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06****555 文档编号:144263244 上传时间:2020-09-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设计】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立体设计】2012高考生物 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课后限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中,它们的身体产生了白色的定向变异B.在长期有毒农药的作用下,害虫产生了抗药性C.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D.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前肢和颈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前肢和颈都很长【解析】A、B、D项都强调环境变化引起生物产生适应环境的定向变异,这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中心论点。而C

2、项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野兔使自身与周围环境逐渐趋于一致而免遭捕食,而鹰逐渐形成锐利的目光来搜寻并发现猎物,两者经过长期的相互选择,发展了各自的适应性特征。【答案】C2.科学家发现某地某种蝴蝶在1863年和1963年不同体色个体数量所占百分比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深体色和浅体色个体分别属于不同的性别B.环境变化后,中间体色的蝴蝶不容易被天敌发现C.蝴蝶深、浅体色个体逐渐进化成中间体色个体D.深体色和浅体色类群逐渐产生生殖隔离【解析】解读数据可知,1963年与1863年相比,中间体色的蝴蝶比例增加,说明它们的体色与环境色彩一致,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得以保留,应该是

3、适应环境的类型。【答案】B3.(2011届海口模拟)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量的关系如图中的曲线所示(纵坐标为个体数目,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调查情况的曲线是下图中的 ( )【解析】当外界的环境发生变化时,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因为该小岛经常刮大风,所以能生活在空中的昆虫的翅非常发达,能生活在地面的昆虫的翅很不发达。 因此,介于两者之间的昆虫被淘汰了。【答案】D4.(2011届淄博质检)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

4、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变化【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变异的方向与环境没有因果关系,但环境能诱发突变,因而能提高变异的频率,并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不断发展和进化。【答案】B5.(2011届安庆调研)研究人员调查了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C.乙种群生物所

5、处的环境变化剧烈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解析】甲种群的基因频率:A的频率=24%+(1-24%-4%)1/2=0.6,a的频率=1-0.6=0.4;乙种群的基因频率:A的频率=48%1/2+(1-48%-16%)=0.6,a的频率=1-0.6=0.4。故甲、乙两种群基因频率相同。【答案】D6.(2011届厦门外国语学校月考)16世纪末,张谦德在朱砂鱼谱中总结金鱼选种的经验时说:“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并作两三缸蓄之,加意培养,自然奇品悉具。”其中“逐日去其不佳者”和“分数缸饲养”的作用分别是 ( )A.自然选择,地理

6、隔离 B.人工选择,地理隔离C.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D.人工选择,生殖隔离【解析】“逐日去其不佳者”是人工选择并去掉不好的个体;“分数缸饲养”是指利用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无法相遇而不能交配,属于地理隔离。【答案】B7.下表是某种群基因库中等位基因B、b从1900年到1970年间的遗传学测量数据。1993601970B基因的基因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b基因的基因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下列由该表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该种群中由B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不易生存B.1900年该种群杂合子比例为0.99%

7、C.环境对生物的选择是通过改变基因频率实现的D.基因型为bb的个体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解析】从1900年到1970年,B基因的基因频率在逐渐下降,说明由B基因控制性状的个体逐渐被淘汰,基因型为bb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1900年时,基因型为Bb的个体比例应为0.990.012=0.019 8,即1.98,B项错误。【答案】B8.(2011届福州模拟)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a表示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b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D.d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解析】a表

8、示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A项错误。d表示地理隔离,但新物种的形成不一定必须经过地理隔离,B项错误。c是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C项正确。【答案】C9.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1C.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解析】基因频率的改变才能说明物种进化,A项错误;Aa自交后代,

9、A的基因频率始终等于a的基因频率,C项错误;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原因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而非色盲基因频率在男女群体中不同,D项错误。【答案】B10.如图表示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个种群中A和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Q点表示环境发生了变化,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B.P点时两曲线相交,此时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C.该种群中杂合子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逐渐取代纯合子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的基因频率越来越高,表明A控制的性状更加适应环境,这样一来,基因型为AA的个体会越来越多,而aa和Aa的个体都会越来越少,C

10、项错误。【答案】C11.(2011届厦门质检)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进化总是由突变引起的B.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总是变化的C.变异的个体都适应环境D.新物种产生都要经历地理隔离【解析】本题考查对进化的理解。进化的原材料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提供,变异的个体不一定都能适应环境,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新物种产生的必要条件是生殖隔离,而不是地理隔离,故新物种的产生不一定要经历地理隔离,A、C、D项错误,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项正确。【答案】B12.随着2008年的换届,两岸关系开始解冻,台湾游热了起来。宝岛蝴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变异是形成其多样性的重要原

11、因,这种变异不可能是 ( )A.环境变化引起的变异B.不同性状的蝴蝶杂交引起的后代变异C.基因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D.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解析】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B项为基因重组,C项为基因突变,D项为染色体变异,C、D两项统称为突变。【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13.(2010海南)(14分)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4和0.3,请回答:(1)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 。(2)如果该种群满足四个基本条件,即种群 、不发生 、不发生 、没有迁入迁出,且种群中个体间随机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 ;如

12、果该种群的子一代再随机交配,其后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3)假定该动物种群满足上述四个基本条件,但不发生随机交配,只在相同基因型之间进行交配,则理论上该种群的子一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 和 ;如果子一代也同样只发生相同基因型之间的交配,其后代中AA、Aa和aa的基因型频率 (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2)足够大 基因突变(或突变) 选择 0.25 不会(3)0.4 0.2 0.4 会14.(16分)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该

13、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统称为种群的 。经观察,该种群中果蝇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是在突变过程中产生的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 而产生的,使种群中产生了大量的可遗传的 ,其产生的方向是 ,它们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 。(2)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是 。(3)随机从该种群中抽出100只果蝇,测知基因型AA(灰身)个体为35只,Aa(灰身)个体为60只,aa(黑身)个体为5只,请问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a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4)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在该种群中每2 500只果蝇中才有一只白眼果蝇,那么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5)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的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这一现象说明 。(6)通常经过长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