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44276430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伦理学7人工智能课件(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工智能,一、什么是机器人,广义:机器人是一种可以代替人进行某种工作的自动化设备。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工人们因自动化设备的出现,可以不必一手安放零件,一手调整机器。 1920年,一个捷克作家(K-恰彼克)写了一个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剧中有一个长得像人,而且动作也像人的机器名叫罗伯特(robot,捷克语的意思是强迫劳动)。 “robot”以及相对应的中文“机器人”一词开始在全世界流行。 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随着微电子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技术也取得了飞跃性的变化。开始出现了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机器人。,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取名“尤尼梅逊”

2、,意为“万能自动”。 机器人的成长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中,机器人只能根据事先编好的程序来工作,这时它好像只有干活儿的手,不懂得如何处理外界的信息(示教再现型)。 第二个阶段中,机器人好像有了感觉神经,具有了触觉、视觉、听觉、力觉等功能,这使得它可以根据外界的不同信息做出相应的反馈。(感觉型) 第三个阶段,机器人能够感知外面的世界,而且它还能够不断自我学习,用自己的思维来决策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智能型),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型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在一次性接受由计算机输出的无线遥控指令后,自己找到目标物体并实施对该物体的某些动作。 1969年,该研究所对机

3、器人的智能进行测定。他们在房间中央放置了一个高台,在台上放一只箱子,同时在房间一个角落里放了一个斜面体。科学家命令机器人爬上高台并将箱子推到地下去。开始,这个机器人绕着台子转了20分钟,却无法登上去。后来,它发现了角落里的斜面体,于是它走过去,把斜面体推到平台前并沿着这个斜面体爬上了高台将箱子推了下去。这个测试表明,机器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发现、综合判断,决策等智能。,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第二代机器人开始迅速发展并进入实用和普及的阶段,而第三代机器在今天也已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它能够独立判断和行动,具有记忆、推理和决策的能力,在自身发生故障时还可以自我诊断并修复。,二、机器人挑战人类智慧,

4、机器人伤人 1978年9月6日,一家位于广岛的工厂一如往常地繁忙,机器人正在切割钢板,突然间,机械臂将一名值班工人当做钢板卷入了切割机!这是世界上第一宗机器人伤人事件。事隔七年之后的1985年,前苏联国际象棋冠军古德柯夫同机器人棋手下棋,这是人类与机器人的一次公平竞赛。古德柯夫连胜3局,就在观众为人类战胜机器人欢呼的时候,现场却突然出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机器人棋手恼羞成怒,竟然向金属棋盘释放强大的电流,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国际象棋大师古德柯夫击倒。人们大惊失色:究竟是机器人在程序设计上出现了错误,还是当机器人具备智能后按照自己的意愿击倒了对手呢?,智慧的游戏:最伟大的棋手曾是台机器,1997年,

5、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洛夫同IBM公司的超级计算机“深蓝”背水一战然后输掉了比赛。6个回合之后,老将卡斯帕洛夫输了2.5到3.5个棋给这位棋界的新秀。不过大师在2003年2月和11月,分别对阵以色列制造的“深青”和美国制造的“三维德国佬”,终于给人类挣回点面子和信心。,察言观色的智者“天命”,麻省理工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个叫做“天命”的机器人,他能和人们进行真正的实时交谈,能够分辨人们不同的口气和语调,并且作出7种不同的表情来回应。最有趣的是,他能随时随地根据和他交谈的人所在的方位,微微转动他的小脑袋,看着你的眼睛,就好像真正的人类之间的交谈那样。,根据美国已故科幻作家菲利浦K迪克小说改编的好

6、莱坞电影银翼杀手中,人类制造了和真人无异的复制人为人类工作,但复制人有思想后就开始逃跑。 为了纪念作家迪克,美国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外貌和迪克本人一模一样的复制机器人,这个复制还具有高度的人工智能,可以模仿迪克的怪癖和脸部表情。机器人的内部装有最先进的声音软件,能够模仿迪克生前的声音非常自然地和他人进行交谈。 此外,最先进的生物鉴别软件和“机器人视力”可以确保该机器人认出自己的“熟人和朋友”,哪怕是在拥挤的人群之中。,逃跑的机器人“迪克”,该机器人可以读懂他人脸上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并能尽量像普通人一样和别人进行交谈。 “机器人”迪克堪称世界上最先进的机器人之一。2005年的芝加哥科展会上,一名记者

