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

上传人:资****亨 文档编号:144273916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华中科技大学(1)(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社会科学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胡隆基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友情提示,上课不要迟到。 上课不能使用手机。 上课不要睡觉。 上课不要在下面私聊,如有疑问或者有什么有意思的话题,请举手。 所有的课件及阅读资料请到院网的网络课堂下载。,.,3,课程参考书籍Course Materials,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参考书籍 劳伦斯.纽曼,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华夏出版社,2005

2、年 李怀祖,管理研究方法论(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 D.K.维索茨基,社会研究方法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柯惠新、黄京华、沈浩,调查研究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年,.,4,参考期刊,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Review of public admin

3、istration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review),.,5,课程相关信息,讲解+自学+讨论 32学时:讲解14+讨论18 出勤(10%)+平时讨论(30%)+期末考试(60%),.,6,第一讲 绪论,.,7,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做什么的?,不是纯粹的有关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不是有关论文写作规范课程。 而是有关将科学研究方法运用于社会研究中的各个不同环节的规范。例如:什么样的研究假设才是适当

4、的?如何来判断一个变量的测量方法的适当性?以什么样的证据我们才能说证明了一个假设-,.,8,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学员要达到这样3个目标: (1)掌握社会研究过程中所使用到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技能; (2)能够对他人的研究进行评估; (3)能独立的完成小型研究项目的研究设计。,.,9,课程内容,第2讲 科学研究及其基本术语 第3讲 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第4讲 研究设计 第5讲 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理论概论 第6讲 抽样设计 第7讲 实验研究 第8讲 调查研究,.,10,课程时间安排,9-9:第一、二、三讲 9-16:1、2、3讲阅读材料讨论 第四讲 研究设计 9-23:第四讲讨论第五讲 概

5、念化、操作化与测量理论概论(1) 9-30:第五讲 概念化、操作化与测量理论概论(2)第五讲 讨论 10-7:第五讲讨论 第六讲 抽样设计 10-14:第六讲讨论第七讲 实验研究 10-21:第七讲讨论第八讲 调查研究 10-28:第八讲讨论,.,11,第二讲 科学研究及其基本术语,.,12,讲解内容,一、科学与科学研究 : 1 什么是科学; 2 科学研究环 3 科学研究的前提假设 二、科学研究基本术语:概念、变量、假设(假定)、规律(定律)、理论 其他自学的概念:因果关系、解释,.,13,1 什么是科学,科学理论的特征: 遵循自然界规律 根据自然界规律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解释 在经验世界里是可

6、以被检验的 其结论是暂时的,不必是最终结论 是可证伪的 科学是做什么的? 科学是怎么做的: Discover truth by finding facts and using logic 通过发现事实和运用逻辑来揭示真理,.,14,2 科学研究环,.,15,案例 梅奥的霍桑实验研究,梅奥的霍桑实验(Hawthorne Experiments)中有关非正式组织的研究。,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16,目的是要证实在工人当中存在着一种非正式的组织,而且这种非正式的组织对工人的态度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实验条件:(1)人员:14名男职工,其中9名绕线工,3名是焊接工,2

7、名检验工;(2)计件工作制度。 实验结果:工人每天只完成了60006600个焊接点(标准每个工人应该完成7312个焊接点),且天天如此。为什么?,.,17,解释1:可能是这些工人的智力或者动作协调性有问题。研究测试结果否定了这一解释。 合理的解释: 工人们自动限制产量的理由是,如果他们过分努力地工作,就可能造成群体内同伴的失业,或者公司会制定出更高的生产定额来。所以群体会迫使其中的个体进行一致限产。也就是工人会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影响。,.,18,让我们总结一下该研究的研究过程,.,19,3 科学研究的基本前提,科学自身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postulates, or assumptions)之上

8、的,这些假定本身是不用证明或者不可证明的。 世界是存在的(The world exits) 我们可以认识这个世界(We can know the world) 我们是通过我们的感知来认识这个世界的(We know the world through our senses) 现象是因果相关的(Phenomena are related causally),.,20,二、科学研究基本术语,.,21,概念 变量 命题、规律(定律)与 理论,.,22,1 概念,概念是对现象的抽象,它是一类事物的属性在人们主观上的反映。所以概念就是一个类名(class name),所代表的是该类事物的一种或数种共同属性

9、 一般而言概念分为三类: 物体概念,此类概念所指的是两种对象:东西(thing)和东西的属性。男人、小孩、学校;大、小、硬。 事件概念,两种对象:事件(event)和事件的属性。战争(激烈)、唱歌(优美) 关系概念,是指的东西、事件及属性之间的关系。例如文化、习惯、家庭系统、社会化等 思考题:概念客观存在吗?,.,23,2 变量的定义,2.1 变量的定义 变量是概念的一种,变量是指具有可测性的概念(measurable concept) ,其属性在质和量上的变化程度可以测量。 科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概念往往是变量,所以任何科学研究都要使用变量语言,因为科学要有经验内涵也就是可观察性和可测量性,无法

