化是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文化内在的要求。 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传递、保存、活化 2、教育能改造文化 选择文化 : 对某种文化的取舍,主要是对涉及价值观和信仰的选择。教育在本质是就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引导工作。 整理文化:对文化内容的系统化、理论化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整合。 3、教育能创新文化 4、教育具有文化分层作用 五、部分可能出选择题 1、学校教育产生于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P71) (学校教

15、育产生的原因与条件原因与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2、国家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专 门的统治人才。3、文化的发展为教育内容作了准备。4、私有制为学校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生源。) 2、“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反映的是农业社会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特征。(P74) 3、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建立了由各级各类学校和班级授课制度共同构成的现代学校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是基础 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制度 基础 教育实行义务教育制度。(P77) 4、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教育的公共性教育的公共性、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生产性、教育的未来性教育的未来性。(P81-P83) 4

16、 工业社会教育的首要特征是教育的公共性教育的公共性。 第三章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以选择题为主)教育与人的发展(以选择题为主)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环境和个人的活动。其中,遗传与环境遗传与环境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因 素,个体的活动活动是其身心发展的现实性因素。(P85) 2、 学校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 学校教育是具有目的性、 系统性、 选择性、 专门性、 基础性目的性、 系统性、 选择性、 专门性、 基础性的育人活动。 (P104-P109)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个体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觉与对象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认识周围世界。 (2)前运算阶段(2-7 岁):儿童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相对具体性,思维具有不可逆性不可逆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 岁):儿童的思维具有可逆性可逆性,且守恒概念守恒概念形成。 (4)形式运算阶段(11-16 岁):儿童思维不需要依赖具体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