7、手拿话筒对“机器人”迪克进行了采访。 2006年1月,当“汉森机器人技术公司”的专家将复制“机器人”迪克通过一架商业飞机托运到加利福尼亚州进行展出时,这个机器人突然离奇地失踪了。尽管调查人员找遍了机场和飞机,但连“机器人”迪克的影子也没有找到。,现代机器人已经有了“跑”的功能,尤其是他们具有简单的思维能力之后,他们不但可以“跑”,而且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跑”,不必完全受人类控制。比如,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研制了一款简称为“SAIL”的机器人。研究人员带着它在一幢大楼的走廊中走了一天,之后就放手让它在宽松的监控下学习在走廊中独自认路。每当它在行进中撞到墙壁,就会接收到防撞传感器

8、发出的否定信号,然后它就会调整自己的行动方向。,将来的智能机器人,智能型机器人正在进入“类人机器人”的高级发展阶段。现在有些科学家正在从事一项研究,他们将为智能机器人植入一种“人造染色体”,这样机器人与人类一样将拥有自己的“基因代码”,进而与人类一样有喜怒哀乐。既然机器人拥有了染色体,如果可以为机器人设计出类似人类的X和Y染色体,那么机器人也将拥有“性别”,而机器人的自我复制也就成为可能。智能机器人将与所有的动物一样可以“生儿育女”。当机器人有了“性别”,也就有了雌雄机器人“相爱”的可能,它们“染色体”之间遗传物质的交换,会产生新的一套“染色体”,把它植入小机器人中,它们的“孩子”就这样“诞生

9、”了,机器人的“传宗接代”就这样成为可能。,人类的担忧:,未来的智能机器人更是轻松克隆自己的同类,他们可以不依靠人类来实现自我繁殖。 如果机器人能实现自我繁殖,我们人类的数量是远远比不上智能机器人的。如果智能机器人与人类之间发生战争,以我们的血肉之躯与钢筋铁骨搏斗,后果可想而知。科学家们对智能机器人的研究,使许多人开始为人类的命运担忧:未来统治地球的究竟是人类,还是那些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人呢? 如果有一天,机器人忽然觉醒,毫无理由地展开了和人类的战斗,我们会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吗?,许多科学家认为,人类的终极进化应该是机器人,机器人必将取代人类主宰整个世界,但它们并不是通过与人类的战争取得

10、世界的主宰权,而是人类本身进化成机器人。 然而,许多科学家却认为这种担忧并无必要。他们认为,将来我们人类本身其实就是机器人。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制造出了可以植入人体内帮助人脑记忆的芯片,安装了这种记忆芯片的人就可以过目不忘,而当所能记忆的数量是一般人的几百倍的时候,人类就已经开始向机器人进化了。,如果人的记忆能够有一个上千G的硬盘那么大的运转的速度,能有计算机中央处理器那么快,那这个人也许就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人造芯片让人变得更加聪明,这就使得人类无法抗拒地要使用它,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会让人不得不装上这些能使自己变得更聪明的人造芯片。但那时的人类还是纯粹意义上的人吗?,规范机器人的三原则,

11、为了规范机器人,人们采用了美国著名科普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为机器人制定的三条原则,它们是: 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或任人受到伤害而无所作为;第二:机器人应服从人的一切命令,但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时例外;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身的安全,但不得与第一、第二定律相抵触。,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潜在威胁给无数科幻电影带来了灵感。1984年的终结者一片中,电脑网络为了夺得世界的主宰权而以核武器攻击人类,进而制造出拥有人类智慧的机器人来消灭所有人类幸存者。这种机器人被叫做“终结者”。 1999年的黑客帝国与2003年它的第二集重装上阵都描述了机器奴役人类的故事。影片中计算机把人类当作电池蓄养起来,提供给主机作为能源使用。相反,史蒂文斯皮尔博格的AI人工智能中的机器人却过着非常可怜的生活,细腻敏感的小机器人遇上了野蛮而自私的人类主人,难逃被虐待的命运。,人工智能,自从计算机诞生的那天起,人类就在不断的探寻一个问题,那就是机器会不会有一天自己思考。电影人工智能再一次唤起了人们的思考。 这部科幻影片,主要讲述了一个机器人男孩的故事,他被输入了爱的程序,具有了人类的感情。虽然到目前为止,这种机器人只是科幻电影中虚构的人物,但一些具有简单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早就问世了。他们不但能够快速穿越太空,还可以在网上和人聊天,进行股票交易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