10、观察和测量的事物无法进入科学研究领域。,.,24,2.2 变量的类型,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自变量、独立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预测变量(predictor) 因变量、依变量(dependent variable);标准变量(criterion variable )/结果变量(outcome variable) 调节变量(moderator ):系统地改变一个预测变量(predictor)与一个标准变量(criterion variable)之间的关系形态(form)和/或强度(strength)的变量(Sharma等,1981),.,25,X,Y,Z,X,Y,常

11、见型,纯调节型,X,Y,Z,半调节型,.,26,按照测量层次划分 定类变量 定序变量 刻度级变量 按照研究人员对其的可控程度 主动变量(active variable):研究者可以主动操纵的变量。例如:教学方法、税率、工作压力、- 本征变量(attribute Variable):不能主动操纵只能加以测量的变量。例如: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结构、教育程度-,.,27,3 命题、定律与理论proposition、law and theory,.,28,3.1命题的定义与类型,命题(proposition) 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关系的陈述。命题的形式是一个非真即伪的陈述句。,.,29

12、,命题的类型: 1)公理(axiom, postulation)。公理是一个假设,本身不需要直接检验。“人是自私的”,“人是理性的”。 2)定理(theorem)。由公理推导出来,可以由经验检验。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理性的”,“理性行为都是社会环境制约的”“人的政治行为是受社会环境制约的” 3)经验概括(empirical generalizations)。通过对大量事实的观察而归纳出来的,经验色彩较浓,抽象程度较低。“随着工业化程度提高,人的读写能力也提高” 4)假设(hypothesis)。在研究开始时提出的待检验的命题,它构成研究主题。假设的提出和验证是研究工作的主线。,.,30,3.2

13、定律(law),定律可以看作是得到经验事实证实了的假设。,.,31,3.3 理论,凡是一套陈述或者类似定律的经验型概括,只要相互之间具有系统上的关联性以及经验上的可证性,就是一个理论。 理论的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系统上的关联性就是严密的逻辑推演 经验上的事实验证,.,32,.,33,第3讲 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34,本讲内容,3.1 研究问题(research question) 3.2 文献综述 3.3 研究假设,.,35,3.1 研究问题,.,36,什么是研究问题,研究问题指的是几个概念(变量)之间的关系。一个研究问题包含一个或数个因果关系。 研究问题不是日常生活实践问题,而

14、是学术问题。 研究问题不是研究领域,而是该领域中比较具体的一个问题。 研究问题是多人、多代都在研究,具有学术吸引力和学术传统的问题。,.,37,好与不好的研究问题实例,无法进行检验、非科学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应该停止吗? 赌博应该合法化吗? 一般性的主题,而非研究问题 科技政策;产业集群;社会资本 是实际问题而非学术问题 平衡计分卡在中的应用问题 产业集群研究 是组变量而非问题 政府RD投入与私人部门RD投入 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 贫困是如何对儿童产生影响的,可以检验的科学问题 独身子女政策对儿童性格特征有何影响? 赌博合法化是否会增加偏远地区的GDP? 产业集群形态与产业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什么关

15、系? 高层支持对评估技术的应用有何影响? 政府RD投入是否会刺激私人部门的RD投入?,.,38,研究问题的来源:实践文献(理论)交互作用产生。 研究问题的限制:时间、成本、资料的可获取性。,.,39,3.2 文献综述(lecture review),.,40,为什么要做文献综述,向别人展现自己对这个专业领域或研究问题的熟悉程度。 表明自己的研究在整个学术传承中的地位。,.,41,文献综述的内容,概括出某个领域的已知研究成果。 指出已知研究中的失误之处或不足之处。 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及研究的大概路径。,.,42,做文献综述的大致步骤,确定研究领域或研究问题 收集文献(文献量大还要先做个计划):学

16、术期刊、专著、学位论文、第三方研究机构。,.,43,浏览、筛选、阅读、精读文献。 思考题:如何阅读文献? 做文献阅读笔记。笔记一般要包括:检验的假设、测量主要变量的方法、研究发现、数据方面(样本群体、样本容量、抽样方式等)、所使用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指出的未来研究建议。,.,44,文献出处,Ryan, Neal and Stacy Ridge.1999.“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Support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echnology Industries.”-,主题:政府对科技活动的支持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假设:公共研发支出会刺激私人部门的科技活动;间接的支持措施会提升整个 国家的研发支出;高技能的工人会导致更高水平的技术活动。 变量测量:公共研发支出公共研究机构包括大学的RD支出; 私人部门的科技活动RD支出、总的专利活动、技术贸易; 间接的支持措施税收相关的B指标;整个国家的研发支出私人部门的RD 支出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