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263259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挑战真题 新人教版必修2 1.(2010全国)下列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解析】自然选择使得适应环境的生物被选择,而不适应环境的生物被淘汰,因此适应环境的性状的基因频率较高,C项正确;持续选择条件下,通过不断淘汰不适应性状,一种基因的频率有可能降

2、为零,D项正确;自然条件下随机交配的种群中,等位基因A、a的变化曲线可以相交,交点处表明该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相等,A项正确;影响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除环境外,还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遗传漂变等,B项错误。【答案】B2.(2010上海)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和32.5% B.55%和42.5%C45%和42.5% D.45%和32.5%【解析】由题可推知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的比例为1-30%-20%=5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为30/100AA+50/100Aa1/2=55

3、%;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A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有1/4为AA,所以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30/100AA1+50/100Aa1/4=42.5%。【答案】B3.(2010江苏)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 ( )A人工培育的新物种只能生活在人工环境中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D受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4.(2009广东理基)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人工选择 B.适者生存C.用进废

4、退 D.定向变异【解析】该现象不可能是人工选择的结果,也不可能是用进废退,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故B项正确。【答案】B5.(2008山东理综)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时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个体总是适应环境的D.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知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自然选择是定向的,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生物的变异可分为有利变异与不利变异两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

5、向改变。突变、隔离与自然选择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答案】B6.(2008江苏)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解析】AA占16%,aa占36%,所以Aa占48%,所以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频率不变,A=0.4,a=0.6,所以AA=16%。在自交的情况下,后代AA=16%+48%1/4=28%,Aa=24%,aa=36%+48%1/4=48%,所以A=

6、0.4,a=0.6。【答案】C7.(2010上海)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数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 图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 。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9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

7、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与种群A、C不同的新种。分析种群B可能形成新种的原因。下表是种群A、C的规模、等位基因1(T/t)和2(W/w)频率的数据,表中为各自隐性基因的频率。年份种群A种群C规模t(%)w(%)规模t(%)w(%)1 90046 000511 000511 92045 0005.51850711 9490.81 96120.61 98100.82 00111(4)依据表中数据和上述资料,对种群C的描述,更为准确的是 。A.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B.与种群A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正在经历适应辐射D.受气候影响更大(5)据表中数据分析

8、,种群C的基因库比种群A ;种群规模与基因 的频率变化关系密切。【解析】(1)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是有限的,因此生物个体之间会发生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导致个体数不可能无限增加。(2)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图示表示的就是居中间的个体数量最多,可用图表示。图中两种选择类型的表现型差异会越来越大,即进化方向不同。最容易发生生殖隔离产生新种。(3)种群A与B、种群A与C,原来可以迁移,进行基因交流,但是建矿之后,种群A与B之间形成了地理隔离,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进而与种群C之间也无法进行基因交流;这样种群B进化方向与原来相比就发生了改变,经过长期进化过程,种群B与A、C间产生生

9、殖隔离,形成新种。(4)种群C与种群A之间,等位基因1和2在100年内仍然都存在,因此两种群可以进行基因交流,但是等位基因1中t的概率在增加,因此等位基因1的杂合子逐渐增多。由于两种群中等位基因2的频率现在仍相等,仅是等位基因1发生差异,因此不能说两种群正在经历适应辐射,也不能判断哪一个种群受气候影响更大。(5)由于种群C的规模仅有550,这少于种群A的规模40 000,因此种群C的基因库(种群内的全部基因)比种群A小。比较两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变化,可以发现T/t的频率变化和种群规模变化密切相关。8.(2009上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

10、表示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 、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这是生物进化的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 加剧。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 。图2所示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 发生了改变。(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 多样性;若从分子水平

11、检测这种多样性,可采用的简便技术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核心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生物进化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2)小岛上原有蜥蜴个体构成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4)蜥蜴过度繁殖导致生存斗争(种内斗争)加剧,使小岛上食物短缺,而联趾型蜥蜴能游泳可以获取更多食物,适应环境,个体数逐渐增加,这种变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5)这种现象体现了遗传多样性,从分子水平检测就要获取更多的DNA分子,简便方法是PCR技术。【答案】(1)突变和基因重组 自然选择(2)种群 基本单位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